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石化半年報:增收不增利 煉油業務利潤腰斬

圖/視覺中國

《財經》記者 徐沛宇/文  馬克/編輯

 

今年上半年,中國及全球最大煉化企業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0386.HK/600028.S,下稱中石化)煉油業務的利潤下降了51.0%。

 

8月25日晚,中石化發布2019年上半年財報。整體來看,中石化上半年業績呈現增收不增利的特點。

 

2019年前六個月,中石化實現營業收入1.50兆元,同比增長15.3%;營業利潤為492億元,同比減少27.6%;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13億元,同比下跌24.7%;每股收益為0.259元,同比下跌24.7%。

 

除了勘探及開發事業部扭虧為盈,中石化的中下遊板塊盈利水準均下滑,其煉油、化工等主要產品毛利均收窄。中石化在財報裡表示,這主要是受到進口原油價格上升、海外運保費上漲、 人民幣匯率貶值等影響。

 

中石化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勘探及開發業務經營收入1038億元,同比增長18.1%,息稅前利潤(EBIT)80億元,同比大幅增長1078.3%。而其煉油事業部的息稅前利潤為186億元,同比下降52.8%;行銷及分銷事業部的稅前利潤為164億元,同比下降10.3%;化工事業部息稅前利潤為138億元,同比下降27.2%.

 

煉油業務是中石化其最優質的板塊,也是全國煉化業行業的風向標。今年上半年,全國石化行業都出現了效益下降的狀況。業內預計,隨著國際貿易不確定性的增多,以及國內煉化行業產能的繼續增加,煉油行業效益下行的壓力較大。

 

2019年上半年,中石化煉油事業部經營收入為5978億元,同比增長0.8%。

 

中石化煉油板塊收入增長得益於其加工負荷較高,銷售量增加。今年上半年,中石化加工原油1.24億噸,同比增長2.7%,生產成品油7894萬噸,同比增長3.4%,其中汽油產量增長4.3%,煤油產量增長7.9%。

 

但利潤並未隨收入同步增長。2019年上半年,中石化煉油事業部利潤191億元,同比下降51.0%。其煉油毛利為383元╱噸,同比減少161元╱噸,同比下降29.6%。

 

中石化自產原油量少,其大部分原油需要外采。今年上半年,中石化採購原油費用為3376億元,同比增長7.3%。上半年外購原油加工量為10034萬噸(未包括來料加工原油量),同比增長2.1%。外購原油平均部門加工成本為3364元/噸,同比增長5.1%。

 

值得注意的是,中石化上半年的貿易採購費用上升為3968億元,同比增長50.5%。對於貿易採購費用大幅上漲的原因,中石化財報表示主要是其原油及成品油貿易規模擴大。

 

上半年,中石化旗下煉廠的新建、改擴建繼續推進,其煉油板塊總資本支出87.79億元,用於中科煉化項目建設,以及天津、鎮海、洛陽、茂名等煉油結構調整項目建設。

 

今年下半年,中石化計劃加工的原油量與上半年持平,計劃加工量為1.24億噸。

 

中石化煉油業務利潤下滑背後,是全國煉油行業普遍的效益不佳。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煉油業營業收入1.91兆元,同比增長2.2%;利潤412.8億元,同比下降62.4%。

 

與中石化利潤腰斬相比,山東地煉則陷入了虧損。據金聯創統計,總產能為18150萬噸/年的山東地煉上半年地煉平均開工率為60.05%,加工進口原油虧損424元/噸。而去年同期,山東地煉開工率為63.33%,盈利為239 元/噸。

 

金聯創成品油高級分析師王延婷對《財經》記者分析說,今年上半年,國內煉油企業採購原油價格較高是導致其效益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與此同時,國內汽柴油批發價下跌,進一步收窄其利潤。2019年1-6月份,92#汽油批發均價6219元/噸,同比下跌1339元/噸,跌幅17.72%。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傅向升認為,儘管石化行業上半年效益下降,尤其是煉油領域,但石化全行業的虧損面和虧損額增幅都在收窄。一季度虧損面為25.5%,上半年收窄至21.7%;一季度虧損額同比增幅13.7%,上半年收窄至6.4%。

 

對於下半年的整體形勢,傅向升在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經濟形勢分析會上表示,國際政治經濟環境形勢嚴峻,下行壓力不斷加大,不利形勢不會在短期內結束,石化行業要做好長期應對的準備。預計下半年全行業仍將面臨諸多挑戰,不確定性因素有增無減。

 

中石化2019上半年主要經營指標

數據來源:中石化半年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