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連志同道合都不算真愛,什麽才是真愛情?

沒有了感情的共鳴,

沒有了精神的共同追求,

這樣的日子還要不要過下去?

你既然要問我的話,

我的意見非常地清晰和直接,

一點都沒有必要過下去。

--七非先生

插圖 馬男波傑克|

看到閑聊的評論區有幾個問題,第一個是說:喜歡了兩年的一個女孩子答應別人求婚了,怎麽辦?

這麽說,聽起來自己是比較難過的。其實不要難過,難過不是基於你對她的喜歡,只是基於你所希望的佔有。你喜歡的人做了自己喜歡的事,難道你不該為她高興嗎?所以這個問題非常簡單,真愛她,為她祝福就好。因為她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她快樂所以你快樂,這是真心喜歡,或者叫愛的基本邏輯。

第二個問題:佛教徒不給人牽紅線,給人做牽紅線的佛教徒就不是一個好佛教徒

被任何觀念束縛住的佛教徒才不是一個好佛教徒,沒有一定或者決定,只有隨緣的善巧方便。對此,佛法裡叫“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鉤牽。”注1這很重要。換句話說,當一個乞丐非常餓的時候,你一邊吃著熱騰騰的食物,一邊跟他說“我念佛加持你”,估計他一巴掌呼死你的心都有。當你把你手裡的食物給他,那一刻你不用念佛,你就是佛,身上散發著慈愛的光芒,那一刻你再跟他去布任何道,他都會相信你就是真理的化身,這就叫“欲令入佛智,先以欲鉤牽”。所以所謂佛教徒不能給人去做媒、牽紅線不是一個絕然的說法,那只是因為他自己內心還沒有能力接受自己去幫助別人的這種善巧方便、慈悲的力量,他怕自己的心被這些事俗所謂的汙染牽絆,但恰恰怕的這一刻他就已經被自己的恐懼、害怕、瞎操心牽畔住了,他已經活在了自己的地獄裡,非常荒唐可笑。所以沒有說法上的必然,只有為什麽要去做的清晰認識,這個非常重要。

還有一個問題:沒有了感情的共鳴,沒有了精神的共同追求,這樣的日子還要不要過下去?

你既然要問我的話,我的意見非常地清晰和直接,一點都沒有必要過下去。沒有必要因為任何其他原因的干擾,讓彼此生活在地獄一樣的境地裡。因為你們用這樣讓彼此生活在地獄一樣的境地裡的狀態,去面對一切你們身邊的人事物的時候,只會把他們也拖在地獄裡。

有人說“寧毀三座廟,不拆一家親”,我絕對認同這句話,但現在的問題是他已經不親了,彼此像在地獄裡一樣痛苦,那為什麽不幫人家從地獄裡走出升天呢?你永遠不會知道你下一步要面對的是什麽樣的人生,但是有勇氣去讓自己離苦得樂,無論你嘗到的是酸甜苦辣什麽滋味,它都會把你帶到生命的下一階段,所以沒有事相上必然的對錯,只有你是否有勇氣敢於逃出升天,是否有勇氣敢於面對自我的更新、意識的更新、觀念的更新、生命細胞的更新,敢於打破自己的重重束縛糾纏、對現實的執著、對夢幻的執著,那你就是一個真實的修行人。所以從釋迦牟尼佛開始的任何一個真實的生命修行人,都是離經叛道的人,都是敢於向世俗宣戰的人,輪回是戰場,菩薩是勇士。不要讓自己活在苦裡,有本事先從苦裡走出來,無論是感情還是任何困住你的所在。

我們通過幾個問題進入到今天這個主題上來,佛教徒的專屬愛情。可見佛教徒是一個多麽與眾不同的群體,談愛情都要談專屬,是因為絕大多數的在家佛教信眾,都用一個信仰的觀念給自己人生的方方面面設定了不同的標簽,以致於大多數佛教徒的生活都變得另類,好聽點叫做與眾不同,所以在愛情問題上,我想可能很多學佛人都會碰到這樣的困惑,因為一碰到愛情就是彼此近距離相處的問題。那在這個相處的距離裡怎麽保持信仰?怎麽實現現實的美好?這是一個大問題,大家也應該都很希望知道這個問題怎麽解決--既能保證現實的美好,又能讓自己走向信仰的方向,聽起來非常非常的美好和高明。

這個民國的時候有一位常惺法師,對於愛,他提出了四個條件:1.性格的契合,2.思想的接近,3.體態的優美,4.經濟的豐裕。這四點一般來說是我們世間對於愛情的一種基本價值觀的認同。第一,經濟不豐裕,家庭生活就很難繼續,兩個人就算能夠同甘共苦,但不是長久之計。如果這個男性再有些責任感的話,時間長了壓力也會很大,覺得對不起家庭生活,那麽就算是這個女性再能夠忍耐、包容、承擔、付出,時候越這樣長下去,男方會越覺得對不起這個家,彼此都不會快樂。現在很多女性本來也都很難再去做這種苦日子的堅持,時間長了,男性再有壓力,彼此之間就會產生很多的問題。所以“經濟的豐裕”確實是現在維持我們健康、幸福、快樂生活的基本條件,特別能理解。

第二是體態的優美,誰都喜歡男性八塊腹肌,女性前突後翹,青春、活力、健康,這非常正常。但事實上來講,人生老病死,老是一個客觀規律,一旦體態因為年齡、生育、生病不優美的時候,就會容易影響彼此的感受,由一開始青春的熱烈變成了身體上的冷漠,大多數就走了這樣的一條路。

思想的接近和性情的契合,實際上非常重要。一旦性情契合、思想接近,那麽體態的優美、經濟的豐裕這些問題就容易被忽略。如果把“性情的契合”和“思想的接近”相比較,那麽“思想的接近”就更勝一籌。因為性情是先天習氣,是情投意合,但“思想的接近”就變成了純然意義的志同道合,彼此向著共同的方向在走,這確確實實是非常完美的事。但是要知道常惺法師是把這四個愛的條件稱為“不徹底愛的條件”。換句話說即就基於性情的契合,思想的接近,體態的優美和經濟的豐裕,也都是不徹底的愛。那到底什麽是愛?這是個問題。

如果連志同道合的愛都是不徹底的愛,那到底是什麽樣的愛才能被稱為真正的愛?通常當我們談愛的時候,伴隨著的還有一個字,是“情”。“愛情”這兩個字確實是自有了男女以來亙古不變、樂此不疲關注討論的話題。但是如果想更好地理解這兩個字,從詞性上首先要把它拆開,一個是“愛”,一個是“情”。絕大多數人的愛情裡沒有愛,只有情。換句話說,情是情緒,一個“忄”加一個青草的“青”。心裡長了具有生命力的青草,長了雜念。這是基於佛法的基本定義。那麽在生活裡,情是什麽?情是我們的感受、情緒、喜好,有感而生情。所以愛情著於情的時候,就成了情緒,一加上“緒”字就開始千頭萬緒,各種連綿糾纏。所謂剪不斷理還亂,由愛進入情緒最後產生執著,形成情執,而情執就導致了苦難的發生。所以當大部分人在談愛情的時候,其實談的是情執,跟愛沒有半毛錢關係,這是問題。

在情執的範疇裡,無論思想的接近、性情的契合、體態的優美、經濟的豐裕,這些還是基於自我的需求、執著、佔有、滿足感,這都叫“不徹底的愛的條件”。因為你必須需要對方的性情契合你、思想接近你,體態優美,經濟豐裕。當然這四個條件不盡然全部都在同一時間發生,但即就是最高尚的那個條件--思想的接近,也一樣是你希望對方能夠符合你的需求,這個部分屬於“情”。

情不是錯,在《六祖壇經》裡,六祖大師沒有規避思想上的善巧方便,他說:“若言下相應,即共論佛義,若實不相應,合掌令歡喜。”六祖大師是個出家人,在我眼中,卻真實具備愛情,而我們這些在家人,有情而無愛。區別是什麽?即就是這四點裡最高階的思想的接近,我們有做到“若實不相應,合掌另歡喜”嗎?

“不相應”就是思想上不接近,不接近那就“合掌令歡喜”,可我們往往做不到合掌令歡喜,我們是彼此掄個大巴掌,對吧?思想上都不接近了,就成吵架了,吵架之後就打架,彼此之間口舌是非、對錯高下,爭來爭去了無意義,最後只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對。那談感情乾嗎?這叫無愛而有情,而且是執著於情緒的情執。

那是不是要否定情?我們不否定情,只是不讓情成為執,不陷入對情緒的執著。那麽情是什麽?情基於感。感情是基於感受的一種自然反應,這個非常好。所以在大乘菩薩道裡,把菩薩稱為菩提薩埵,簡譯“覺有情”。是不是有句老話也叫“不俗即仙骨,多情乃佛心”。絕不是無情,現在很多人理解學佛,都在刻意地隔絕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用出家人的修學方式要求自己,這就是一種錯位的認知,最後變得四不像!明明心裡長了草,還要裝成淨水湖,這就是一種荒唐。

不要規避情。所以我特別隨喜讚歎今天大家這麽多人一起來討論這個話題,這就是真實的面對,沒有人拒絕得了,為什麽要刻意地隔絕它?沒有必要。情既然是感受,我們就應該享受。基於感受,所以享受,這叫享用一切。一個大乘菩薩道的行者是能夠把煩惱轉為菩提,能夠享用一切,能夠“隨其心淨,則國土淨”。能夠在每個當下,把每一個當下的覺知感受轉化成為菩提甘露,喜樂自在,所以稱為“覺有情”,他絕不拒絕情。一個真正的大乘菩薩行者,也一定是具備了愛的人。

那什麽是愛?其實對於愛這個字,很多人用了非常複雜的解讀,繞路大多,不簡單。什麽是愛?看一下這個字就知道,繁體字“愛”一樣是個受字頭“爫”,中間有個“心”,下面一個類似於朋友的友,沒了這個心就是受,感受的受,你就得受。接受一切、忍受一切、承受一切。但是有這個心的時候,它就是鮮活的,被稱為愛。所以簡單一點,什麽是愛?用自己的心接受一切,把所有人當朋友一樣對待,可以稱為愛

在傳統文化裡談兩個人夫妻之間、男女之間相處之道有一個特別好的詞,叫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彼此象朋友一樣,把他放在你的心裡。朋友間往往可以,真的朋友間是可以接受彼此的不好,欣賞對方的優點,為對方付出,又不過度干涉。但我們往往陷於情執,最後導致的是因佔有而發生的過度乾預,最後把自己拖入了苦難的地獄,反而從來沒有過真正簡單的舉案齊眉、相敬如賓。真正的尊重對方,理解對方,包容對方,接納對方,用心地陪伴對方。做不到這些,談什麽愛?所以簡單說,關於愛情我們可以做到、也應該做到的是付出愛、享受情,而不是佔有愛,困於情,這是本質的區別...

--七非先生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