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粉絲被頻頻收割,誰讓他們成了行走的提款機?

2018年,流量明星依然是社交媒體上的寵兒,粉絲行銷時常把新生偶像推上輿論熱點,偶像與粉絲之間的聯繫,更多通過商業消費行為而建立,比如某偶像為照片定價,付費才能查看照片,一夜獲利數百萬元;某女團粉絲集資數千萬元去向不明;微博上供給粉絲觀看的影片需要超過一定觀看量才能“解鎖福利”;某男團規定只有專輯/單曲銷量達到一定數額才會為藝人拍攝MV……偶像被異化為簡單粗暴的賺錢工具,與閱聽人之間的文化與情感聯繫日益匱乏。

粉絲們似乎成了行走的提款機。

針對人性弱點設計的商業邏輯

2018年,“飯圈”特別引人關注,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時候,“飯圈”對娛樂產業的影響會如此之大,“飯圈”內的大佬級人物,可以乾預藝人的創作,對經紀公司指手畫腳,這是因為他們貌似掌握了控制藝人的能力。而在娛樂公司精心設計的商業結構之下,“飯圈”的權力形同虛設,所謂的“飯圈”,只不過是被用來為娛樂業提供利潤的“菜園”。

隨著不斷有粉絲覺醒,逐漸脫離“飯圈”並透露一些行業潛規則,更多粉絲開始反思自身的價值所在,並對娛樂公司五花八門的收割粉絲錢包的做法表示反對。針對人性的弱點而設計的娛樂圈收割粉絲錢包的邏輯,在將來是否還有持續的可能性,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這幾年,之所以粉絲被常年收割,是因為各類男團、女團基於年輕人的心理,設計出了一套完整的價值捆綁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偶像被異化為工具,成為粉絲們的幻想載體,通過真金白銀地支持偶像,粉絲仿佛與偶像建立了最直接也最真切的聯繫,與偶像握手,幫偶像打榜,打擊偶像的競爭對手,由此帶來的成就感,成為粉絲精神世界裡的一道光。

在這道價值捆綁體系綿密的設計當中,偶像的成績與榮耀,被幻化成粉絲的成績與榮耀,偶像的追求也變成了粉絲的追求,於是,追星變成了一種上癮性極強的行為。雖有少量粉絲在意識到自己的韭菜身份後恍然大悟、及時撤退,但大量粉絲依然沉浸在虛構的“權力感”當中無法自拔,不斷貢獻出自己的生活費。

偶像與粉絲之間存在屏障並非壞事

偶像與粉絲之間的關係,此前不是這樣的。當然,在過去漫長的幾十年裡,本不存在“偶像”與“粉絲”這樣的詞匯,他們是“藝術家”與“欣賞者”,是“明星”與“觀眾”。在民國,追星(擁有與明星面對面的機會)是少數官員、土豪、名流的權利,普通觀眾想要見到周璿、胡蝶、阮玲玉等明星一面,只有買票在舞台下面看,並且經常票在內部就被搶光極難買到,向明星表達愛慕,也僅有寫信這一個管道。

在鄧麗君的聲音通過電波傳到中國大陸的時代,人們根本沒有追星意識,哪怕鄧的聲音讓無數人心馳神迷,但她的遙不可及製造了一個無法彌補的距離。不止鄧麗君,包括後來火遍全國的羅大佑、譚詠麟、“四大天王”等歌手,也一樣給當年數以億計的歌迷以一種神秘感,總覺得他們來自一個燈火輝煌、紙醉金迷的發達地方。這種狀況,到“小虎隊”出現時都維持著。

這一時間段當中,人們與明星甚至還未建立消費的關係,而只是一種文化聯繫。喜歡這些明星,是因為從他們的作品裡,感受到了熟悉的血脈共鳴,體會到了另外一種生活方式的可能性。物理距離、消費水準差異、交流管道的狹窄等等,在明星與閱聽人之間的現實聯繫當中,建立了一道深深的屏障。

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內地老一輩電影人,在面對媒體、鏡頭以及大量觀眾時,會有一種不自在的感覺,這也是因為,他們沒有接受過當下明星所要接受的那些訓練,不適應表演與創作之外的亮相,與當下大量具有“綜藝感”的明星,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但奇怪的是,觀眾並沒有因為距離感的存在而對這些老藝術家們感到陌生,相反,還有諸多親切的成分在。這是因為,多年來觀眾已經通過他們的作品與之建立了親密的情感聯繫,有沒有機會與他們面對面,握手或者談話,這根本不重要,也無需通過大量花錢,來彰顯這種情感關係的珍貴。

在偶像流行文化曾高度發達的香港,目前看他們的粉絲文化還是正常的,起碼像國內偶像公司這樣割韭菜的商業模式,在香港並不發達。魯豫在香港採訪周潤發的時候,周潤發帶魯豫在菜市場逛街吃飯,菜市場裡的攤主像鄰居那樣與周潤發打招呼、開玩笑,很多人覺得周潤發親民,香港市民並不把偶像當回事,其實,這更多是一種成熟的偶像消費心態的展現。當然,不排除當紅明星在市井依然會引起轟動,但在一個理性的環境下,不會有人把偶像消費機制做到極致,破壞偶像與粉絲之間的長久聯繫。

情感連接才是良性關係

而內地娛樂公司,之所以收割粉絲錢包的商業模式能夠得以建立並持續數年,一是得益於從日韓那裡學到了男團、女團的養成模式,順便也得到了他們的商業真諦,並在此基礎上針對內地年輕人的心理進行了消費更新,二是依賴風生水起的社交媒體管道以及其他商業方式,把偶像的價值進行了最大化的壓榨。

由於娛樂公司包裝出來的鮮肉、鮮花組合,缺乏實力作品的支撐,很容易在幾年甚至幾個月的時間裡迅速過氣,所以公司要抓住偶像走紅期的一切機會進行變現,使得公司與藝人之間,藝人與粉絲之間,只剩下了赤裸裸的利益關係,缺少了情感連接。

至於粉絲們對偶像所謂的熱愛,不算正常、健康的情感連接,更多是一場被操縱的情感遊戲,隨著偶像快速更迭,粉絲們也會迅速轉移注意力,真正能一二十年如一日喜歡一名藝人的,在當下並不算多。

偶像割韭菜的做法,在未來還會延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對於偶像來說,這是一種最為快捷的賺錢方式,而對於粉絲來說,這何嘗又不是一種最快捷的欲望消費?粉絲願意被收割,是因為他們與他們追捧的偶像是相輔相成的。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粉絲在年齡與見識上的成長,以及整個經濟、文化大環境的變化,偶像與粉絲最終還得是在情感連接的基礎上建立理性的消費關係——無論是消費偶像的作品還是個人,粉絲們都應拋棄狂熱心態,讓偶像在自己的精神生活與現實生活裡找到合適的位置,不被洗腦式的消費教育所影響,只有如此,有實力的偶像才會在大浪淘沙當中站穩腳跟,也會因為粉絲的真心支持與珍惜,而擁有更長的娛樂生命。

韓浩月(娛評人)

新京報編輯 吳龍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