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皮膚上的小肉疙瘩都是什麼?會癌變嗎?

【丁香醫生原創】上了年紀,皮膚變得鬆弛、下垂,油脂分泌減少,臉上無光,肌膚彈性減退,還會出現一些深色的斑片以及一些類似「小肉疙瘩」的皮膚贅生物。儘管這些斑片、小疙瘩,並不大起眼,但不少朋友仍會有擔憂:

這是怎麼回事?需要去除嗎?會變癌嗎?

為了解決朋友們這一困惑,丁香醫生請教了皮膚科的禹汐醫生,來幫助大家了解上了年紀後,皮膚上可能出現的新狀況。

可以參考一下,下面提到的情況,自己身上有沒有?又該怎麼處理呢?

一、老年斑(疣):看上去油油的深色斑片

有朋友反映,自己的臉頰、太陽穴周圍、手背、胸前等地方,出現了一些淡黃色或更深一些的斑片。倒是不痛不癢,但看上去,總還是讓人有些憂心。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多是老年斑、老年疣,也被稱作脂溢性角化症。這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一種皮膚贅生物,很少惡變。

可在 40 歲左右就出現一些茶色的斑片,隨著年齡增長,斑片也會增大變厚,顏色加深,到了六十多歲時,斑片表面還可能覆蓋一層油性的鱗屑,看起來像一塊油膩的厚痂粘在皮膚表面。

老年斑老年疣的產生,與細胞新陳代謝能力降低有關,一般沒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

如果覺得影響美觀,可以進行冷凍、雷射、手術等方式去除。

二、皮贅:棕色的小肉疙瘩

有人發現,在脖子前面、腋窩下面、乳房下面或是腹股溝、會陰區等褶皺處,會出現一些皮色或微棕色隆起的小肉疙瘩,直徑也就兩三毫米,長不超過五毫米。有點像壓扁的小蘑菇。

這多可能是軟纖維瘤,也叫皮贅。

皮贅是真皮膠原纖維的一種良性增生,肥胖的朋友更容易出現。早期為小丘疹,充分發展的皮疹表現為小球狀帶蒂的皮疹,表面光滑,正常皮膚顏色或褐色,質地柔軟。

一般來說,也是不痛不癢,且不用擔心癌變。如果覺得影響美觀,可以考慮去正規醫院微波電灼或雷射去除掉就好啦。

這裡需要提醒一下,有一種與之類似的小肉疙瘩,叫做「絲狀疣」,表現為褐色或淡褐色、細長柔軟帶蒂的皮膚贅生物,看上去細長一些。

它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引起的,具有傳染性,需要及時處理。一般來說,如果是絲狀疣的話,數目會很多,甚至多達上百個。

除了去除之外,還需要使用一些藥物,在生活方式上也要調整。

所以,如果出現了類似小肉疙瘩的皮贅,建議去顧問一下皮膚科醫生,明確原因後,好進行後續妥當的處理。

三、硬硬的扁平的紅斑

上了年紀的農民朋友、漁民和長期從事室外工作的朋友,因為總是曬太陽,在面部、禿髮的頭頂部或手背等暴露部位,可能會出現日光性角化病。

剛開始,通常是小小的毛細血管擴張斑點,逐漸變成扁平狀紅斑或疣狀丘疹,或隆起的結節,表面粗糙、質地較硬,上面有固著性鱗屑、褐色或黑褐色痂皮,不會覺得癢或者痛。如果強行揭除痂皮,可以見到潮紅的基底,比較容易出血。

與老年斑不同,約有 20% 的病人,可能會惡變成鱗狀細胞癌。

建議儘早到醫院進行確認處理,一旦皮疹周圍發紅,基底擴大或潰破出血時,更是不要耽誤。

四、各種各樣的痣

一般老年人臉上、身上的色素痣,都不會是近期出現的,多在兒童期至青年期出現,進入中年後較少新發。它的表現較為多形,可以小到針尖大小,也可以大到拳頭大小,顏色從棕色、褐色、藍色、黑色甚至到無色也有。不用過於擔心。

真正需要警惕的是,色素痣的突然變化。

比如突然長大、性狀變得不規則、邊界不清晰,或是顏色變深、破潰、滲出,「下崽兒」——即原色素痣周圍出現新的小色素痣,需要儘早就醫,必要時手術切除。

惡性皮膚腫瘤在我國不很常見,但因為平均壽命的延長,皮膚惡性腫瘤的發病率是有升高趨勢的。

這篇文章裡提到的皮膚改變,基本都是良性的,所以如果有了這些情況,不用過於擔憂。

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發現了不能確定的皮膚腫物,還是要馬上問問醫生,明確了是什麼,做到心裡有數,才好更妥善地應對。

本文作者:禹汐;編輯:李壞。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