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健康電台】體內有濕、熱、寒,夏天太難熬!內調外養試試它

———— / 點擊收聽 / ————

完整知識,請點擊上方音頻收聽

以下為音頻精華內容

夏季是一年四季當中最難養生的季節,原因和夏季邪氣複雜有密切的關係。在夏季,人體要面臨多方面邪氣的侵襲,增加了防病養生的難度。

春天以風邪為主,秋天以燥邪為主,冬天以寒邪為主,而夏季是一個熱盛於外、而陽虛於內的季節,人體體表有熱,人體內臟有寒。所以夏季主要的邪氣有3個。

1 暑邪

暑邪是主要的邪氣,夏季汗出過多會帶走體內津液,進一步發展會導致氣陰兩虛。而低血壓、腦中風、冠心病等都和氣陰兩虛有關係,有此類基礎疾病的人群尤其要注意,比如低血壓患者、三高症患者和老年人。

暑邪容易引發兩種疾病,一個是心血管疾病,一個是皮膚瘡癰。針對氣短乏力、脈動無力的情況,我們可以用生脈飲來改善。取人蔘5克、麥冬5克、五味子5克用沸水沖泡30~60分鐘,沖泡以後也可以把藥材吃掉。

人蔘可用黨參或西洋參替代,其中黨參需加至10克。高血壓患者慎用人蔘,脾胃虛寒者慎用麥冬。在中醫指導下可以酌情調整比例。

夏季也是皮膚、瘡癰的高發季節,雖然本身並非大病,但如果不控制,也容易引起菌血症、敗血症,甚至損傷腎功能。針對皮膚問題可以用一些葯食兩用的食材,比如說苦瓜、苦菜、馬齒莧等,但也需要時及時就醫。

2 濕邪

夏季第二大邪氣為濕邪,進入盛夏後,雨水逐漸增多,夏季也要預防濕邪對人體的傷害。濕邪對人體的主要影響是損傷人的脾胃功能,導致厭食、腹脹、腹瀉、身體消瘦等症。

濕邪易損傷脾胃功能,溫陽可以祛濕。另外一般中藥裡聞起來比較香的那些,都有健脾的作用。我們可以做一個祛濕香囊,佩戴在身上既可以健脾祛濕,還可以預防蚊蟲叮咬。

取肉豆蔻、砂仁各5克、佩蘭10克、藿香10克、丁香5克,混合裝入香囊袋子中,能健脾祛濕,同時安心凝神。

3 寒邪

夏天在空調房中工作生活,這是一種外在的寒邪;另外,很多人到了夏季喜歡貪食冷飲,這種寒邪從口而入,會增加患病的概率。

由於天熱易出汗,肌表腠理都是開泄的,寒邪就很容易直接侵入人體。輕者易得陰暑症,即鼻塞、流清鼻涕等風寒感冒的癥狀;重者導致肢體關節的病症,如類風濕。

每天一杯薑水,能緩解抑鬱、胃病、痛經、過敏性鼻炎等。薑還能夠散寒,生薑偏重於發散外在的風寒;乾薑既能發散外在風寒,也能祛脾胃的虛寒;炮薑隻適用於人體內部虛寒。

但要注意,兒童、孕婦、長瘡的人慎食生薑。晚上也不宜吃太多薑或喝薑湯。

今日小結

夏季有3道邪氣增加了我們養生的難度,分別是暑邪、濕邪和寒邪,健康人群容易因此出現許多不適,而有基礎疾病的人更加難熬。一定要注意調理。

今日互動話題

在夏季你都容易有哪些身體不適?又是如何改善的?可以為我們留言,分享你的經驗。

更多知識

【健康電台】粥裡加點它,清甜開胃助消化,滋補又降火!

【健康電台】養心、去火的清冷盤,荷葉這樣用,幫你遠離暑熱!

圖片來自於網路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