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低血糖的相關情況綜述

[摘要] 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即為低血糖,低血糖症存在起病急的特點,若是未得到及時的治療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較大的威脅。該文旨在對糖尿病低血糖的相關情況進行綜述。
[關鍵詞] 糖尿病;低血糖;相關情況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3(b)-0195-02
糖尿病屬於內分泌代謝疾病,病程長且長期處於高血糖狀態會損害機體多個系統組織[1-2],引發多種併發症。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癥狀,且會反覆發作,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導致腦功能障礙和腦癡呆,具有不可逆性[3],還會使心腦血管意外事件的發生率增加,影響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心理狀態。糖尿病低血糖難以避免,因此在臨床上需在關注高血糖時,也重視低血糖的危害性,該文從低血糖症診斷、低血糖發病率、低血糖的危害及相關疾病、低血糖高危因素、低血糖預防及控制等方面對糖尿病低血糖相關情況進行綜述,內容見下。
1 低血糖症診斷
傳統的低血糖標準為血糖值≤2.8 mmol/L,而依據2005年美國糖尿病學會(ADA)低血糖工作組重新規定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標準,在血糖值≤3.9 mmol/L時即可診斷為低血糖[4-5],需及時進行對症治療,防止持續性損害機體。
2 低血糖發病率


臨床數據顯示,2000年、2001年的低血糖發生率分別為14.1%、17.3%,經過一系列的乾預後,發病率從2004年開始降低,2006年的發病率為5.8%;另外糖化血紅蛋白<7%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出現低血糖,且6歲以下的兒童出現低血糖的風險性未發生變化;年齡超過13歲的糖尿病患者中,相比於多次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的患者,使用胰島素泵治療12個月的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的發生率更低,差值為64%[6]。針對使用口服降糖藥物治療的糖尿病患者,女性的低血糖發生率更高;18~29歲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發生率更高,而50~59歲患者的發生率更低。同時單一使用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更容易發生低血糖,而應用二甲雙胍或者是噻唑烷二酮類藥物單葯治療的患者相對而言,低血糖發生率不高。
3 低血糖的危害及相關疾病
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且致死率更高。老年糖尿病患者若是出現低血糖現象,會增加腦卒中、心肌梗死、昏迷等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且若在夜間發生,可能由於搶救不及時而導致腦損傷甚至死亡[7-9],危險性更大。低血糖-高血糖之間的惡性循環會使胰島衰竭速度加快,提前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病變的發病速度,對患者記憶力、反應力和智力產生影響。低血糖患者體內纖溶酶原激活物抑製劑-1的降低,伴隨而來的是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水準升高,且會增加血小板活化程度[10],促使纖溶平衡降低。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會損傷血管內皮功能,是低血糖通過一氧化氮及非一氧化氮機制所致的。
4 低血糖高危因素
結合臨床資料文獻總結分析發現,糖尿病患者的低血糖高危因素包括以下幾點:①低血糖高危人群:存在無感知低血糖病史、全天血糖波動大且反覆出現低血糖狀況、糖尿病病程長(>15年)且存在嚴重伴發病的患者。②藥物因素:藥物的不規範使用是導致低血糖發生高的重要影響因素,如藥物選擇不當、過量使用降糖藥物、不遵醫用藥、聯合使用降糖藥物等。③飲食因素:患者由於害怕因飲食過量出現高血糖而減少進食量且增加運動量,降糖藥物的用量未及時進行調整;醫囑藥物劑量所針對的用餐量同患者實際進餐量存在差異;患者未按時按量進食,以上情況均導致低血糖發生。④運動因素:受多種因素影響,糖尿病患者不能堅持進行定時、適量的運動,且未合理控制運動強度,容易發生低血糖事件。⑤生活不良習慣因素:飲食調節不良、情緒控制不良、運動強度控制不良是導致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的生活因素。⑥應激狀態:糖尿病患者在出現感染和腹瀉等狀況後出現低血糖的可能性較高,需及時對藥量進行調整。⑦無規律血糖監測:當癥狀性低血糖反覆發作時,未對患者的血糖進行規律的監測。⑧中醫辨證原因:中醫將糖尿病低血糖分為心脾兩虛型、肝虛風動型、痰熱擾竅型、氣虛陽脫型4種,認為糖尿病低血糖的發生同多種因素作用有關,因此中醫辨證治療原則應為活血化瘀、健脾益氣、安神除濕。
5 低血糖預防及控制

?
在對糖尿病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時,需指導患者掌握血糖自我監測的正確方法,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相互影響會產生血糖水準穩定的情況[11-12],從而影響臨床治療,需對患者進行動態血糖監測,而加強血糖監測便於觀察低血糖的發生頻率和規律,老年患者在夜間更容易發生低血糖,且持續時間長,因此在三餐時應指導患者服用血糖調節劑。在對患者進行胰島素治療時,按照劑量大小開始使用超短效、短效、長效胰島素,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用藥劑量進行調整。同時選擇β受體阻滯劑,促使低血糖的發生率降低。加強對血糖水準的控制,使其長時間穩定在正常的範圍內,並使糖化血紅蛋白達到標準,能夠有效減少血糖波動。另外針對老年人血糖控制的標準,最好空腹血糖、餐後血糖分別低於8.0、11.1 mmol/L,且糖化血紅蛋白同正常值上限相差1%。針對有妊娠計劃的糖尿病患者,需將其血糖標準控制在糖化血紅蛋白低於6.5%,避免出現低血糖。在孕期,妊前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需低於6%,可盡量降低低血糖發生率。在臨床上,加強糖尿病和低血糖相關知識的健康宣教是預防糖尿病及低血糖發生的有效措施,社區方面加強對糖尿病的管理,能夠促進患者生活品質的提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