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對人性的洞悉程度有多深,人才管理水準就有多高

華為一直是中國民營企業學習的標杆,很多人都在探尋、學習華為的成功之道。其實,華為的成功是人的成功,所有的成績來自人才戰略的成功。任正非今日的輝煌,來自一個突破,那就是對人性的洞悉。對於一個管理者而言,對人性的洞悉程度有多深,管理水準就有多高

任正非在青少年時期生活困頓,後又經歷近十年的軍隊“熔爐”歷練,於人生低谷時創建華為。飽經苦難之後,他的睿智與從容,以及對人才的重視,求賢若渴,為他吸引了一批人才。

華為的研發大將郭平,在研究生畢業後,任正非親自去挖他,郭平加入華為後,又為華為帶來鄭寶用。華為的第二款自主研發的產品就是郭平主持研發的。而鄭寶用一來就被任命為總工程師。

研發非常燒錢,前期投入就像一個黑洞,不斷消耗掉華為前期的積累資金。在資金鏈即將斷裂、千鈞一發時,任正非遇到了他人生的又一貴人——孫亞芳。

孫亞芳也是軍人出身,對於任正非身上的韌勁、闖勁非常欣賞,不僅為華為拉來了投資,還辭去了鐵飯碗,加入了華為。而任正非回報給孫亞芳的是公司法人、董事長一職,重用、信任異常。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任正非非常明白這個道理:你願意舍財,別人就願意為你賣命。華為的高端人才,是他拿真金白銀砸出來的。來到華為,只要你有貢獻,你的薪資不是按年漲的,而是按月漲的。初來華為的技術型研究人才,都經歷過一段夢幻般的漲工資期。

任正非給高管允諾高薪,但在特殊時期采取特殊方式,薪水先發一半,另一半是記在公司账上的,公司打收據,等公司掙錢後再發放。

當然,這離不開員工對任正非的高度信任,管理者的人品和能力缺一不可。後來記在账上的那一半薪水大都變成了華為的股份。

任正非說:“我不懂財務,不懂技術,不懂管理,我只有靠利益分享機制把18萬人粘在一起。”

華為90%以上的員工都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型員工,要管好知識型員工是很困難的,任何單一的舉措都很難奏效,人才管理必須從洞悉人性入手,形成合力。我們可以把華為人才管理的經驗歸納為六大法則:吸引人才的“桃子”,捆綁人才的“繩子”,抽打人才的“鞭子”,培訓人才的“路子”,留住人才的“票子”,淘汰劣才的“篩子”。

一、吸引人才的“桃子”

人才管理的核心問題是要有可選擇的人才。如果你對一位員工的能力不滿意,卻沒有可以替代的人選,也只能將就著使用他,否則工作就沒有人做。這時,一切管理手段都會大打折扣,甚至你根本就不敢大膽地頒布和使用人才管理辦法

任正非顯然非常清楚這一點。因此,華為一直把人才招聘工作放在人才管理整體工作的優先位置。華為主要以招聘應屆大學畢業生為主,然後讓他們從基層一步一步往上發展。這樣做最大的好處就是“一張白紙好寫字”——便於把華為的價值觀裝進人才們的腦子裡。這是人才管理中最“狠”的一招。

當然,無論是有經驗的人才,還是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才憑什麽願意到你的企業任職呢?解決這個大問題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要有吸引人才加盟的“桃子”。

華為是通過以下四個“桃子”來吸引人才的:

第一,通過企業發展願景和品牌影響力,讓人才對未來有豐富的想象空間。

第二,給人才以有競爭力的收入(工資、獎金、TUP分配和虛擬股收益)。

第三,給人才提供良好的學習與成長平台,豐富的職業發展機會。

第四,建立和不斷完善公正、公平的價值評價與分配制度,努力創造一個公正、公平的人才成長環境。

二、捆綁人才的“繩子”

華為並沒有直接講用“繩子”來捆綁人才。任正非在《華為的紅旗到底能打多久》中說:“公司與員工在選擇權利上是對等的,員工對公司的貢獻是自願的。自由雇傭制度促使每個員工都成為自立、自尊的強者,從而保證公司具有持久的競爭力。”由於雙方的權利是對等的,也就更有利於矛盾的協調。

企業和員工是對等的,企業做不到的地方員工要理解。員工可以不選擇企業,若選擇了企業就要好好乾,若不好好乾,員工隨時都可能離開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華為沒有用“繩子”來“捆綁”優秀人才的思考和實踐。深入分析後就會發現,華為的人才管理機制,對於優秀的人才有明顯的“捆綁”作用。這種“捆綁”主要體現在如下三個方面:

一是企業文化。這是最高明的人才捆綁策略,是精神(價值觀)上的“捆綁”。

二是薪酬福利。它給人才的暗示是,在華為工作,如果你能滿足公司的要求,你就有可能獲得優於其他企業的回報,這是物質利益的“捆綁”。眾所周知,任正非所說的“不能讓‘雷鋒’吃虧”“以奮鬥者為本”,就是這個意思。

三是發展平台。在華為,人才不僅擁有自主選擇工作的權利,而且擁有輪崗學習和其他多種學習機會。而且,華為為優秀人才的升遷提供了三條清晰的通道(管理、技術和項目),這對那些希望獲得職業成功的人才極具誘惑力。

三、抽打人才的“鞭子”

華為是一家極善於運用“鞭子”來“抽打”人才的企業。“抽打”人才的目的有兩個,一是讓人才不斷學習進步,二是讓人才為企業創造更好的業績。前者是讓人才有工作意願和工作能力,後者是讓人才為企業(也是為人才自身)創造價值。

華為用於“抽打”員工的“鞭子”主要有兩條:

第一條“鞭子”是重視對人才的培養——能力發展。華為在人才開發方面傾注了大量的資金。華為重視人才培養的邏輯說起來簡單而明確:只有通過嚴格的培養,人才才能擁有足夠的工作意願和能力;只有人才有了足夠的工作意願和能力,才能為組織創造最大化的業績;只有為組織創造了最大化的業績,個人在組織中才能得到最大化的回報。

第二條“鞭子”是重視對人才的績效管理——動力激發。華為的績效管理充分借鑒了IBM的管理體系。乍一看,與大多數企業績效管理的套路並無根本區別。但在華為,績效是任何一位人才是否能夠在公司“存活”的唯一依據,末位淘汰製的唯一標尺就是績效考核結果。

四、培訓人才的“路子”

任正非再三表示:“我們提倡自覺地學習,特別是在實踐中學習,在戰爭中學習戰爭。”

任正非說過,沒有實踐就沒有培訓,要從實踐出發,學以致用。急用先學,培訓士兵時就教炸藥包怎麽捆、怎麽拉導火索,不用講怎麽當元帥。各個幹部都要配合培訓中心,一定要把整個培訓方式調整過來,不能走老路子。

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下,要搭建結果導向的培訓體系,基於團隊共創、小批量多批次的學習方式,形成靈活的組織學習供應鏈。

激發內部團隊的智慧,解決業務部門的實際問題,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戰爭中鍛煉隊伍。行動學習有助於戰略目標的實現,能夠提升團隊能力,能夠培養出能打勝仗的隊伍。

華為在實踐中選拔人才,通過訓戰結合方式培養人才。華為的英雄都是在泥坑中摸爬滾打出來的。華為不論資排輩,所以,華為的英雄“倍”出不是一輩子的“輩”,而是加倍的“倍”

五、留住人才的“票子”

眾所周知,華為的管理模式以高工資、高效率、高素質人才為特點,華為成功的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分錢分得好”。敢給錢,留住了眾多優秀人才,穩住了創業團隊。

任正非還善於勾勒“美好前景”。他曾經告訴華為的員工:“未來華為最大的問題是什麽?就是錢多得不知道如何花。你們家買房子的時候,客廳和臥室可以小一點,但陽台一定要大一點,因為要時常在那裡曬曬錢,不然錢就發霉了!”

華為是世界500強中唯一沒有上市的公司,華為在內部推行虛擬股權制度,實行全員持股。截至2017年12月31日,華為共有80 818名員工持有公司股份,員工持股比例佔99%,其創始人、總裁任正非僅持有公司1%的股份。

在華為員工的收入中,除了工資和獎金之外,股份分紅佔了相當大的比重,不少員工一年能獲得近百萬元的股份分紅。2017年,華為員工股份分紅總額達到168億元,持股員工人均可分得21萬元。

此外,華為員工的工資在國內民營企業和全球同行業中也是最高的。對華為員工來說,工資只是零花錢,高額的獎金和分紅才是大頭。

據華為年報顯示,2016年度華為支付給雇員的工資、薪金及其他福利為941.79億元,此外還有130.76億元的“時間部門計劃”。據此計算,2016年度華為員工獲得的工資、薪金及其他福利,加上“時間部門計劃”,年度平均收入合計達到59.58萬元。2017年,華為員工的人均年薪為68.89萬元。在華為員工中百萬元年薪的人數已經有2萬人。

正是任正非懂得與員工們共同分享公司的發展成果,聚集了眾多的優秀人才,才使各路英才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給華為注入了強大的生命力,大家“力出一孔,利出一孔”,將華為推上世界之巔。

任正非曾經說過,分錢是企業最難的事。為什麽這麽說?因為分錢體現了企業的意志,必須做到內部的相對公平合理,要讓絕大多數的員工都有積極性,要發揮薪酬的持續激勵作用。

因此,華為建立了適合自己的薪酬分配方式,通過分好錢,讓乾活的人不吃虧,讓不乾活的人佔不到便宜,讓想留住的人留得住,讓不想留住的人自己走。

六、淘汰劣才的“篩子”

華為推行末位淘汰製,基本上遵循了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前CEO傑克·韋爾奇推崇的“活力曲線”——“2-7-1法則”。即把20%的績優員工定義為A類員工,把70%的業績中等的員工定義為B類員工,把余下10%的業績較差的員工定義為C類員工。C類員工必須走人。

實際上,在華為的新員工的入職培訓內容中,會有關於華為殘酷的末位淘汰製的介紹,即華為會結合公司的各個崗位設定績效考核體系,對員工進行考核,根據考核的結果對等級排名靠後的員工進行淘汰。在華為,考核結果分為A、B+、B、C、D幾個等級,半年執行一次。排名靠後的5%的普通員工和管理層員工會被淘汰。一些不乾活的員工肯定不能讓他賴在公司。

考核結果等級為D的,公司會直接與之終止合約;連續兩個半年為C的,基本會被勸退,不被勸退的員工自己一般也會離職;考核結果等級為B的,被稱為華為的扎實貢獻者,就是普通員工;考核結果等級為B+的算比較優秀;考核結果等級為A的則算得上特別優秀。考核結果等級為A和B的在年終獎和加薪方面都有相當大的差距,考核結果等級為A的到年終可以加薪30%~50%,考核結果等級為B+的年終可以加薪20%,考核結果等級為B的基本不加薪。

員工的績效是由員工的直接領導直接評定的。但領導也有績效考核,其績效與團隊整體績效掛鉤,所以會相對公平。

在每年年初,員工和上級之間商定好工作責任書,即半年內達到哪些目標,半年後,能夠完成目標的員工可被評為B;在這個目標以外,有其他貢獻的員工,可以被評為B+;目標以外的貢獻特別突出的員工,可以被評為A。

2007年11月,華為還出奇招,要求工作滿8年的員工向公司提交一份辭職申請,在達成自願辭職共識之後,再競爭上崗,與公司簽訂新的勞動合約,工作崗位基本不變,薪酬略有上升,並且享受一到兩個星期的假期。這就是華為著名的“先辭職再競爭上崗”的管理革新。當時,99%的員工重新上崗,其中也包括任正非自己。華為的這一策略,一度被批為“對抗新勞動法”。但事實同時也證明,這一舉措提高了華為員工的競爭力。

華為不搞幹部終身製,幹部能上能下,易崗易薪,競爭壓力比較大。華為每年都會對幹部進行末尾5%的淘汰,高層的幹部同樣也需要進行淘汰,這在華為都是硬性執行的,非常殘酷。任正非曾經表示:“我們的幹部不是終身製的,高級幹部也要能上能下。在任期屆滿,幹部要通過自己的述職報告,以及下一階段的任職申請,接受組織與群眾的評議以及重新討論確定薪酬。”

“末位淘汰”“能上能下”已經是華為人能夠普遍接受和認可的文化現象,華為之所以能越走越遠,走出國門,走向全世界,離不開它的企業文化。

華為的“篩子”遭受到了來自各個方面的人們的批評和質疑。但是,華為卻一直堅持。如果沒有包含退出機制在內的雙向激勵手段,華為就不會激發出人才的危機意識,也不可能把巨大的市場壓力傳遞到每個員工的神經末梢。

但華為出於人性化的考慮,末位淘汰製在大多時候並沒有對普通員工執行得那麽嚴格,往往會依然保留這部分人員,或者采取一些變通手段。

例如,公司會和希望主動離職的員工商議,讓他們背5%的淘汰指標,如此,這些主動離職的員工也可以拿到《勞動法》所規定的,只有被公司辭退才能拿到的N+1的賠償。按《勞動法》的規定,主動離職人員不能拿到賠償。因此,在過去的發展過程中,華為普通員工的淘汰比例就被主動離職的員工擔了下來,真正被末位淘汰掉的員工其實並不多。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為,一個普通員工也可以充分享受企業發展的紅利,一個普通員工也有機會實現自我價值,這是很多企業所不具備的,也是華為成功的原因之一。

為了激勵年輕人奮鬥,華為建立了科學的人才激勵機制,用機制牽引員工成長和職業提升。華為堅持“以奮鬥者為本”,為奮鬥者提供舞台,將利益分配向一線的奮鬥者和研發人員傾斜,並以貢獻來評價員工,考核選拔幹部。

華為通過付給人才以具有市場競爭力的薪酬、待遇和提供最先進的研究條件和優雅的工作環境,吸引世界範圍內能與華為保持同向的優秀人才加入華為。

華為是一家獨特的公司,歷經30余年,華為的奮鬥者文化能長盛不衰,那麽多華為人,無論是90後,還是外籍員工,都能長期艱苦奮鬥、做出犧牲,這一切都和華為獨特的人才觀密切相關。將華為的人才觀和人才戰略“複製”到其他企業未必能夠成功,其中的很多精髓和思想卻值得很多企業借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