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武當道醫院膏藥方


1、神傳癰疽蝕惡肉膏

功效:治癰瘡(癰)、癤瘡(瘡)。

方葯:大黃、附子(去皮)、莽草、川芎、雄黃(研)、雌黃

(研)、珍珠(研)、礬石(燒研)各30克,白蘞、黃芩各60

克。

製法及用法:上十一味葯先以豬膏70克,煎六種草藥,濾

去渣,再人白蘞,煎熟後再濾渣,將雄黃、雌黃、珍珠、礬

石末撒入攪勻,瓷盒盛。塗瘡上。

2、排膿生肌神效膏

功效:治癰瘡(癰)。

方葯:當歸60g,白芷45g,乳香1s(細研),松脂、川芎、杏

仁(湯去皮尖雙仁者)各30g,白蘞45g,黃丹300g,木香、

甘草各45g,黃蠟60g,麻油140毫升,血餘15g(細研),木

鱉子三十枚(去殼)。

製法及用法:先取油入鍋內煉熟,將八味葯細切下油中

浸,以微火煎白芷呈黑色,濾去渣,下松脂、蠟、乳香等再

煎令消。以綿濾去渣,復入鍋內,下黃丹,不住手攪至變

黑,膏成,用瓷器盛,用時以細布攤貼於患部,一日二次。

3、玄武膏

功效:治癰瘡(癰、深部膿泡病)。不論已潰未潰皆可用,

能排膿,散毒止痛,生肌。凡疔腫先用銀針或鹿角針於疔

瘡中間及四畔針破,令膿血出,以追毒餅如小麥大,按人

孔中,即以此膏貼之。如瘡壞爛至難以貼葯,則將皂角二

三片煎油調勻此膏,如稠糊狀,薄敷之。若瘡瘍未愈,再敷

之。

方葯:木鱉仁、大巴豆(凈)各60g,黃丹120g,槐嫩枝七條

(長三寸細削),柳嫩枝七條(長三寸細削)。

製法及用法:用清油300毫升將巴豆、木鱉仁、槐、柳

枝浸泡一宿,按一般熬法下丹熬成膏,置水盆內三日,出

火毒後攤敷患處。

4、烏龍掃毒膏

功效:治癰瘡(癰)。

方葯:文蛤240g(炒),多年浮粉500g(曬乾入米醋浸一夜

再曬乾聽用),蚰蜒蟲三十條。

製法及用法:上三味同搗一處,再曬再搗成末,炒至黑色

為細末,收入瓷罐內。凡遇瘡瘍用醋調塗患處,留頭出毒

氣,綿紙蓋之,葯乾再以醋掃潤之。背癰發潰時,痛不可

忍,用熟豬脂60g搗爛,調成膏,毒上敷之,留頭出毒氣,用

紙蓋於瘡面上。瘡瘍紅腫痛熱,毒勢甚腫,用蜂蜜調敷更

妙。

5、生肌玉紅膏

功效:治癰瘡(癰)。

方葯:白芷15g,甘草、歸身各30g,輕粉12g,白蠟60g,紫

草6g,麻油500毫升。

製法及用法:先將白芷、甘草、當歸、紫草四味葯入油

中浸泡三日,大杓內慢火煎熬至葯呈微枯色,細絹濾清,

將油復入杓中煎滾,次下白蠟微火煎熬至化,再用茶盅

四個,放於鍋內水中以火煮沸片刻。然後,將膏分為四處,

傾人盅內,候片刻,方下研細輕粉,每盅內投和3s,攪勻,候

12小時後取起,不得加減,用時擦敷患處。

6、李仙姑紺珠膏

功效:治癰瘡、乳毒、瘰癧、腫瘍(癰、乳腺炎、淋巴腺

結核、膿脹等)。

處方及製法:製麻油120毫升煎滾,人製松香500g,微火

化,柳枝攪,候化盡,離火人細葯末70g,攪勻,即傾水中抽

撥數十次,易火浸之聽用。

用法:腫瘍、瘰癧等症但未破者,再加魏香散(另製),隨膏

之大小,患之輕重,每加0.15g~0.6g為宜;已破者,則另加

生肌散(另製)。然此膏貼破瘡入痛,如黑膏內加生肌散

最妙。而有毒腫不盡者及頑瘡對口等症,雖潰必用此膏

獲效。未破者,貼之勿揭,揭則作癢,痛亦勿揭,能速於成

膿。患在平處,以紙攤貼;患在彎曲轉動處,綿帛攤貼;大

凡腫瘍、疼痛等症,貼患處。臁瘡及臀腿寒濕等瘡,先用

清茶人白礬少許洗凈貼之,刻日見效。風寒咳嗽貼背心,

頭痛貼太陽穴,牙痛塞牙縫內,火眼貼魚尾。小兒痢疾,

製丸如綠豆大,神曲為衣裹之,每服二三十丸以米湯服

下。內癰等症用五味子粉為衣用,如癰瘡多加魏香散,

瘰癧瘡再加青銅。

製油法:麻油500毫升,當歸、木鱉子、肉知母、細辛、

白芷、巴豆仁、五味子(打碎)、山茨菇(打碎)、紅芽大

戟、續斷各30g,槐枝二十八寸,柳枝二十八寸,人油內浸

二十一日,煎枯去渣,取油聽用。

製松香法:擇片子凈嫩松香為末5000毫升,次取槐、柳、

桃、桑、芙蓉等五種枝條各2500g切碎,用大鍋水煮成

濃汁,濾凈再煮一次,頭次汁與二次汁分開貯存,各分為

五份。每用初次汁一份,煎滾入松香末1000g,以柳槐枝

攪之,煎至松香下沉水底為度,即傾入二次汁內,乘熱撥

扯數十次,以不斷為佳,候溫做餅收之,原方煎膏。

色欠紅艷,再加蘇木同五枝煮之。

葯內細藥方:乳香、沒藥(俱去油)、血竭各15g,輕粉6g、

麝香0.6g,雄黃12g,研為細末,加入膏內用。

魏香散:膏面摻用。

乳香、沒藥俱去油,血竭等份,阿魏、麝香減為末,貯於罐

內備用。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