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手淘改版,為何回到“失控”的感覺?

三個月前,當淘寶新任總裁蔣凡在商家大會上說淘寶必須“回歸初心”、反覆強調“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時,一些人覺得像背格言,不過“三把火”效應。淘寶似乎都被內外平台OTT掉了。

不過,此刻,我們想說,曾經大而全的淘寶,卻正變得越來越小,越來越輕,越來越簡單,它已再度回到舞台的中央。

這是上周五手淘改版後給我的印象。

此刻你也能看到,整個第一屏幾乎完全欄目化、頻道化、索引化、社區化。欄目遠較過去清爽,核心板塊如“猜你喜歡”佔據更為醒目的位置。更新之後,用戶可通過第一屏直達服務,再也不用像過去那樣下拉多屏、越過重重主題或圖文尋找了。

當然,下拉一屏,會更出乎你的意料。因為,它完全是一種“千人千面”的資訊流策略,一個屬於你自己的淘寶,一切似曾相識,又充滿新奇。那個曾經龐大、駁雜的淘寶確實遠去了。

顯然裡面有一種理念更新。那就是,淘寶已從“以商品運營、功能型服務”為中心過渡到“以消費者精細化運營”為中心的階段。“千人千面”背後,有技術、數據以及諸多商業化支撐。

你可能覺得,這策略好像是在拾人牙慧嘛。強調資訊流最力、商業成效最顯的是FB、頭條們;欄目與頻道的平台化風格,多年來,SE、瀏覽器們早就成熟了。而將它們重整的案例,騰訊生態尤其最新崛起的拚多多們,概念還熱乎呢。

將手淘的動作歸於應對競品或同行挑戰,可能有點辱沒它多年的努力。

事實上,若你熟悉一點淘寶的歷史,哪怕簡單的節點,也會發現,今日手淘改版一點都不突然。此刻淘寶模樣隱含的趨勢,一直是它誕生不久就追求的目標,已持續多年,策略一以貫之。

淘寶變革鉤沉

這裡,我就先來做個簡單鉤沉,主要依據人事與策略變化,讓你看到蔣凡之前的幾個關鍵節點:

1、財神周期(2003-2008),開放平台定位,初級社交電商風格。

相比當年ebay,這是一種"倒過來看世界"的思維。它當然關注交易本身,但更關注消費者一端。後來淘寶模式融匯B端,仍維持著強大活力。

2、鐵木真時期(2008-2012)。“大淘寶”戰略,生態開放。

財神當年離開,原因之一就是在發展策略上與馬雲趨勢判斷差異較大。鐵木真上任後,“大淘寶”戰略落實,顯示出一種從C2C向綜合電商平台遷移、打通商家+第三方夥伴+物流等產業鏈的動向,平台格局大幅提升。

淘寶孵化了許多內部平台,表面看只是新業務誕生,實際上也是淘寶變得“大而全”之後的一種自我蛻變,就是圍繞用戶與商家不斷減負,回歸初心與簡潔。否則它會被自身的蕪雜拖垮。

3、語嫣(張宇)時期(2012-2014)。明確發出回歸“簡潔”信號。

2013至2014戰略發布會上,面向商家,她提出“小而美”與“極簡主義”。

當時她的一句話,今日看亦極具眼光。她說,淘寶要學會讓自己“失控”,不要死控流量,要給商家“鬆綁”,釋放更多權利,讓市場、商家自己判斷,精細運營。

這周期,淘寶走向簡潔、時尚,商品類目開放,以人群、場景、需求定義組合,滿足個性化、細分需求。此外亦增加“萬能的淘寶”、“愛淘”等欄目。

4、行癲(張建鋒)時期(2014-2015),應對無線化挑戰。

技術出身的他回歸淘寶,主要應對無線化趨勢。2014淘寶賣家年會上,他在語嫣“小而美”基礎上強調,必須走多樣化(產品、服務)、多元化、無線化之路。其中移動變革最明顯:手淘改版後微淘與淘寶账號體系打通、推出“發現”機制、鼓勵媒體參與淘寶建設等。隨後不久,行癲兼負三大零售平台。

5、“班委製”時期(2015-2017年)。

行癲後來轉崗中台事業群,零售事業群不設具體負責人,實施班委製。這周期天貓聲量十足,聚劃算並入其中,但手淘作為統籌入口,價值反而進一步凸顯。截至目前,亦是如此。

這周期無線化程度走高,數據+技術驅動力增強,初級形態的“千人千面”形成。但挑戰依然艱巨。除消費更新、品質困惑,社交新媒體平台之下,社交電商、消費細分市場出現諸多競對。

這周期,阿里還曾推出“百川計劃”。這是整體開放策略,涉及技術、數據、用戶、商業化、基礎設施等層面,裡面亦隱含淘寶流量革命。只是,策略忽視了移動端瓶頸(APP恰恰開始弱化)、開發者與商家競爭,阿里內部亦左右互博。最終計劃並無多少聲量,很久已不再提。但它仍然反映出阿里尤其淘寶借助開放完成蛻變的意識。

鉤沉這些,是要你體會到,淘寶不是為了競對才變革自身。“大而全”的淘寶與“小而美”的淘寶之間,已經博弈15年了。每一波人都有許多超前的趨勢判斷。

只是說,每一波人也都自己無法逾越的發展階段限制。平台轉型需要許多支撐條件。比如ICT基礎設施成熟度、阿里技術研發力、數據(包括用戶)維度與共享度、阿里組織協同、生態完整性等方面。過去,許多都遠不夠完善,所以每一輪只能推進到所能匹配的程度。但你應該覺察到,阿里人一以貫之的變革意識。

2017年上任的蔣凡,面臨著同樣的挑戰。

當然,此前他已在淘寶無線化、社交化維度做了很多幕後工作。不過,面對未來,作為當家人,他同樣必須在前一波阿里人的基礎上提出新的策略,並緊迫落實。因為,雖不是為競對而變革,但放在此刻的競爭氛圍,形勢多少顯得更為嚴峻一些。

這也正是他在今年賣家大會暨15周年慶典上提出核心訴求的背景。他強調,必須在“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指引下,回到“簡單、普惠、原創”的世界。

手淘改版的核心理念,確實迎合了這三個層面。

而它具體實現的路徑,在蔣凡那裡,則是從“流量運營”過渡到“用戶運營”、從“行銷拉動交易”轉向“會員精細化運營”帶動複購,增強粘性、從“單一商品運營”走向IP、內容社區、商品多元化運營。手淘新版,顯然也遵從了這三條路徑。

淘寶變革效應

我想,應該分幾個層面吧,比如:

一,於淘寶自身來說。

走向“簡單、普惠、原創”,不但賦能B端,更適應C端訴求,回歸“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理念外,其實也有淘寶在阿里內部的價值重塑。

你知道,淘寶孵化出支付寶、天貓、阿里媽媽、聚劃算(後並入天貓)等諸多平台。在零售事業群裡,它從當初交易屬性明顯的GMV大戶轉變為淡化交易強化生活方式的歷程裡,做了很多自我犧牲。2014年IPO之後,當天貓壯大、多個平台生龍活虎之際,淘寶聲量一度被抑製。

但事實上,淘寶其實一直在重新定義自身。在上述幾波淘寶變革周期,無論他們如何定義淘寶,有一點並沒有變化,那就是淘寶依然是阿里集團非常核心的基礎平台,也是生態體系的關鍵土壤。記得行癲說過,沒有淘寶,阿里生態不會完整,行業也不完整。

過去幾年,淘寶除了改造流量經營、迎接無線化之外,還在垂直化層面持續驅動著諸多行業的C2M或C2B商業模式形成。我們看到的“淘寶造物節”,表面只是商品展示活動,其實正是淘寶模式驅動、反哺中國製造業、創意文化產業的信號。

“萬能的淘寶”是個商品的平台,當它撬動後端之後,走向品質、場景、個性化的淘寶,會成為無數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舞台。這不但會洗刷淘寶過去遭遇的原罪,更會成為中國製造業、服務業更新的基礎平台。

一個品質生活的淘寶,以它的體量與影響力,對於當代中國來說,在許多層面,都是無可替代的。

二、於阿里集團來說。

手淘改版背後,既是整體戰略的輸出,也是商業模式的重塑,更是會影響到未來的變現策略。

為何說,一個手淘改版,折射阿里集團整體戰略輸出?

你需要看到,手淘不只是淘寶自身的移動入口,而是阿里集團幾乎所有入口的集成。包括天貓在內,其他入口,沒有一個具有淘寶的心智滲透力、負載力。這與淘寶作為母體的開放的生態價值有關。

15年來,淘系土壤中,各路平台之間統了分,分了統,統了再分,持續不斷,反覆上演。但內在核心舞台,在於淘寶的容闊力。當然,裡面源於阿里集團的開放與節製的美學。當這個龐大的組織經歷過一波開放之後,它會來一波內部的平台化整合,不但有平台運營的集約化訴求,更有防止官僚化、推動持續創新尤其微小單元及個人創新的動因。

淘寶從大而全變成小而美,再到今日的千人千面,也是阿里集團這個龐大組織過濾自身風險、強化開放與創新的關鍵。

此刻的手淘改版,也是阿里生態體系走向完整(電商+本地生活+金融+阿里雲+娛樂+菜鳥+阿里媽媽+國際化+投資生態)之後,最新一次戰略的集中落地。它建立在背後數據維度豐富並打通、技術壯大、業務版圖完整、線上線下一體化運營、機制創新等基礎之上。沒有底層的貫通,今日手淘改版不可能成功。事實上,這也是過去多年淘寶持續變革的約束力量之一。

為什麽這會涉及商業模式重塑?剛才提到了,淘寶早期是C2C,後來兼容B端,慢慢走向今日的S2B2C模式。而從消費者一端,它又是一條C2B的價值鏈。

很多人渲染淘寶的競爭對手如何之多。但若你反向思考,你應該能體會,這恰恰印證了一點,淘寶這個平台,容闊了市面上幾乎所有創新模式。過去幾年的輕應用,今日的社交電商、小程式等等,其實都內嵌在平台,只是並不像獨立的外部同行那樣獨立而已。

過去多年,諸多競對都拿淘寶做靶子,經常有顛覆言論,最後雖然有一些沉澱下來,但大部分都消失了。而淘寶卻在

兩年前,我問過麗人麗妝創始人黃韜這個問題。他說,無論外部會有多少小的群體,模式多熱鬧,淘系依然會是整個行業流量與創新的舞台。

這裡面不僅僅是規模經濟,更有多元化、多樣性、內外開放與協同,雖然很多平台自稱生態、協作,但淘寶可能是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化大協作的平台。

雖然新零售非常活躍,天貓越來越具有行業統攝力,但此刻淘寶若失去創新力,整體阿里會陷入重大危機。當然,未來的淘系也會發生新的變化。那是另一回事。

為什麽說,手淘會影響阿里的變現模式呢?

這個其實很明顯了。過去的淘寶,在開放路徑下,品類、SKU、商戶、用戶都是海量,它大而全,最後形成基於搜索的效果廣告變現模式,一點都不偶然。正因為太大,在移動互聯網普及深化前,搜索、競價排名廣告才非常重要。這也是以商品運營、流量運營為中心的變現模式。

而今日的淘寶,開始大規模走向“以人為中心”的精細化、個性化、智能化運營,某種程度上,它會局部顛覆阿里過去的變現模式,影響它的傳統意義上的數字廣告業務。這裡面有阿里自我革新的勇氣。

但它終會推動阿里整體的數字行銷。它已經步入全域行銷時代,正在重構互聯網業的廣告業態。而下一個階段,淘寶乃至阿里的資訊流廣告也會持續壯大,而這也隻不過是它整體數字行銷的一部分,而不像FB、今日頭條們過度標榜的那樣。

從以商家、商品為中心的運營,轉變為以消費者為中心的運營。從關注商品到關注人本身。也就是人的生活方式的變化。

淘寶變革之於阿里集團價值,無法一一展開,這裡再補充三點:

1、手淘變革裡,有阿里新零售普及的信號。過去兩年,更多圍繞的是天貓、盒馬們。新零售如果不能落地覆蓋更廣人群,其實不會有什麽普惠的價值。它將有賴於淘寶生態的開放。2、手淘變革裡,有阿里“五新”戰略走向下一階段的信號。尤其“新製造”或將接續過去兩年奪目的“新零售”,成為新一輪顯學。我們確實也看到了淘寶的C2B的力量。3、將提升阿里市值管理能力。手淘不但意味著淘寶自身變化,也標誌著阿里生態體系的完整性、協同性、開放性,並涉及到外界如何看待阿里集團的變革,尤其上市公司主業零售事業群的商業模式創新能力。

9月17-18日,阿里將舉行本財年“投資者日”活動,相信會有觸及。過去幾年,老實說,在這維度上,淘寶幾乎被抑製了活力。

二、於整個行業來說。

剛才的文字裡,我們其實已經提到好幾點。比如:

手淘是諸多商業模式的集大成。

於互聯網業來說,它能比其他同樣迅速放大產業的價值。過去我們擔心阿里太大,會出現“大樹之下,寸草不生”的局面,最終抑製中小企業創新。而當淘寶走向“小而美”,走向真正的“千人千面”時代,它反而能為許多外部同行創造諸多生長機會,甚至能借助平台的容括力、包容力,幫助它們持續驗證自己的商業模式。

沒有外部的中小企業創新、新模式的簇生,淘寶雖有自我變革意識,但也很容意識失去敏感。而市場若沒有淘寶這類平台,可能局部會不錯,整個行業將會失去大規模協同的能力,失去系統創新的能力。因為沒有這種平台,整個社會層面的基礎設施部分不會有更多的鏈接,會缺乏集約性。

手淘創新,將會通過放大“新零售”驅動一輪C2B模式的“新製造”熱潮。

這對於產能過剩的中國大陸來說,會有推動結構更新的價值。“淘寶造物節”等隱含著這重力量。

最近兩年,電商業多有細分,尤其“嚴選”模式,也在驅動上遊供應鏈與製造端的更新。我們也看到多個平台誕生。但整體來說,它沒有變革模式,更多還是在過往的供應鏈體系裡,只是生產環節優選外加平台少部分設計創意,然後落地。它會有價值,但不是一條真正的普惠之路。

拚多多的模式是有普惠的意識,它的社交屬性、平台定位,與中國這個階段的製造力高度匹配,迎合了許多消費者。形式上,它也是一條寬廣的開放路徑。但它模式過輕,幾乎將平台風險、壓力都前置到供應鏈一端,這階段很難規避品質風險。而這會影響它的變現機制,尤其是它接下來要側重的資訊流廣告。

整體來說,淘寶因為起步早,踩過許多坑,沉澱了基礎設施,也有偌大的閉環。它雖然進入每一個成熟周期會顯得粗糙,缺乏外界小平台的精致,但站在行業視角,仍沒有一家能真正擔負起它的責任。淘寶其實是包括競對在內的無數創業企業的清道夫。

前段,黃崢說,拚多多的發展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強調了淘寶的創新價值。

此外,淘寶創新,側重的系統化的創新,它的體量決定了,它對一個行業的基礎設施的建設推進,對於一個區域、國家對於新經濟模式的認同,對於數字經濟轉型的趨勢判斷,遠比其他小型平台更有符號價值。

總結:淘寶是一種價值觀

淘寶已經誕生15年之久,它的未來形態一定還會發生很多變化。但無論如何變化,甚至未來自身是否會存續,但它身上的一點,應該始終會扮演一種基礎的價值觀。

那就是在持續開放、前提下,始終兼顧最大多數群體的利益。在這一基點上,不斷正向與逆向重塑產業鏈,提升品質與體驗,最終不但改變無數人的生活方式,也持續改變著我們難以覺察的生產方式。

過去多年,誇克對這一平台始終有一種別樣的感情,並將它的內在精神不斷移植到其他創新的組織中,已經成為我們觀察、判斷問題的一種基本框架。比如是否開放與賦權、是否自洽、是否普惠,有無結構化的魅力等。

還是套用多年前語嫣的那句話來結束吧,當我們變大變強之後,應該嘗試學會“失控”,“鬆綁”,賦權周遭更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