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實體經濟實現市場出清是增強金融服務能力的前提

導讀:中國有可能會面臨這樣的難題:我們需要金融創新(深化),但在當前階段,金融創新釋放出的資金無法流入實體經濟,比如近年影子銀行導致的資金空轉。

因此,關鍵是實現實體經濟出清,同時降低實體經濟成本,讓實體經濟有投資機會和盈利空間,才會產生更多的金融需求。我們需要審慎地應對這些問題,在改善金融服務的同時防範金融風險。

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導(ID:jjbd21)

2月26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業取得了長足發展,服務能力大幅提升。但是,金融服務的供給存在一些結構性缺陷,金融資源配置的質量和效率還不適應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要求。

這些缺陷主要表現在,我國的金融業態以間接融資為主,股權融資發展嚴重不足。在間接融資中,又以大中型銀行為主體,並且商業銀行內部的制度政策安排、技術能力、內外部激勵約束機制也不健全。

應當說,這些結構性缺陷長期存在,也是中國金融業改革關注的重點。但是,由於金融體系與實體經濟存在緊密的關係,金融改革會影響到市場與經濟的穩定性,導致改革難以落實。

事實上,這些金融供給的結構性缺陷只是結果,而非原因。

首先,從計劃經濟而來的中國金融體系是以國有商業銀行為主體,因此,必然會先天性地以間接融資為主。而在金融需求端,地方政府、國企以及住房抵押的融資比例過大,這些低風險的融資需求對中小企業融資產生擠出效應,即使中小商業銀行或金融機構,也多以滿足本地政府、國企或大型企業為主。

其次,在直接融資方面,對資本市場強調其融資功能,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投資者保護。當大部分上市公司無法為投資者創造回報的時候,投資者一方面會強化對股價波動的套利行為,另一方面會對IPO產生抵觸情緒,他們擔心增加IPO會導致股指下跌,這是因為上市公司股價大多由流動性決定,而非以分紅為核心的價值支撐。這就造成了資本市場需要改革與需要乾預之間的持續矛盾,不僅不能承擔起資源高效配置的平台功能,還容易因為大起大落對實體經濟與金融體系造成衝擊。

要提升直接融資比例,就要建立完善的資本市場規則,並強化對投資者的保護,通過嚴格監管讓市場成為優化資源配置的平台,吸引更多的投資者與上市公司。現在的難題在於,一些以穩定市場為目的的政策,在實施的過程中卻對市場構成了很強的約束。

要改變在間接融資中以大中型銀行為主體的缺陷,提升金融服務中小企業的能力,首先需要調整的是經濟結構,降低地方政府、國企以及住房抵押的規模,才能倒逼銀行部門為市場主體提供更多金融服務。如果這種失衡的經濟結構不改變,金融供給的結構性缺陷會持續存在。

當前推進金融供給側的機構性改革面臨一個矛盾,一方面,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就需要一個高質量、高效率的金融資源配置體系,兩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如果沒有這樣先進的金融體系,就會拖累高質量發展。但另一方面,在向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過程中,必然存在一個優勝劣汰的出清階段,在這個時期風險會增加,對金融體系構成衝擊。

當一個國家進入轉型期,意味著實體經濟產能過剩,需要向兩個方向突破,一個是工業技術升級,另一個是向服務業轉型。在這個過程中,技術升級本身主要由企業自身資本積累完成,而服務業主要是靠人才。

就像日本當年一樣,當日本經濟進入轉型升級階段後,同時啟動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希望金融業成為富有全球競爭力的服務業。但是,在日本的這一階段,金融自由化與寬鬆貨幣政策結合,導致大量資金流向資產領域。事實上,2015年前後中國也曾發生過這一幕,當希望金融創新為結構調整以及轉型升級服務的時候,流動性都流向了股市和地產,因為實體經濟投資機會少而且有出清風險。

所以,中國也有可能會面臨這樣的難題:我們需要金融創新(深化),但在當前階段,金融創新釋放出的資金無法流入實體經濟,比如近年影子銀行導致的資金空轉。因此,關鍵是實現實體經濟出清,同時降低實體經濟成本,讓實體經濟有投資機會和盈利空間,才會產生更多的金融需求。我們需要審慎地應對這些問題,在改善金融服務的同時防範金融風險。

點一下“好看”,你會更好看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