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路過民國,拜會經典:那些遠去,沒有回歸的文化

在人類蜿蜒曲折的歷史長河中,知識分子無疑是一個社會、民族、國家乃至全世界的中流砥柱。沒有他們,歷史的星空會黯然失色。

春秋戰國時期如此,意大利文藝複興如此。

識分子:那些取得不菲成就的思想家、作家、學者、教育家、科學家、宗教家、法學家……都是具有社會良知的讀書人。

春秋、魏晉,這兩個時期正值社會轉型、文化重構,因此學說不斷名士輩出,成就了百家爭鳴、名士風流的盛況。如果說後世還有一個與之類似的時期,那就是民國。

為何是民國?汪兆騫先生在《民國清流》跋文中所寫的這段話就是一個很好的回答:

“民國是個亂世,民國又是強權與戰爭並存的時代。亂世民國,軍閥忙於混戰,催生了一大批民國清流,幾可與戰國時期諸子百家大行其道的局面相輝映……”

蔡元培、胡適、康有為、梁啟超、魯迅、王國維、李大釗、陳寅恪、老舍、徐志摩、林徽因、張愛玲……

他們或者學問超絕而又狷介不羈,或者才華橫溢而又特立獨行,他們在亂世大潮的衝擊下不斷被分化,一時間龍吟虎嘯,各領風騷

●遇見對手,君子作風,坦坦蕩蕩

蔡元培出版了《石頭記索隱》,提出《紅樓夢》是一部政治小說,胡適覺得蔡元培是瞎胡搞。想找一本《四松堂集》,推翻蔡元培的觀點。結果到處找,也沒找到,某天,有人敲門送書,來者的不是別人,正是蔡元培,他帶著《四松堂集》就來了......雖然立場不同,但是在內心裡,我依然尊敬你。

●不受虛榮,不怕強權

1928年,劉文典擔任安徽大學校長。當時蔣介石剛掌握大權不久,想提高自己的聲望,多次表示要到安徽大學視察,但劉都拒絕。後來,蔣雖如願以償,可在他視察時,校園很冷清,因為劉文典認為,"大學不是衙門,不需要向權貴獻媚。"

●不求生命之榮華,不求生命之長遠

林徽因民國大才女,她可以和徐志摩談靈魂,也可以和梁思成講一生的話題。但當國家有難:“如果國家淪陷,我就跳長江殉國”,她溫柔如水,但也堅強如剛。

“知識分子是一個理性、理智,專事思考的群體。他們具有獨立的思想、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精神。是一個社會、民族、國家乃至全世界的中流砥柱。沒有他們,歷史的星空會黯然失色。

民國一直被譽為稱為知識分子的黃金年代,之所以被稱為黃金年代,是因為恰好在當時那個時局動蕩,軍閥割據的年代裡,盡然同時湧現出了一批至今都在影響著世人的大師,像我們熟知的蔡元培、胡適、康有為、梁啟超、魯迅、王國維、李大釗、陳寅恪、老舍、徐志摩、林徽因、張愛玲……文化翹楚都是在活躍在那個年代裡的青年才俊。

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當年,清華國學研究院正是由於擁有他們,創辦兩年後,其聲望就超過了早於它創立的同類學校,並且,清華國學院由此開始,建立了中國學術獨立的傳統。他們或者學問超絕而又狷介不羈,或者才華橫溢而又特立獨行,他們在亂世大潮的衝擊下不斷被分化,一時間龍吟虎嘯,各領風騷。

壇之中,並非平靜如水;

文壇中人;也並非都是溫文爾雅。

文壇中的爭鬥,以文字與計謀為武器,

呈現出江湖中的刀光劍影;

置身文壇中的大文人們,亦不免被時代裹挾。

心志堅定者,不忘初心;

意志薄弱者,難免隨波逐流。

時光流逝,一切不免風流雲散。

所幸,作品長存。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