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看看華為內部考核尺度,美國人懼怕是有原因的

前陣子,去了趟深圳。

約了前同事大頭哥吃飯,大頭哥現在是任職於華為消費者雲服務部的一枚BP,我們聊了很多關於華為內部的一些趣事,我也從他那裡獲得了很多關於華為薪酬績效方面的一手信息。

當天,我就像小學生一樣,拿著筆記記錄了好多好多關於華為薪酬績效方面乾貨,今天拿出來和大家掰開揉碎分享一下。

01、華為整體的管理導向

華為結果導向非常強,對考核結果應用的影響也很大。幾乎每個人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自己所做的是否對KPI(PBC)有貢獻。

網上所說華為在摒棄KPI,啟用OKR,這個是有誤解的。華為絕大部分的部門依然使用KPI,只有極少的研發部門在嘗試使用OKR(如2012實驗室),且OKR目前使用過程中也被詬病很多。

目前華為關注考核的內容就4點,用任正非的話來說:能不能多產糧食,能不能增加土壤肥力,能不能合規經營,人均貢獻效益是多少,這就行了。

02、末尾淘汰依然在做

華為的考核標準簡單地分為A、B、C、D四個等級。

A 表示“優秀”,佔比10%;

B 為“良好”,佔比40%;

C 為“正常”,佔比45%;

D為“須改進”,佔比5%。

考核成績連續為D,就意味著將有可能被末位淘汰,考核成績連續3個C,就意味著不能漲工資。

為了細化考核等級,目前推行的等級還有:A+,A-,B+,B-,C+,C-。如果你考核指標連續是B- ,可能你的升職加薪也會無望,甚至還會面臨轉崗。

當然有些時候,末尾淘汰也不是完全意義上的淘汰,也有可能一種“下崗培訓”,即讓不適應崗位的員工“下崗”,回公司總部生產部門培訓後,可去新崗位應聘,應聘成功後可轉入新的崗位工作。

也就是在真正的淘汰之前,再給對方一次上崗機會,如果你能在新的崗位上踏踏實實地做出成績,做出貢獻,公司還會給你機會。

這一點上,算是做相當人性化了。

03、近期都在忙人才盤點

最近被人才盤點的事情搞得有點七葷八素了。

華為的人才盤點,做起來很讓人頭疼,用員工的話來形容就是:考核加盤點,雙鬼來拍門

華為人才盤點(如下圖),縱軸是績效或 KPI 或一些量化的結果,而橫軸是行為或者素質等,它反映的是全面績效。

通過績效貢獻考核和素質評估,了解隊伍狀態和人才特點,制定針對性培訓計劃,推動上級輔導培養下屬,幫助員工認識、發展自我,為人才使用提供依據。

04、人才等級匹配表

不多說,文字表達很複雜,直接用表來表示:

表中的等級和績效考核等級完全是兩個概念。

員工經常也會混淆,所以把人才盤點和考核形容是:雙鬼拍門。

05、崗位績效匹配矩陣表

通過人才盤點,然後可以看出崗位滿足度、匹配度、人員潛力等相關信息,有效支撐組織人才管理的選、育、用、留。

比如:最上方是某某總監(比方說是人力資源部門),最上面的數字17/11代表著:前者是部門的總編制,後者是現有的人員數量。這裡面的2A2B,指的是過往四次的績效水準,此外還可以還包含年資、司齡以及薪酬水準是否達標,人員調動或借用是否頻繁等信息。

通過上圖,很清晰的看到組織內部的人才全貌,既有組織結構、上下級關係,又有人員信息和人員狀態,各種情況一目了然。這是華為內部標準的人才地圖模型。

公司也因此可以來進一步明確一個團隊的編制、預算、薪酬包等內容。

06、總的薪酬包

很簡單,公司上一年的銷售額的15%,設定為公司總薪酬成本的控制基線。

2018財年,華為的總收入超過7000億,所以19年華為的薪酬包大概在1050億左右,目前華為有17萬員工。

除以一下,便知人均年薪。

07、加薪包的設置

加薪根據“271”法則進行分配,總的加薪包=預算銷售額×15%的基線值-上一年的薪酬包-新增的編制薪酬包。

08、加薪包的部門分配

根據人員平均薪酬佔比、人均效益系數等參數來分配到每個部門。部門則會根據這個加薪包的大小,並結合員工的績效,決定給哪些人加薪以及加薪的額度等。

09、薪酬調整機制

崗位變動對應職級上升時,會保留有90天的考察期,合格之後才會調整工資。

在績效非常優秀的情況下,員工也有調整的機會,但不會在某個時間點上統一加薪,而是采取了不定時的加薪措施,在每個季度都會提供加薪的機會。

而對於一些優秀的員工來說,一年可能獲得數次加薪機會。

普調,華為會根據公司的經營情況,參考外部的市場薪酬水準,會進行無差別或有差別化的普遍調整薪酬。

10、獎金的發放

獎金包實際上是企業剩餘價值的分配權,獎金的多少取決於公司的整體業績、組織績效和個人績效。獎金也因這三個維度進行發放。

同時,華為每年都有內部分紅的要求,員工股權投資的平均回報率會在25%左右。

11、專項獎

專項獎主要是重大項目或者某些新領域,新技術、新市場的突破,還有重大的管理改進貢獻等等。表現形式可以是團隊的,也可以是個人的。它們可以是公司主動授予的,也可以來自團隊或個人的臨時申請。

12、福利和補貼

華為對福利和補貼都進行了區別對待,國外工作的員工比國內的福利好很多,有離家補貼、艱苦補貼、高原補貼、戰爭補貼等等,以上均可疊加在一起發放。此外還包括一些夥食補貼、退休補貼、辭職補貼等等。

13、股權激勵

這個內容很複雜,有機會展開講。

14、激勵的同時,特別強調

不能架構耦合血肉模糊,激勵的時候搞不清楚是誰的功,誰的過;

不能只求考評AB+,不為結果負責,認清責任比考評結果更重要;

不能一到了考核期才忙於評審和PPT輸出,技術研發事件就被壓縮;

考核也是一線部門的責任,研發要杜絕戰術上勤奮,戰略上的惰怠;

切忌寧可遵循流程只求標準值,不對結果負責求最優解;

15、對人力資源的要求

在華為,對人力資源也有著非常高的要求:肩負著樹立導向、優化機制和流程、促進管理持續改進、激發組織活力的責任

如果HR不作為,思想上惰怠,習慣在延長線上工作,習慣沿用原有管理經驗開展工作,缺少主動打破職責邊界的意識,沒有一抓到底的決心,就很快會被淘汰。

16、華為目前薪酬績效方面的問題

有時候,績效依然無法激發人性的善的一面,有時候給其他部門提供幫助前就考慮我能獲得啥好處,有好處就幫,沒好處就踢皮球或消極對待。

HR,不是吹牛,可能是我司執行力最強的團隊,說考評比例是多少就是多少,多一個人都不行。比如兩個部門,給C的比例算下來,分別是4.4個和5.6個,為了這一個C的名額,兩個部門就要蹬鼻子上臉了。總有一個領導要吃虧,HR在大家中的印象可能就會變得糟糕。

反正華為的績效和激勵,問題也是不少。

離開華為總部時候,是晚上10點,這是我拍的華為晚上辦公樓的樣子。

深夜,依然在努力的人們。

————END————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