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麼日本人日常生活中服用漢方葯的比例,居然高達到72%?

中國中醫的未來,真的在日本嗎?

伏羲製針灸,神農嘗百草,中醫至今已經有四五千年歷史,堪稱中華民族的瑰寶。

但是近代以來,隨著西方醫學在中國的盛行,中醫飽受質疑,屢次被推向風口浪尖,中國人心中對於中醫充滿了矛盾,甚至有專家主張「取締中醫」。

而在隔海的島國日本,人們對於中醫的印象卻非常「正面」,有數據統計,日本是除中國以外,最大的中藥生產國與消費國。

隻不過在日本,中藥不叫「中藥」,而叫「漢方葯」。

走在日本街頭,很容易看到中醫針灸院、中醫藥房,葯妝店的貨架上,也擺滿了種類繁多的中成藥製品。

日本針灸院

日本中藥店

日本中成藥製品

我國古方「六神丸」,日本拿去改造後,開發出「救心丹」後風靡全球,被譽為「救命神葯」,年銷售額1億多美元。

就連中國遊客在日本搶購的不少所謂「神葯」,也都源於中藥處方,比如大名鼎鼎的止咳藥「龍角散」。

時至今日,日本人服用漢方葯的比例高達到72%。

80%的日本醫師會給病人開漢方葯,一些大學附屬醫院開設有漢方門診,大學的藥房售賣漢方葯的佔74%,其中婦科佔96.7%。

而國內,我們卻已經習慣了西醫的「三素一湯」,即抗生素、激素、維生素聯合,加入葡萄糖注射液靜脈給葯,令人慨嘆。

據日本漢方生葯製劑協會披露:世界中藥市場,日本所佔份額高達70%~80%,日本中藥製劑的生產原料75%從中國進口。

中醫藥在全世界愈來愈受重視,但是這一切,卻與中國關係不大。

我國的貢獻,僅在於為日韓等國的漢方葯提供原材料,甚至有種說法:「中醫的未來在日本」。

日本最大的漢方葯製藥企業津村葯業,是我國中成藥國際化最大的競爭對手。

而其暢銷全球的漢方葯中的草藥原料,約80%從我國進口,津村葯業已先後在我國建立了70多個GAP藥材種植基地。

簡單一句話,讓中國葯農為他們種植中草藥,低價收購後,加工製成符合國際標準的片劑、膠囊等,再翻很多倍賣出去,重點是返銷給中國。

難怪有媒體高呼:日本拿著中國中藥,賺了全世界的錢。

如今日本有漢方藥廠200多家,處方用漢方葯銷售額每年以15%的速度增長,被日本政府批準適用「國民健康保險制度」的中藥大約有148種。

曾獲得日本醫師會授予「最高功勛獎」的日本醫學權威大塚敬節,1980年去世前,曾叮囑弟子:「現在我們向中國學習中醫,10年後讓中國向我們學習」。

不幸被他言中。

日本漢方醫學,由中國中醫傳入日本發展而來,以中國漢代名醫張仲景的《傷寒論》和《金匱要略》等中國古典中醫理論為指導思想,因源自中國而得名。

西方醫學同樣對日本漢方醫學造成過衝擊,明治維新時期,積極「脫亞入歐」的日本,甚至在醫師執照考試中排除漢方醫學。

二戰後,隨著日本重新崛起,人口開始老齡化,各種生活習慣疾病發病率增加。

由於生活習慣疾病作為一種慢性疾病,實際不僅限於臟腑,而是全身功能性失調,西醫缺乏有效且適當的治療方法,很難根治。

中醫藥強調辨證施治,靈活應對每個人具體情況,「漢方醫學」的價值被重新發現。

幾十年來,日本人逐漸形成習慣,一般急病用西藥,慢性病則用中藥。

他們認為,「漢方葯可以改善體質」,能防病於未然,主要用於防治高血壓、高血脂等生活方式病,以及術後的輔助治療、婦科治療。

1960年代開始,日本通過立法、規範流程、嚴格管理等手段完善中醫藥的生產與推廣,形成了一整套的漢方葯製劑生產規範化、標準化過程。

日本政府公布的《OTC漢方製劑承認標準》中,收錄了236個中醫處方,明確規定了漢方製劑的成分規格和功能效用,主要源於《傷寒雜病論》和後世中國著名醫家。

2001年,漢方醫學成為醫學和藥學教育的核心科目。

2006年,日本醫學會通過「漢方專門醫」認證制度。

儘管日本至今仍未恢復漢方醫學醫師執照考試,只能以西醫身份取得行醫執照,再獲得日本醫學會的漢方專門醫認證,漢方處方也僅兩百多個,但在中成藥製劑方面,日本已經走到了中國的前面。

中國與日本二戰後類似,人口老齡化時代已經到來,中國人對於中醫治療慢性病、疑難雜症的觀念由來已久,加之中國豐富的中藥資源庫,中國中醫沒有任何道理落後日本。

中國中醫如何實現現代化,日本漢方醫學是一個值得學習的榜樣,但是中醫的未來,在中國人自己手中。

摘自:日本窗

日本已獲得210個中國古方專利,誰才是中醫沒落的元兇?

—————中醫在日本—————

中醫在日本則被稱為「漢方醫學」,中藥被稱為「漢方葯」,簡稱「漢方」。在日華人薑鵬指出,在日本,人們對於西醫、漢方無所之爭,各取所需,到藥店買葯自己不懂時,問問店員自己那裡不好受,店員介紹哪種買那種,從沒有聽說過西藥漢葯之分。

新浪微博網友@王建華air 的一篇博文可能更能說明問題:今天上午一病人說,她在日本訪問期間感冒咽痛,去多家醫院藥店都買不到抗生素。日本的一個教授對她的行為表示驚訝,從包裡拿出一小袋貌似速溶咖啡的東東,說「我們日本人感冒咽痛發熱都是吃這個的!」

日本還有一家公司2001年向美國申請了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專利,明確對以芍藥為活性成分的包括加味逍遙散、當歸芍藥湯、芍藥甘草湯、桂枝茯苓丸4個復方進行保護,並且最終獲得了授權!當可憐的中國人還在懷疑自己的傳統醫學是欺世盜名的巫術的時候,日本人已經獲得了《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方》中的210個古方專利!!

—————中醫在美國—————

「從美國主流醫學界一開始認為針灸隻不過是心理作用而已,到如今政府每年撥款數千萬美元,用於支持中醫的臨床研究。中醫在美國走過了一段漫長的發展歷程。」美國華盛頓中華醫學研究所所長田小明教授談到中醫藥在美國的發展歷程時,猶如談論自己的兒女般深情。隨著中國傳統醫學越來越被主流醫學界和民眾認可,中醫在美國已邁入了快速發展的新時期。

中醫尤其是針灸在美國認可度很高,隨著美國對中醫針灸的肯定,目前全美50個州中已有44個州批準頒髮針灸執照。同時,上百所中醫針灸學院也提供3至4年的職業培訓,畢業後可授予學士或碩士學位。另外,針灸治療也逐步被納入美國醫療保險系統,其發展進入穩定增長期。(摘選自人民日報-人民網)另外,據報導,一以色列人向美國申請了「治療消化性潰瘍和痔瘡的中藥組方」專利,並授讓給阿聯酋一公司,於2002年獲得美國授權專利,權利要求涉及口服給葯、直腸給葯的所有劑型。專利說明書中承認組方來源於上海出版的《中華本草》英文版。這意味著,我國出口的同類中藥在美國市場上出售就構成侵權!

—————中醫在歐洲—————

在對醫藥使用最謹慎的德國,卻擁有一大批中醫中藥的忠實「粉絲」。可以說,看中醫在德國不僅是一件「小資」的事情,還是「貴族療程」!

在德國,看中醫個人支付的費用是看西醫的10倍以上。德國的社保制度非常健全,一般來說,看病一次診金10歐元,還可以保證同一種病三個月之內免掛號費;去藥房拿葯,一律5歐元一次,剩餘的費用由政府支付。而看中醫,診金一次要收70歐元,如果是初診,診費要100歐元;醫生開處方,另外收10歐元,一帖葯一般也要10歐元。看中醫還經常配合一些體格檢查,單項都要20~30歐元。目前德國的7萬多家藥店中,有德國藥劑師執照者便可經營中藥。(摘選自鳳凰網中醫頻道)

—————中醫在澳洲—————

澳大利亞政府對針灸發展情況否認統計結果顯示:在澳大利亞,有百分之七十的醫生會在治療以後向患者推薦針灸理療,一年中連續十二個月去接受針灸調理的患者,佔到澳大利亞總人口數的百分之十,幾乎所有的醫療保險機構都對針灸調理治療給予補貼。

目前,在澳大利亞,大約有二十所大學提供中醫課程。其中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雪梨理工大學、西雪梨大學更是提供研究生課程。中醫在澳大利亞的教育正在越來越迅速發展。


中醫在世界(一個外國從醫者的觀點)

在西方,今天中國人認為的西醫只是眾多醫學中的一種。另一個更大的誤解就是西方人早已沒有把「科學」這個詞等同於「正確」及「唯一」,而今天的中國人仍把「科學」當作一個絕好的形容詞,以說明自己所吹捧的理論的唯一性。

這種理解上的差異帶來了目前在中國和西方兩種截然不同的醫學狀態:傳統中醫在西方比在中國更容易得到繼承。

這絕不是一個嘲諷。提倡中醫「現代化」的中西醫結合作為中國大陸中醫界的主流派,不過,我的心中還是感到一點遺憾。遺憾什麼呢?我覺得現代中西醫結合的思路和效果暗藏了中醫的滅亡。

中醫作為中國傳統的遺產,一代一代傳承下來賜福給中國人並豐富了中國博大的文化。它融合了中國傳統哲學與夏商周時期的諸種理論,另加上本地的藥材、醫療用具,形成了一種比較完整的醫療體系。但不幸得是,近代中醫遇到了西方科學。科學在世界文化裡的全面勝利,迫使中醫去迎合西醫的科學觀。具體的說,中醫在西醫面前的失敗來自於「中醫是否科學的爭論」。為了西方唯物主義,中國中醫界刪除了或者改變了很多傳統的概念。但是這種借用外來標準來判定自己,很像用英文的語法來判斷中文是否有價值。

現在中國在臨床上已經很少使用中醫和中醫的病名來診斷一種疾病。這有什麼不對嗎?西醫的化驗診斷要比中醫的主觀診斷法更為精確。然而事實並非這樣簡單。西醫的確在肉體的層次上可以做得很精確,但問題是中醫的治療對象並不僅僅是肉體。如果用電腦作為比喻的話,西醫的診治對象是電腦的硬體;而中醫的診治對象則不僅是電腦的硬體,還包括它的軟體。當「硬體」的標準來要求中醫診治一個「軟體」時,不僅會出現不少誤診,同時還無法按照中醫本身的理論去治療。


我每次生病時,就來到北京一家著名的中醫醫院門診部,但每次醫生都為我開西藥。當我強調一定要吃中藥時,大夫們都會覺得我很奇怪。我的這種待遇,並不是因為我是洋人,習慣吃西藥。因為我的國內朋友去中醫門診看病時,醫生首選葯往往還是西藥。

西醫理論根本不承認中醫理論中的氣、經絡、陰陽五行說等等。所以中醫為了「科學化」,其治療配方中的思維就越來越接近西醫的思維模式,現在選葯越來越不按傳統的性味模式相配而是按西方科學的藥理作用相配。

5年前,我在一家中醫醫院實習時,有一位患胃酸過多的老太太進來就診。老師按照中醫的望聞問切循序診斷後,告訴我們說中草藥裡有7味葯能控制胃酸過多,隨後他竟在一個只有12味葯的方子中把這7味葯全用上了!中醫的思路不應該是這樣的,頂多有一兩味控制胃酸的要就足夠了,其它的葯都是用來調整她胃酸產生過多的原因。這位老師的思路顯然是西醫的「胃病治胃」的思路。第二個星期老太太又來了,顯然這個方子沒有達到療效。這種思維模式的最後結果只會是豐富了西醫而弱化了中醫,於是中醫偉大的傳統就變成西醫的一個附庸物。

雖然我是一個西方人,但出於連我都不知道的原因,我很熱愛中醫,希望它能豐富人類的智慧,使人不分種族、國籍,他們的身體、心靈均因中醫而得到健康。中醫幾千年來應用了它自身獨特的理論與手段治癒了無數人,它本身就是一個完整而有效的醫療體系,沒有必要以外來的秤桿「糾正」中醫的「不足」。


近幾十年,主流的西方醫學在西方已發生了一種悄悄的但卻是深刻的改變。替代醫學因能夠解決人們的身心疾病而開始廣受歡迎,中醫是這幾十種替代醫學裡發展最快的一個。西方人已經發現西醫的模式很難在身心這一領域有所建樹,因為西醫擅長的僅僅是把人的肉體看作診治的對象。所以當有西方學者認為21世紀應該是精神的世紀時,現在我們看到的中醫裡的「不足」與「迷信」的那部分,也許恰恰能夠揭開蒙在科學和西醫身上的那塊簾布,從而使中醫得到更客觀、更圓滿的對待。


在歐美的大城市基本上都有中醫診所,尤其是北美洲,往往規模較大並且不止一家;同仁堂也已經進入北美洲,在溫哥華、多倫多都開設了分店,並且生意非常地好,往往都是病人主動求診,因為西方人注重療效。

現在西醫藥在外國人的眼裡快走到盡頭了,主要有幾個問題已令世人警覺,首先是發現病症後需要大量的檢查,費用高昂,開刀更是天價;其次是許多疾病一旦發生,便面臨終身吃藥的痛苦,有的藥物還會很快產生耐藥性;再次是西藥作為化學合成物,會有各種未知的毒副作用。

世界文明程度的提高,僅靠單一的現代醫學技術已不能應付這種複雜的新局面,醫療模式的轉變和回歸自然潮流的掀起,以及人們對化學藥品副作用的深入認識,使國際醫藥市場中傳統藥物的用途和影響不斷擴大。

主流的西方醫學在西方已發生了悄然而又深刻的改變,西方人已經認識到西醫療法的不完善,並開始尋找一些其他辦法,包括中醫在內。替代醫學因能夠解決人們的身心疾病而開始廣受歡迎,中醫是幾十種替代醫學裡在西方發展最快的一個。西方學者認為21世紀應該是精神的世紀,而西醫擅長的僅僅是把人的肉體看作診治的對象,很難在身心這一領域有所建樹。

據統計,現有60%以上的歐洲人使用傳統藥品,歐洲佔全世界草藥市場份額的44.5%;而美國公眾和醫學界逐漸認識到中國傳統醫學的安全有效和通用廣泛的特點,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願意接受中醫治療。

「美國的38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早已經批準針刺醫療活動,每年有100萬以上的患者接受過針刺治療,針刺醫師達到1萬多名,同時從事針刺的西醫師約有3000人。 「而我已經從廣州中醫藥大學取得了博士後學位,即將去美國的一所大學擔任中醫相關課程的教學。」

「中醫在中國在大陸可能會慢慢地逐漸走向衰弱走向消亡,反而會在國外的一些地方會慢慢地興起。因為中國大陸的醫學環境是不能夠支持中醫的發展的,中國中醫現在的研究都是在用西醫的那種理念去研究,而不是用中醫的思維模式來進行研究,中醫在中國沒有發展的土壤。」「你不發展,任何一件事情他很快就死了」。

據不完全統計,歐洲目前受過培訓的中醫藥人員約有10萬餘名。其中在職的約佔60%,中醫藥診療機構有1萬多所,大部分以針灸為主,有30%-40%的診所兼用中藥及其製品;中醫教學機構300多所,每年將向各國輸送5000多名中醫藥人員。中藥產品進口批發商500多家,即使在僅有1500萬人口的荷蘭,中醫藥人員也達4000多人,擁有1500多家診所。

德國現有針灸醫師20000多名,Kortzting中醫院預約病號要等半年之久,全部費用由保險公司報銷。德國有三分之一的西藥房銷售中藥,500多家西醫醫院設有中醫門診部。

英國中醫診所現有3000多家,其中在倫敦就有1000多家。針灸醫師7000多名,大小中藥供應商40餘家。中醫藥業在英國擁有的總資產約為1到1.5億英鎊,已成為在英華人除餐飲業之外最大的產業。

瑞士政府從1999年3月開始將中醫、中藥、針灸的費用納入國民醫療保險之中。

比利時已把針灸納入正規醫學。

義大利不少醫院設有中醫門診部,全國草藥店均能見到中草藥和中成藥。

挪威已成立官方的中醫藥工作小組,加快了對中醫藥的發展。

目前在歐洲主要的中醫藥團體有「全歐洲中醫藥學會聯合會「,「歐洲中藥商會「和「全歐洲中醫藥高等教育學院聯合會「等專業組織,正積極配合歐盟及各成員國ZF對中醫藥立法和管理的工作。


中醫在中國(一個中國人的悲哀)

中醫是老祖宗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之一。令人遺憾的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燦爛奪目的金飯碗,我們卻連上面的灰塵都懶得拂去,而且很多人在嚷嚷,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東西不好,我們要扔掉。

可憐的中國人還在懷疑自己的傳統醫學是欺世盜名的巫術的時候,日本人已經獲得了《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方》中的210個古方專利!!中華民族悠悠五千年,既然能將中醫傳承下來。我們身為炎黃子孫,即為我們身體著想,也是保衛我們的文化,我們也要保衛中醫、發展中醫、發揚中醫。

中醫藥,國外視若珍寶,國人卻視之如弊履,韓國搶文化,日本搶醫術,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醫學都漸漸不屬於中國,難怪日本韓國自認是中華文明的正統繼承者,這是拿我們祖先留下東西打我們的臉。講實話,我大中華寶物是多,但也就是多,漸漸不聞不問,都被別人偷去。從傳承上講,優勝劣汰,自己做不好,交給做得好的人,無可非議。如果日本將其發揚光大也是造福世界,現在的中國醫學還在研究一本萬利時,日本醫學則是一心創新,這就是兩國天淵之別,根源在哪?

我想,這也可以從側面證明,為什麼日本的諾貝爾獲獎者要比中國的多得多!

幾千年醫術沉澱,無數醫術前輩總結成就的中醫文化,卻被一些崇洋媚外的妄加誹謗,導致今天國內中醫的蕭條敗落,加之國內草藥行業逐利心有重,一定程度衝擊著中醫根基。現在的人一不舒服醫生就打針吊水,都是圖病好怎麼快怎麼來,符合現在中國急功近利的性格,這不,什麼耐藥性啊、超級細菌全來。中國人要是覺得中醫沒用,那麼只能讓外國人再來上一課。

全世界只有中醫、中草,沒有日醫、日草,韓醫、韓草之說。中醫的靈魂在中國,誰也搶不走,總有那麼一天,我們會發現:原來房子是住的,不是用來掙錢,醫生是為人解除痛苦的,也不是為了錢。

摘自:商政參閱


版權說明:發布並不意味著本平台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真實性,只為多一個視角看待問題,如涉版權,煩請聯繫([email protected]),我們將迅速處理,謝謝!

創投家」已經與IDG、軟銀中國、紅杉資本、賽富基金、君聯資本、晨興資本、經緯中國、今日資本、聯創永宣、聯創策源、凱鵬華盈、達晨創投、紀源資本、戈壁投資、海納亞洲、賽伯樂、浙商創投、東方匯富、聯想之星、平安創投、中興合創、漢理資本、中路資本、優勢資本、景林投資、紅點創投、龍騰資本、五嶽資本、高捷資本、藍馳創投、光速安振、毅達資本、梅花天使基金、盛大資本、新進創投、麥騰創投、常州創業投資集團等近百家知名投資機構1000餘名專業投資人建立合作。

我們隻選擇知名且規範的投資機構和投資人,潛心為創業者提供商業模式梳理、項目定位、市場推廣、融資對接等顧問服務。

微信聯繫:vcprcn(加好友請務必註明:姓名·城市·項目·職務,以便高效溝通)

項目商業計劃書,遞交:[email protected],來信必復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