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心痛!!韓國改中醫為韓醫申遺、日本獲210個中國古方專利!

當中國人還在懷疑自己的傳統醫學是欺世盜名的巫術時,日本人已經獲得了210個古方專利!韓國人已經把「中醫」改名成了「韓醫」!韓國一直致力於宣傳其「傳統醫學文化」,在最近十年間尤其明顯。

日本醫學權威大塚敬節在彌留之際曾激勵弟子們:現在我們向中國學習中醫,十年後讓中國向我們學習。事實上日本已經做到了,至少在中藥產業上遠超中國。今天我們不說日本,單說韓國,他們的中醫也已經快速超越中國,可中國還在做大夢!

韓國的傳統醫學源於中國,這是舉世公認的。可是,現在韓國已經開始不承認這一點,甚至還要反認為中國的中醫來源於韓國,理由很簡單,韓國的中醫在很多方面已經超過中國,中國現在應該向韓國學習,而不是韓國向中國學習。

中醫在韓國的地位十分尊貴,在成功申報「端午」之後,韓國正準備將中醫改為韓醫申報世界遺產。如果申請成功,中國的中醫院都要改成韓醫院了。

中醫在韓國

2007年,韓國傳出擬將中醫改為韓醫申報世界遺產,拿一本所謂韓醫學聖典《東醫寶鑒》做文章。

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網上,申遺成功的《東醫寶鑒》被形容成一本「預示了東亞及其他地區醫學發展」的權威書籍,並獲得了「醫學專家的集體支持與皇家指認」。但實際上,《東醫寶鑒》的許多內容都來自中醫。

其參考的中國醫書包括《素問》、《靈樞》、《傷寒論》等,引述的朝鮮人所著的《醫方類聚》與《鄉葯集成方》也均是介紹中醫的書籍。其核心更是中醫學中的「氣血運行、四象分辨,五行生剋」。

《傷寒論》(又稱《傷寒雜病論》)的作者是東漢著名醫學家張仲景。

2008年,因世衛組織在「針灸穴位國際標準」的研究中,採取了99%的韓國標準,韓國醫協會就宣稱「韓國針灸術壓倒中國成為世界標準」。隨後世衛組織向中國方面表達歉意,並譴責了韓方的發言。

足陽明胃經圖(局部)

而到2015年,韓國大韓韓醫協會甚至放言,「韓醫能在十年內超越中醫」,「韓國完全有能力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

一部缺乏原創性的醫藥書籍申遺成功,模糊了它與其文化母體中醫之間的關係;而韓醫發展的這20年,在政府的大力投資和賣力宣傳之下,大有在國際社會「喧賓奪主」之意。然而稍微了解歷史常識的人都明白韓醫與中醫之間,是學習與被學習,繼承與被繼承的關係。

非常讓人不爽的是日本「漢方」二字至少可以推出源頭在中國,「韓葯」就完全成了韓國的東西了不是嗎?事實上,韓國人把自己改良後的中醫藥稱作「韓葯」,這感覺不就像之前他們說:孔子是他們的一樣!不過話說回來,韓國人在研究咱們中醫這一塊上確實是煞費苦心。

韓國政府對「漢醫學」研究的重視程度,從「漢醫學」研究的嚴謹程度、資金投入、重視程度、備份人才等等方面真的是下足了功夫。

其實,早在2010年,在韓國《Career》(就業月刊)雜誌社發起評選韓國最熱門職業的活動中,中醫師就被評選為韓國最熱的職業。在韓國,中醫師是最受人尊敬的職業之一,2000年其平均收入就位列韓國所有醫生榜首,超過西醫所有下屬分科醫生的收入。正是中醫社會地位高,收入高,才吸引了各行各業的精英加入其中,促進了中醫的發展。

中醫的社會地位還屬於臭老九的角色,社會地位低,收入低,為了生存,中醫院紛紛轉型西醫院,否則連活都活不下去。大學一畢業就失業,只有一些成績不太好的人才被迫學中醫。特別是民間中醫的艱難處境,使他們的子女沒有幾個願意繼承父業,祖上積累的很多臨床經驗都失傳了。這樣的生存環境,真正的人才是很難加入其中的,畢竟這僅僅是一個職業,職業是為更好的生存服務的。而在韓國,人們都是千方百計地想學中醫。許多韓國學生,由於考不上國內的中醫學校,就來到中國留學,據統計,每年大約有1萬名韓國學生到中國學習中醫。

韓國早在1951年就頒布法令規定中醫和西醫的地位相同,享受同等待遇。不過在當時中醫在韓國叫「漢醫」或「東洋醫」,80年代,韓國政府規定將「東醫」、「漢醫」統一稱為「韓醫」,其英譯名為「Korean Oriental Medcine」(意為高麗東方醫學)。

韓國中醫學院的精英教育制度,例如首爾的大田大學甚至會出現中醫學院高考錄取分數超過首爾大學、延世大學的情況,此等做法足以看出韓國人對我們中醫的野心!

中醫在日本

中醫在日本則被稱為「漢方醫學」,中藥被稱為「漢方葯」,簡稱「漢方」。在日本,人們對於西醫、漢方無所之爭,各取所需,到藥店買葯自己不懂時,問問店員自己哪裡不好受,店員介紹哪種買哪種,從沒有聽說過西藥漢葯之分。

新浪微博網友一篇博文可能更能說明問題:今天上午一病人說,她在日本訪問期間感冒咽痛,去多家醫院藥店都買不到抗生素。日本的一個教授對她的行為表示驚訝,從包裡拿出一小袋貌似速溶咖啡的東東,說「我們日本人感冒咽痛發熱都是吃這個的!」

日本還有一家公司2001年向美國申請了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專利,明確對以芍藥為活性成分的包括加味逍遙散、當歸芍藥湯、芍藥甘草湯、桂枝茯苓丸4個復方進行保護,並且最終獲得了授權!當可憐的中國人還在懷疑自己的傳統醫學是欺世盜名的巫術的時候,日本人已經獲得了《傷寒雜病論》《金匱要略方》中的210個古方專利!!

中醫在美國

從美國主流醫學界一開始認為針灸只不過是心理作用而已,到如今政府每年撥款數千萬美元,用於支持中醫的臨床研究。中醫在美國走過了一段漫長的發展歷程。

中醫尤其是針灸在美國認可度很高,隨著美國對中醫針灸的肯定,目前全美50個州中已有44個州批準頒髮針灸執照。同時,上百所中醫針灸學院也提供3至4年的職業培訓,畢業後可授予學士或碩士學位。另外,針灸治療也逐步被納入美國醫療保險系統,其發展進入穩定增長期。另外,一以色列人向美國申請了「治療消化性潰瘍和痔瘡的中藥組方」專利,並授讓給阿聯酋一公司,於2002年獲得美國授權專利,權利要求涉及口服給葯、直腸給葯的所有劑型。專利說明書中承認組方來源於上海出版的《中華本草》英文版。這意味著,我國出口的同類中藥在美國市場上出售就構成侵權!

中醫在歐洲

在對醫藥使用最謹慎的德國,卻擁有一大批中醫中藥的忠實「粉絲」。可以說,看中醫在德國不僅是一件「小資」的事情,還是「貴族療程」!

在德國,看中醫個人支付的費用是看西醫的10倍以上。德國的社保制度非常健全,一般來說,看病一次診金10歐元,還可以保證同一種病三個月之內免掛號費;去藥房拿葯,一律5歐元一次,剩餘的費用由政府支付。而看中醫,診金一次要收70歐元,如果是初診,診費要100歐元;醫生開處方,另外收10歐元,一帖葯一般也要10歐元。看中醫還經常配合一些體格檢查,單項都要20~30歐元。目前德國的7萬多家藥店中,有德國藥劑師執照者便可經營中藥。

中醫在澳洲

澳大利亞政府對針灸發展情況統計結果顯示:在澳大利亞,有百分之七十的醫生會在治療以後向患者推薦針灸理療,一年中連續十二個月去接受針灸調理的患者,佔到澳大利亞總人口數的百分之十,幾乎所有的醫療保險機構都對針灸調理治療給予補貼。

目前,在澳大利亞,大約有二十所大學提供中醫課程。其中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雪梨理工大學、西雪梨大學更是提供研究生課程。中醫在澳大利亞的教育正在越來越迅速發展。

中醫在中國

中醫是老祖宗留給我們最寶貴的財富之一。令人遺憾的是,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燦爛奪目的金飯碗,我們卻連上面的灰塵都懶得拂去,而且很多人在嚷嚷,老祖宗給我們留下的東西不好,我們要扔掉。

中醫藥,國外視若珍寶,國人卻視之如弊履,韓國搶文化,日本搶醫術,中國傳統節日,文化,醫學都漸漸不屬於中國,難怪日本韓國自認是中華文明的正統繼承者,這是拿我們祖先留下東西打我們的臉。講實話,我大中華寶物是多,但也就是多,漸漸不聞不問,都被別人偷去。從傳承上講,優勝劣汰,自己做不好,交給做得好的人,無可非議。如果日本將其發揚光大也是造福世界,現在的中國醫學還在研究一本萬利時,日本醫學則是一心創新,這就是兩國天淵之別,根源在哪?

這也可以從側面證明,為什麼日本的諾貝爾獲獎者要比中國的多得多!

幾千年醫術沉澱,無數醫術前輩總結成就的中醫文化,卻被一些崇洋媚外的妄加誹謗,導致今天國內中醫的蕭條敗落,加之國內草藥行業逐利心有重,一定程度衝擊著中醫根基。現在的人一不舒服醫生就打針吊水,都是圖病好怎麼快怎麼來,符合現在中國急功近利的性格,這不,什麼耐藥性啊、超級細菌全來。中國人要是覺得中醫沒用,那麼只能讓外國人再來上一課。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