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人民的名義》導演李路:童真眼光 退休心態

文丨劉丹

“《人民的名義》對我沒什麽影響,《天衣無縫》也都過去了。”

2017年,《人民的名義》大爆,收視率破8創紀錄,話題余熱延綿至今,而導演李路拒絕了大部分採訪邀約,隱匿於幕後。如今他早已把這一頁翻篇,全身心投入新作籌備中了。入行近30年,李路精準把握市場脈搏,但“劇紅人不紅”,他在作品引爆輿論時保持平常心態,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日前,編劇幫(bianjubang)記者在李路導演的臨時電影籌備處見到了他。李路剛結束上午的行程,坐在沙發上連喝了幾杯熱茶醒神。他不願居功,悠悠往事都獨自飲過,然後輕描淡寫一句“這口熱茶來之不易”。

電視劇是群體創作

別把金子和屎都貼自己身上

《人民的名義》萬人空巷,導演李路卻差點兒熱度。李路始終對“出名”這件事保持警惕,他覺得宣傳行銷是雙刃劍,“不想把金子和屎都貼在自己身上”。

電視劇是群體創作,不是導演牛逼、編劇牛逼、演員牛逼,是一群人牛逼才能做出一個好東西來,要對自己的角色有清醒的認知”,李路說:“我就是一個小導演。”

當年,人們驚歎於《人民的名義》尺度之大,題材之敏感,實際上了解幕後故事的人才懂得,背後的碼局、融資過程才是九死一生。李路頂著2000萬資金缺口強行開機,親自上門“刷臉”拉投資,做好了隨時賣房的準備。

聊到動情處,李路說只要把那七八個月的微信匯總一下,就可以寫出一部100萬字的《背後的大戲》,“誰知道這部戲我吃了多少苦,抗了多少壓力?不是常人能想象的,是在過刀山。”可他又表示:“但我不會說的,沒意義,有些事情說了,親者痛仇者快。苦樂都放在肚子裡,將來回頭看都是人生的財富。”

“原來想讓全世界認識我,現在想讓全世界忘了我”,李路引用了《人民的名義》中這句意味深長的台詞。

作為導演,李路總是隱藏於幕後,成全他人在台前的風光。李路說跟他合作過的編劇基本都直接或間接表達過對他的感謝,合作過演員也多成為了摯交。籌備《天衣無縫》,李路振臂一呼就招來《人民的名義》80%的演員陣容,有些演員幾乎分文不取。

觀眾被我們帶壞了

往回扳就得矯枉過正

“《人民的名義》導演+《偽裝者》編劇+《人民的名義》演員班底”,這個組合一經公開就吊足了觀眾胃口,但《天衣無縫》上線後遭受了不少詬病:頻繁的閃回、插敘、倒敘讓不少觀眾思路混亂、難以入戲;台詞、妝發,演員表現等方面也有爭議。

對此,李路認為觀眾們看得了英美“燒腦”劇,對國產劇也不能“湊合”。“你一定要進行一次跟自己過不去的嘗試”,李路說。諜戰劇創作常囿於套路,他要強行突圍,為觀眾,更為自己設定了一系列挑戰。

“原著比這還複雜,隨時跳,不是雙時空,是多時空。我們已經簡單化了。美劇《我們這一天》是三重時空跳來跳去,為什麽我們自己的劇就不行?

觀眾對國產劇有一定“寬容度”,他拒絕這種“雙重標準”,哪怕其中暗含了可以取巧的機會。除了複合時空,李路給自己的挑戰體現在《天衣無縫》刻畫了難度較高的群戲,“群戲可以展現不同層級的人的人性。”此外,這部戲也不組CP,“不想在男男CP上做文章。”

結果如何真的重要嗎?《天衣無縫》免不了和《人民的名義》比較,眼下前者的收視率和口碑與後者尚且有一定距離。李路直言自己從不在意網友評價,做項目只求盡心盡力,而後順其自然。“我們可能跟人家比有不足的地方,但是我覺得要慢慢來,還是要允許百花齊放。”

“現在觀眾接受各大媒體娛樂化的東西太多了,都是我們給帶壞的,怎麽辦?再往回扳就得矯枉過正一點。”

“我要再上一個台階,必須拍這部劇”

“當年《人民的名義》劇本在某家電視台評估是中下。周梅森的劇本格局大,幾乎一個形容詞沒有,完全是對白,其他的空間是要靠你想象的,沒有環境的描述、情緒的描述,台詞裡的資訊量很多人看不懂。”當時是2015年,IP劇正大行其道,反腐劇沉寂已久,但獨具慧眼的李路看到了文字背後隱藏著的令人震撼的能量。

李路歷任南京電影製片廠生產副廠長、江蘇電視台電視劇製作中心主任期間,代表江蘇台投了幾千集影視劇,他說每一次都如履薄冰:“代表國家投項目,不能出錯,千刀萬剮練成了平常心。”多年的實踐讓他練就了一雙慧眼和敏銳的嗅覺,被譽為“寶藏導演”。

此外,李路還上過好多商學院,哈佛、哥倫比亞、長江商學院,“都是國家送我去的。跨行業、跨域的知識的掌握,對咱們這個小產業是有巨大幫助的。”

李路回憶,當時他正在休假,聽說最高檢影視中心在江蘇采風,可能會出好作品,他立刻預訂了回程早班機票。那時周梅森僅創作了三集劇本,他第一句話打動了李路:“我想通過這部劇讓全世界了解中國的反腐是什麽樣的。”聽了這句話,李路當場請纓,也用一句話就打動了周梅森:“我要再上一個台階,必須拍你這部劇。”

在很多人看來,李路在體制內的身份和機會足夠實現人生價值,但他偏向險峰行。李路對影視劇本和人生劇本都充滿想象力,敢想也敢做,憑著想象就能生出拾級而上的行動力。

回顧自己不留退路,一往無前的職業生涯,李路深感“痛並快樂著”:“一步一步積累人脈經驗、自信心,一步一步走,很清晰地會往高處走。機會都在身邊留著,你懶到不去抓一把一定不會成功的,你必須去抓一把。

李路的父母雙雙畢業於複旦,李路從小看了很多名著、電影,童年在電影院長大,導演專業畢業後李路進入江蘇電視台最先是分配在文藝部做晚會導演。從《孤星》《小蘿卜頭》到《老大的幸福》《山楂樹之戀》《人民的名義》,李路的作品一貫能把脈時代病灶,引領社會話題。

說起選項目,李路認為好項目沒有公式,做爆款需要綜合拿捏。在他看來,“趨勢”是時代呼喚,政府意識,觀眾要求,文藝工作者自覺共同造就的。

李路分享了兩個自己選項目的心得:一,自己是否喜歡,第二,自己能否把控。對於想與他合作的編劇,李路最看重一個“真”字:“把花了真情真意真實力創作的東西給我,不要碼字的應景之作。不管是團隊還是個人,你確實是拿時間累積出來的作品,質感完全不一樣。”

從不擔心市場反響

以“退休心態”做爆款

李路把過去的成績看得很淡,又毫不掩飾對打造下一部 “爆款”的激情。作為資深導演、製片人,追求藝術與商業的平衡對李路而言並非顧此失彼的兩難選擇。李路說自己從不擔心市場反響,也從未讓投資人賠過錢,唯一的壓力是“能不能比現在更好,哪怕是在某個點上。”

入行近30年,李路稱自己已是 “退休心態”,不再需要競爭、吆喝,只想好好地做項目。當年創作《人民的名義》的700多天裡,作為總製片人、導演的李路心裡一直很忐忑,兩年多沒有睡過一個好覺。如今他秉持著“退休心態”,雖然他的日常還是“每天睡三四個小時”。

“有的時候特別懶、特別笨,人家都奔著上市的路快馬加鞭,搞大公司,我什麽公司也沒有,酒店大堂就是我的辦公室。我就是辛勤地創作,每個項目孵化期都很長,比如軍旅題材的《畢業了我們去當兵》已經做了兩年劇本,現實主義力作《人世間》預計也有兩年多的創作期,什麽時候成熟什麽開動。”

對於李路而言,《人民的名義》《天衣無縫》已是過眼雲煙,他不迷失於質疑,也不流連於讚美,懷揣一顆童心,向著險峰探路。李路特別提到梁曉聲的最新力作《人世間》,這部120萬字的巨著堪稱50年中國百姓奮鬥史,展現了波瀾壯闊的社會巨變和人間冷暖,李路想再一次挑戰高峰,但他胸有成竹,他的自信讓作為周梅森多年好友的梁曉聲老師也燃了起來,“咱們倆一起把周梅森‘打敗’!超過《人民的名義》!”

責編 |隨芳芳

主編 |劉江平

E N D

往日精彩內容

影視宣傳、轉載聯繫◇ bianjubang002

編劇經紀、劇本經紀業務聯繫◇gangqinshi01

已同步入駐以下平台

今日頭條 | 搜狐自媒體 | 百家號|微博|豆瓣

|知乎| 簡書| 一點資訊| 企鵝媒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