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胃潰瘍到底是一種什麼樣胃病呢?吃什麼好得快?

胃潰瘍是指胃黏膜在某種情況下被胃裡的消化液給消化了而造成的潰瘍。再通俗點解釋就是胃把它自己給消化了。

胃潰瘍屬於急症,特別的兇險,它很有可能會造成胃穿孔,出現上消化道大出血,從而威脅生命,所以一定要重視、重視、再重視!根據我國臨床文獻指出,約5%左右的胃潰瘍可以發生癌變比例還在上升,如果胃病潰瘍一直還有幽門螺桿菌超標,反覆破壞和刺激胃部潰瘍的位置,就有可能發生惡變。

如何判斷是否得了胃潰瘍?

1.疼痛一般不劇烈,比較輕,能夠耐受,是一種隱痛、鈍痛、脹痛或燒灼痛;

2.疼痛部位在上腹中部,稍偏左或偏右,也就是老百姓常說的心口疼

3.疼痛的發作與進食密切相關。多發生在餐後1小時內出現,經過1-2小時能夠自行逐漸緩解。

平時飲食注意什麼?

可以吃的

在潰瘍活動期,以進食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為好。如:稀飯,細麵條,豆漿,雞蛋,豆腐和豆製品,以及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等。

這些食物有助於修復受損的組織和促進潰瘍癒合,泛酸多的患者應少用牛奶。烹飪的方式以蒸、燒、炒、燉為主。

同時,選擇性的補充舒克幽益生菌,益生元也是很好的方法,可以幫助抑製胃腸內的有害菌,特別是幽門螺桿菌,調理胃腸菌群,修復胃黏膜,養護腸胃。

不可以吃的

含粗纖維較多的食物:芹菜、韭菜、豆芽、臘肉等

限制過氧化食物:應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

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湯、生蔥、生蒜、濃縮果汁、咖啡、酒、濃茶等;
禁吃過甜、過酸、過鹹、過熱、生、冷、硬等食物另外,潰瘍病人還應戒煙,煙草中的尼古丁能改變胃液的酸鹼度,擾亂胃幽門正常活動,誘發或加重潰瘍病。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