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沈建光:寬鬆預期改變 A股迎來調整

  文/新浪財經意見領袖專欄作家 沈建光

  政策調整,資本市場也不必太悲觀,畢竟經濟向上的轉捩點也已出現,從3月份亮眼的經濟數據中便可見一斑。伴隨著4月推行增值稅減稅、5月落地社保降費,未來隨著財政政策繼續發力,A股市場或許仍有機會。

  年初至今A股經過一季度單邊上漲行情後,4月以來進入了盤整期,4月25日更是迎來本月最大幅度回調,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分別下跌2.4%、3.2%、2.8%,跌幅最大的深證成指更是失守一萬點關口。

  今日資本市場下跌或與投資者對貨幣政策調整、流動性邊際收緊的擔心有關。今日央行官員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貨幣政策“以前沒有放鬆,現在也談不上收緊,下一階段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而早在上周五(4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已傳達出明顯的政策調整信號,“六穩”的提法不再,強調“堅持結構性去杠杆”,宣告了政策重點發生轉變和寬鬆政策發生了邊際變化。

  其實,央行關於貨幣政策的表態在本月初便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包括央行兩次罕見的指責降準謠言,通過公開市場流動性,而非降準緩解短期流動性緊張壓力。且4月15號的一季度貨幣政策委員會例會上,央行上就曾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把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不搞‘大水漫灌’”。

  早在4月初市場對降準存在爭議時,我們便發文《短期內不會降準的五大理由》,提到短期內經濟數據的一些改觀、通脹壓力的上行,資產泡沫的擔心,可能會使得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必要性降低,一旦短期流動性出現困難,央行將更加傾向於使用公開市場操作而非降準、降息這類全面寬鬆的信號。2018年以來,央行已實施了5次降準,融資成本比去年同期明顯下降,銀行間緊張的資金狀況得到了緩解,而從“寬貨幣”轉向“寬信用”,疏通傳導機制,更多的是結構性問題,即關鍵在於提振企業信心與盈利水準,而這僅靠貨幣政策難以實現。

  上周五的政治局會議是貨幣政策另一個重要時點。正如我們在上周末文章《政治局會議宣告寬鬆政策結束》中提到的,一季度在宏觀逆周期政策發力與中美貿易風險緩釋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數據迎來強勢反彈。社零、工業增加值、出口、信貸、房地產等多項數據有明顯改善,一季度經濟的良好開局大幅緩解了增長壓力,沒有大水漫灌的必要,客觀上為寬鬆政策的調整提供了條件。政治局會議提出,經濟好於預期,經濟下行因素不光是周期性的,還是結構性和政策性的,貨幣政策需要靈活適度。

  經過4月份的震蕩調整,今年資本市場仍然積累了可觀的漲幅,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仍有25.3%、36.9%、33.5%的漲幅,反應了政策支持以及外部風險緩釋下的利好。未來資本市場的樂觀情緒能不能延續,同樣要看結構性與制度性問題的解決,取決於一系列改革的落實情況。

  即短期逆周期政策已經有所成效,未來提振經濟不能單單依靠宏觀逆周期政策,政治局會議上已經傳遞出清晰信號,提出了今年結構性改革的幾個重點,包括科創板及試點注冊製的落地(“要以關鍵制度創新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科創板要真正落實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的證券發行注冊製”)、推進金融市場對外開放(“要以高水準對外開放促進深層次改革,擴大外資市場準入,落實國民待遇”)、及此前推行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下戶籍制度、土地改革、財稅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及備受矚目的減稅降費。只有企業盈利得到改善、長期信心得到恢復,資本市場樂觀情緒兌現才能擁有“基本盤”。

  當然,政策調整,資本市場也不必太悲觀,畢竟經濟向上的轉捩點也已出現,從3月份亮眼的經濟數據中便可見一斑。伴隨著4月推行增值稅減稅、5月落地社保降費,未來隨著財政政策繼續發力,企業盈利有望在減稅降費提振下將迎來改善,加之如果配合供給側改革釋放政策紅利,A股市場或許仍有機會。

  (本文作者介紹:經濟學博士,現任京東數科副總裁、首席經濟學家。)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