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痛經、發胖、長斑…都是宮寒惹的禍?

臉上黃褐斑越來越多?吃的再少,也會發胖?每月「大姨媽」來時,痛得生不如死······宮寒對於大部分女性來說並不陌生,宮寒纏身,輕則痛經,月經不調,重則導致不孕。廣大女性都應該重視宮寒的問題。

什麼是宮寒?

所謂宮寒,顧名思義就是子宮寒冷。中醫所說的「子宮」與西醫所指的子宮不同,它的範圍要更大些,包括子宮、卵巢等多種器官。

宮寒是指婦女腎陽不足,胞宮失於溫煦所出現的下腹墜脹,疼痛,得熱則緩和,白帶多、痛經、月經失調、脈沉緊、舌苔薄白多津為主要癥狀者。

宮寒是中醫理論下的病名,不能與西醫的具體病名來套,但是西醫臨床常見的一些婦科急慢性炎症(如:陰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附件炎等)可以用宮寒辨證治療,在臨床中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宮寒有哪些癥狀?

宮寒並不單指某一種癥狀,而是中醫學對患者形形色色臨床癥狀的總結,例如月經周期延後,月經量少且色黑,有血塊,甚至月經停閉不行;月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熱敷後疼痛可得到緩解;白帶清稀量多;嚴重的才可造成不孕,或妊娠後胎兒發育遲緩等。

主要癥狀

1發胖

宮寒者的另一表現是渾身發胖,並伴有氣短乏力、失眠多夢、月經過少、不排卵等癥狀。子宮熱量不足,為了維護自身的生理機能,脂肪就充當起「護宮使者」,子宮越冷身體就越需要囤積脂肪,從而引起發胖。

2月經異常

經前小腹有墜脹感,白帶清稀量多。腰酸或痛、兩乳脹痛等,少數有反胃、作嘔反應;月經周期延後,月經量少,月經色黑有血塊,甚至月經停閉不行;月經前或經期小腹疼痛,小腹發涼,熱敷後疼痛可緩解。

3面色晦暗、精神差

平時腰酸腿軟,性慾減退。睏倦腰痛、面色晦暗、眼瞼腫脹。腳冷而疲軟,口淡而無味,喜食辛燥,小便頻或失禁,舌質淡,苔白膩而滑,脈沉弱。

宮寒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與體質有關

臨床上造成「宮寒」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它與體質有關。例如那些平日裡就怕冷,手腳容易發涼的朋友,由於體內「陽氣」不足,就易出現「宮寒」。

很多女性天生體質較寒:四肢容易冰冷,對氣候轉涼特別敏感,臉色比一般人蒼白,喜歡喝熱飲,很少口渴,冬天怕冷,夏天耐熱。

也有很多寒性體質由後天因素造成,居住環境寒冷、嗜好寒涼食物、過勞或易怒損傷身體陽氣……這些都會讓身體呈現偏寒的體質。

2、與生活習慣有關

另一方面,生活習慣也會造成「宮寒」。有些女性朋友特別愛吃冷飲,或者為貪圖涼快,將空調溫度調得過低,或者是為了漂亮,在冬天也著裝單薄,這些習慣都易因寒冷邪氣侵襲而導致「宮寒」。

宮寒怎麼調理?

1日常飲食

子宮須常暖。中醫學認為,女性屬陰,不要貪涼,吃了過多寒涼、生冷的食物後,它們進入體內會消耗陽氣,導致寒邪內生,侵害子宮。所以即使炎夏,也不要吃過多的冷飲等寒涼之物。

有很多食品,雖然常溫下食用,但它卻是寒性的,如西瓜、梨、綠豆、白菜、白蘿蔔、苦瓜等,也要適可而食。

養成飯前喝湯的習慣,一些具有溫熱性質的湯,如酸辣湯、胡辣湯等,可以緩慢地幫助蓄積體內熱能。平時也應該多吃一些補氣暖身的食物,如核桃、棗、花生、山藥、枸杞、桂圓等。

如果日常有受寒現象,例如淋雨、受涼等,一定要事後補救,給自己煎一碗驅寒湯:生薑5片,水煎10分鐘,放2杓紅糖,驅走寒氣。

2泡澡

熱水澡可以改變身體的血液循環、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可以用40度左右的熱水,泡澡10分鐘左右,同時配合腹式呼吸,將手放在腹部,慢慢吸氣,將空氣吸至腹部凸起來,然後慢慢從嘴巴裡吐出,反覆數次,可以促進骨盆的血液瘀滯的情況,保養子宮。

3泡腳

把艾葉、紅花、小茴放入水中燒開,待水溫適合時泡腳,有暖宮散寒、活血化瘀、舒通經絡的作用。

4艾灸

中醫暖宮的方法很多,其中以穴位艾灸最為簡便且效果不錯,通過燃燒艾絨產生的溫熱刺激來艾灸穴位,可以溫經散寒、生化氣血、並且可以調節內分泌。常用的艾灸穴位有:神闕穴(肚臍處)、關元(肚臍直下三寸)、三陰交(內踝尖上三寸)等穴。每日熏烤30分鐘,堅持下來也有效。

5日常運動

寒性體質者格外需要經過運動來改善體質,快步走最簡單。上班、下班隨時都可以。如果在卵石路上走更好,可刺激足底的經絡和穴位,疏通經脈、調暢氣血、改善血液循環,使全身溫暖。慢跑、跳繩都不錯,如果游泳的話要注意最好在溫泉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