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練太極如寫書法,一個套路,多樣練習

文|網路 編輯|禪音

傳統太極拳不同於其他武術項目,平日練功一般就那麼一兩個套路,歷代太極拳大師都認為太極拳的功夫主要來自拳架的鍛煉。據說吳式太極拳的宗師吳鑒泉先生,要求其弟子在三年多的時間內打滿1萬遍標準拳架,以達到招熟。太極拳理論家陳鑫強調:「拳打萬遍。神理自現。」陳式太極拳一代宗師陳發科每天打拳30遍,要求其子陳照奎日練家傳低架20遍。

陳照奎公曾言:「拳架鍛煉,是太極拳最重要的基本功,因為套路中的各個拳式,都是搏鬥中有效動作的總結。各種拳術最初大多是單獨的招式,以後發展為連貫一體的成套的拳路,即所謂套路或稱拳架。通過套路的鍛煉,可以初步使自己的動作適應搏鬥的要求。」凡學習研究太極拳的朋友都有這樣的體會,太極拳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它不僅僅是一種拳術。它更是深奧的哲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鮮活載體。經常習練太極拳,不但會對人體的生理健康產生良好影響,也會對人的精神世界的升華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可以說太極拳既是養生術,又是防身術,更是陶冶情操的精神修鍊術。關於如何修鍊太極拳,前輩大師們各有傳世名言,馬虹先生的《試論太極拳的修鍊工程》一文則更為具體地把鍛煉太極拳的過程總結為「六合一」 (即規矩、明理、知法、懂勁、功力、神韻合一)修鍊工程。大師們的經典之作都是至理名言。學者不可不讀。我這裡不作理論上的深入探討,僅就如何更好地鍛煉拳架這一問題,談一點個人的認識,謹供朋友們參考。

學習太極拳,對於初學者主要是先掌握好動作,在老師的指導下,按照拳式動作要求,規規矩矩進行一招一式、一手一腳的動作模仿。經過半年乃至一年時間的學習(以陳式老架大架低架八十三式為例),初步掌握了動作基本要領後,再進行放鬆的練習,當然在其後乃至以後若乾年期間,還要不斷地修正拳架動作,並且不斷細心揣摩拳式的深奧內涵,以充實自己對拳架的理解,提高太極拳的技藝。

當我們經過一定時日的學習,初步掌握了太極拳的一些要領後,太極拳的鍛煉,也就可以稱作是一種修鍊了。這是一種漫長的勞其筋骨、磨鍊意志的修鍊,也是一種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修鍊。因為太極拳運動是不事張揚,潛心修為,無為有為,求常人不能而能、得常人不樂而樂的一種超俗的身心修鍊術。

正如一位對太極拳頗有研究的小說家所說:「練太極拳主要不是練拳腳功夫,而是練頭腦中心靈中的功夫。如果說『以智勝力』恐怕還是說得淺了,最高境界的太極拳,甚至不求發展頭腦中的『智』,而是修養一種淡泊平和的人生境界。應該說練太極拳是件美好的事,操之得法會使人精神超脫,身心愉悅。但練拳一定要操之有法,切不可蠻練。前輩們常常告誡我們:練拳要用腦子練,不要做拳的奴隸,要做駕馭拳的智者。還是以陳照奎公所傳陳式老架大架低架八十三式為例,我個人認為,先人對這套拳架的編排是非常精心巧妙、合理科學的,並且也給以後學者留有充分發揮其個人潛力的空間。

首先它可以滿足不同性別、年齡段的人選擇其鍛煉方式,可以根據個人身體情況,來選擇高、中、低三種架式來練習。其練習一趟拳架的時間、速度以及用力大小完全可根據個人具體情況而定。

練這套拳架猶如習練書法。放慢時如楷書,一筆一畫力重千鈞;又可以如行書,起承轉接,圓轉靈活,行雲流水,一氣呵成;也可以如草書,驚走龍蛇,大氣磅礴。拳術如書道,練拳如寫字,我們學會了寫字,但要想寫好字,你不下點工夫,終是成就不了的。因此,我主張我們平日練拳要像練書法一樣,同樣一個套路,不妨用多樣方式去練,但這裡有一個原則,不管你怎麼練,拳式結構不能變,技擊含義不能變,這也像寫字一樣,寫法雖各異,但字義不能變。

平日練拳如有充足的時間,可盡量一次連續多練幾遍,練拳前可以有意安排好每遍拳所練的重點。

頭遍練習可重在規範動作,一招一式、一手一腳都要嚴格按照拳譜要求認真去做,出手上步,手腳一定要找準位置,方向、角度分毫不差,絕不含糊。每一招式動作的勁別、勁源、勁路、勁點及其技擊含義都要搞清楚弄明白,要打明白拳,不練糊塗拳。這一遍練習的要點是循規蹈矩,舉手投足有章有法,節奏可慢一點。意念要輕一點。多注意身體各部位上下、左右、前後的協調配合,力求做到外形動作的整齊一致。

第二遍的練習可側重意氣練習,但此時要強調放鬆,特別注意全身上下九節各關節處的放鬆。每個招式動作盡量練大,不練小,要開展大方,意氣放長,抻筋拔骨。要注意每個式子連接處的起承轉合變化。邁步出拳要自然得機得勢,要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隨,完整一氣,做到外形飽滿,內氣鼓盪,要以心行氣,以氣運身。行拳走架「勿使有凸凹處,勿使有斷續處」,始終綿綿不絕,周而復始,循環無窮,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

第三遍的練習意氣、勁都要淡一點,重點要放在神氣的鍛煉。練習者應當充分調動自己的潛意識,力求多發掘個性的東西,打出這個拳應有的氣勢。

從拳架走勢上,動作更為流暢,步法更為靈活,其中很多拳式,如前趟拗步、掩手肱捶、抱頭推山、雙震腳、玉女穿梭等等都可以走活步練法。從拳式節奏、勁力安排上充分發揮個人的想像力。到此,這個拳要打出情景,打出神韻來。練拳者要以拳寄情懷,即把崇高的精神、情操、意志融入每一個動作之中,給人以意境美之享受。

正如陳鑫公《拳論》所述: 「一片神行之謂景,景不離情,猶情之不離乎理相連故也。心無妙趣打拳,則打不出好景緻。問何以打出好景緻?始則遵乎規矩,繼則化乎規矩,終則神乎規矩。在我打得天花亂墜,在人自然拍案驚奇。裡面有情,外面有景,直如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陽春煙景,大塊文章。處處則柳媚花嬌,招招則山明水秀,遊人觸目興懷,詩家心往神馳,真好景緻!拳景緻此,可以觀矣。」打拳至此,才算達到神形兼備的水準。

我個人體會,習練拳架除了按以上方法鍛煉以外,一定要多重視步法的練習。過去武術行有句老話:「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師父。」可見步法在武術中的重要性。我的老師馬虹先生當年教我們練拳,就非常重視拳架中步法的運用,他除了傳授拳架中的各種步法的要領外,更特彆強調各種步法的運用,如跟步、頓步、蹉步、過步、躍步、套步、倒步、跨步、蓋步等等,他總是掰開揉碎地給我們詳解這些步法在實戰中的用法。

在帶我們練拳時,他總是讓我們多走這些活步的練法。一代宗師陳照奎先生對太極拳的步法更是倍加重視,「他是個極有科學精神的太極拳大師,他教的拳是低架,為了增大運動量及技擊實用,他還教了一套活步(增加步法)太極,很吃工夫,一趟活步比三趟普通的(拳架)要累。」 (引自妥木斯《憶陳照奎老師當年談拳》)

當然套路的練習,只是太極拳功夫修鍊的一個重要方面。要想達到太極拳的上乘功夫,還應在單式訓練、推手、功力訓練、器械訓練、散手訓練、心理訓練等諸多方面同樣下大工夫,這樣才可能取得理想的成就。

(廣告)

扶貧助農

尊嚴買賣 / 關注脫貧

愛心購買

溫馨提示:《太極》微信公眾號部分內容文章通過網路整理,如有侵權請您聯繫我們會在第一時間處理或刪除;貴在分享,感恩支持!投稿郵箱:viptaiji@126.其他平台轉載請註明:(來源:《太極》)。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