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兒童先天性髖關節脫位

發育性髖關節脫位又叫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是導致兒童肢體殘疾的主要疾病之一。這種癥狀的發病機理目前沒有十分明確的解釋,一般認為和遺傳、原發性髖臼發育不良、機械性壓迫以及不正確的體位等因素有關。

有的寶寶兩歲多了走路依然一瘸一拐像鴨步,很多家長會覺得孩子小長大就好了,其實不然,寶寶走路像鴨子很可能是發育性髖關節脫位導致的。家長可從以下幾方面觀察,對孩子進行早期診斷:

1、兩條腿活動少,不一樣長;

2、大腿內側及臀部皮紋皺褶不對稱;

3、活動髖關節有彈響;

4、髖關節外展受限,即兩條腿不能自如地向外張開;

5、學習走路較晚,而且走起來像鴨步,站立姿勢異常。

如果發現此類癥狀,應引起重視,及時到醫院做相關檢查。要提醒的是,在現實生活中,因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發病率僅為萬分之幾,大多數家長並不了解該病。有的家長以為孩子不活動是因為缺鈣而盲目補鈣,有的家長為了給孩子綁直雙腿而嚴密包裹,有的家長急於求成而過早給孩子購買學步車……殊不知這些舉措不但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機,還會更易導致髖關節脫位。

目前國際上對發育性髖關節脫位的治療已經形成了一套標準流程,絕大多數患兒經治療後可完全恢復至正常,就診年齡越早,效果越好。如大於18個月後治療方式較複雜,效果也較年齡小的患兒差。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