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飲食不好,慢性胃炎易癌變?中醫專家將養胃方式給你列清楚!


導致胃炎的原因有多種


一般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均有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經常吃剩菜剩飯,或吃一些不乾凈不衛生的食物,導致幽門螺桿菌感染;比如長期飲酒或大量喝碳酸飲料,腐蝕或燒灼胃粘膜;比如不按照醫生的叮囑,在患病期間吃一些傷害胃黏膜的藥物,如阿司匹林、保泰松等。

慢性胃炎是胃病反覆發作或久治不愈的結果,它是一種常見病,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居首位。慢性胃炎的治療周期長,且不注意生活習慣,還可能導致再次發作。

如果連續3個星期以上有以下癥狀的,尤其是那些之前有過急性胃粘膜疾病的患者,要懷疑已經進展為慢性胃炎。

上腹疼痛:慢性胃炎患者最常見的就是上腹疼痛的癥狀,多為隱痛,空腹時癥狀較輕。

飽脹感:患者經常出現上腹飽脹的癥狀,食物不消化,胃口堵。即使在空腹時也常會出現。可在噯氣後有所緩解。

噁心嘔吐:慢性胃炎患者常有噁心感,而嘔吐則不多見。慢性炎症通常會累及幽門,導致胃腔壓力升高,容易出現噁心感,嚴重時可產生嘔吐的癥狀。

反酸:胃酸過多,經常反酸,有胃酸從胃裡泛起或滿上來的感覺。

幽門螺桿菌可以致癌


慢性胃炎患者並不一定非要以上四點全都具備,如果只有一項,且時間較長,也有可能是慢性胃炎,但胃癌和慢性胃潰瘍或糜爛等,也會出現以上情況,要想清楚的辨別癥狀,還需及時到醫院診斷。

如突然出現大量嘔血或黑糞,大便時帶有暗紅色血跡,且大便呈粘稠狀,長時間便秘或大便不成型,時常有冷汗和脈速、血壓波動,應立即送醫院診治,以免誤斷(很有可能是胃癌)。

現在很多患者都跟瘋了一樣,喜歡聽好聽的話,喜歡聽騙人的話,什麼一副中藥治胃病,一個穴位見療效,慢性疾病均是一個漫長的調理過程,沒有任何捷徑可以走,而且小醫在這裡也不會給大家隨便推薦藥物,因為在沒有得到辯證之前,沒有經驗的個人「診斷」,「誤診」率較高,很容易不對症也不對葯,導致後來病情加重,治療艱辛或癌變等。

胃病應辯證治療


如果有的朋友想要預防慢性胃炎或服藥調理期間想通過其他途徑更好的治療慢性胃炎,可以通過以下三點,簡單的預防和調理胃病:

提示:

除了飲食之外,熬夜、經常生氣、思慮過多、長時間不吃飯、作息不規律等均可導致胃炎,因為病症不同,調理的方式也不同,食物見效慢,調理周期長,所以還是應該以葯為主,以食為輔,輕者可嘗試飲食預防。

01

養胃先健胃

胃不好,消化功能就會出現問題,可以喝魚湯、銀耳湯、骨頭湯等,湯類不需要過多的消化,可以有效地減輕胃部負擔,而且很多高湯中含有豐富的骨髓和稀有元素,可以滋補脾胃。

多吃富含維生素、微量元素及纖維素的瓜果菜蔬。這些食物能夠提供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加快恢復。但不建議生吃,這會增加消化難度,可烹飪熟爛後再吃。

少吃肉類和高熱量食物,減輕胃部負擔,盡量將食物燉爛,更加利於消化,儘可能保證食物清淡,不要太辛、也不要太辣。吃飯時務必要細嚼慢咽。

消化不良可以吃健胃消食片或山楂,但胃炎和潰瘍等胃病則需要「凈」(以簡單為主)養,山楂、檸檬、酸棗等促進胃酸分泌的水果,在食用後會產生過多胃酸,加重潰瘍或炎症。

特別提醒:

胃炎和胃潰瘍患者一定不要喝小米粥大米粥,大米粥和小米粥的顆粒堅硬,在胃中反覆摩擦會傷害胃壁,不利於胃粘膜修復。

骨頭湯中含有多種微量元素


02

傷胃的事情要「絕緣」

油膩、堅硬、粗糙、難消化的食物,它們在進入胃部後,因為質地堅硬油膩,會傷害胃部黏膜和管壁。煙熏、醃製、油炸、煎炒類食物含有過多刺激性物質,會造成胃部不適,也不利於消化。

刺激性飲品,如煙、酒、濃茶、咖啡等,過酸、過辣、辛麻、過鹹和過熱、過冷的食物,會對胃粘膜施加「二次傷害」。

這些食物也要少吃:辣椒、芥末、洋蔥、胡椒、生薑、桂皮、豬油、肥肉、牛羊油、肉桂等。

特別提醒

做到「夏天不喝涼水,冬天多穿衣服」,涼水中含有大量細菌或部分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春暖之時,初夏將至,多喝溫水,不喝熱水,健康飲水。

熱水會燙傷胃粘膜

03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第三點: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慢性胃炎是種慢性病,胃部長期受到炎症影響,消化功能和蠕動功能都會有所下降,所以在吃飯的時候一定要「定時、定量、定性,少食多餐」。

在就餐的時候做到細嚼慢咽,不看電視也不看書,做到飲食專註。飲食前後不要大怒大氣,以免造成反胃,不想飲食等。不要太餓的時候飲食,也不要劇烈運動後接著飲食,以免造成胃部不適。

特別提醒

飲食也應該做到專註!吃飯時應該以飲食為主,不可邊玩邊吃,容易容易消化不良和胃下垂;不宜邊工作邊吃飯,容易導致食欲不振和傷胃氣;不宜飯前和運動前吃飯,容易加重腸胃負擔,造成消化不良。

讓胃也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很多人以為胃不痛了,就是胃病好了,這可能是胃部正處在修復階段,更應該注意飲食和時間。很多人改不了自己的壞習慣,導致胃部細胞在不斷「修復-破壞-再修復」的過程中,浸泡在炎症環境下,出現基因突變(癌變)的幾率會陡增。

老胃病如此難調,還不容易不腹瀉胃痛了,如何防止老胃病複發呢?今天小醫再來給大家講幾條:

(1)嚴格遵醫囑服藥

慎用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如阿司匹林、紅霉素、皮質激素等,以免誘發胃脘痛及出血。

(2)加強鍛煉

可參加適量的健身運動,不宜劇烈運動,時間控制在一小時以內即可。

(3)起居有節

保證充足睡眠,根據氣候變化,適量增減衣被,拒絕熬夜通宵,做到早起早睡,「晚不過十點,早不過七點」的生活習慣。

(4)心情舒暢

克制情緒波動情緒異常,身體會釋放出可干擾免疫力、血流的激素,影響疾病恢復。不少人精神壓力大時容易潰瘍複發,就是這個原因。

(5)定期複查遵醫囑定期複查

如出現疼痛、嘔吐、反酸等癥狀時,及時就醫。患萎縮性胃竇炎的病人還要督促其定期去醫院做胃鏡檢查,以早期發現癌變,必要時還應接受手術治療。

慢性胃病的演化過程


胃病需「慢調」,不可急於求成,所有「快效葯」和「妙方」全都是騙人的,「輕者調,重者醫」,不要胃痛到睡不著覺,吃不下飯的時候再進行治療,等到癌變的時候,治癒就會存在風險了。

如果胃痛還伴有各種身體不適,就應該及時到院就診,尤其是老胃病患者,老胃病患者是無法通過飲食和運動進行治療的,最多只能控制病情,但稍有不慎就可能導致胃病複發,小醫建議老胃病患者不要拖著,早診斷,早治療,早解決,早放心,才會避免大問題。

胃病會導致消化不良,長時間的胃病還會累及腸道,腸胃吸收不到充足的營養,就會造成患者身形消瘦,營養不良,體內細菌缺乏能量,就會導致抵抗力下降,從而誘發多種疾病。患者還需要根據個人情況,選擇個人調養還是中醫治療。

胃病應按情況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