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到春天就瘙癢小心高血糖搗亂

一到春天,不少人的皮膚就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小毛病,比如皮疹、紅腫、瘙癢等等,其中大部分可能都是過敏造成的。不過,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這種情況不應該簡簡單單地認為是皮膚疾病,很有可能是糖尿病而誘發的這些表現。

莫把糖尿病性皮膚病當過敏

最近這幾年一到春天,榮女士的皮膚就開始「鬧騰」:紅腫、瘙癢、疹子……不僅手腳上,連私處也癢。榮女士以為是季節性過敏,自己用淡鹽水洗過,用各種藥膏擦抹過,都沒有多大起色,癢得讓人心煩意亂的。在皮膚科來來回回輾轉了好幾趟後,榮女士才知道當初完全搞錯了,哪裡是什麼皮膚過敏啊,原來是糖尿病惹的禍。

武警重慶總隊醫院內分泌科主任廖湧指出,雖然糖尿病性皮膚病和普通春季過敏的皮膚病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由於二者的引發原因不同,治療和緩解方法有相當的區別,切勿混為一談。「糖尿病性皮膚病是糖尿病的併發症,它和血糖控制密切相關,血糖平穩,癥狀就會有所緩解,反之就會嚴重。」廖湧主任表示,如果不能抓住這個關鍵問題,就算用盡各種緩解瘙癢、感染癥狀的藥物,也很難藥到病除。

高血糖給真菌提供了「營養」

實際上,糖尿病性皮膚病變也是糖尿病併發症其中的一種。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穩定時,皮膚裡的含糖量就會增高,這也給真菌生長提供了營養,因此會感染癬病,出現瘙癢、紅腫等,並且往往會在春季加重皮膚的癥狀。

廖湧主任表示,幾乎一半的糖尿病患者會出現或多或少的皮膚反應。早期糖尿病人的皮膚瘙癢分為全身性或局部性,發病部位則不定,發病程度也不一致。

比如,一些女性糖尿病患者持續高血糖時,可以引起外陰部瘙癢。這一方面與高糖高滲透壓的局部刺激有關,另一方面往往與糖尿病狀態下,局部發生白色念珠菌感染有關。此外,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還可累及汗腺分泌,致使汗腺分泌障礙,局部乾燥,這也可引起瘙癢。比如洗澡頻繁的老年人,更容易發生局部皮膚乾燥和瘙癢。

糖友皮膚「脆弱」切忌抓撓

糖尿病引起的皮膚瘙癢十分難受,大多數會反覆發作,而糖尿病患者的皮膚相對比較「脆弱」,如果用手搔抓,很容易造成局部皮膚破損,感染、潰爛。因此,廖湧主任提醒患者不要隨意搔抓皮膚,也不要盲目往創口塗抹膏藥。

當糖尿病患者出現瘙癢癥狀時,應及時就診,並進行糖尿病神經病變等相關檢查,以查看是否出現併發症。「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只有首先保證血糖在正常範圍,皮膚瘙癢才可以緩解和治癒。」廖湧主任表示。

另外,廖湧主任建議糖友要避免辛辣食物、戒煙戒酒、合理運動。時刻注意氣象的變化,選擇的衣物要柔軟,避免化纖衣物;洗澡不要過勤,一般每周1次為宜;水溫要適宜,控制在37℃~40℃為好;要選用中性洗滌液或肥皂;不要過度用毛巾擦洗皮膚;浴後可擦護膚霜或潤膚油,也有一定止癢效果。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