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高血脂症的3個常見誤區與3個飲食常識,早知道早受益!

高脂血症的3個常見誤區

只有肥胖的人才得高血脂症

不少人認為,只有胖人才得高血脂,瘦人可以高枕無憂。但實際上,高血脂並不是胖人的專利,很多體型苗條的人也會得,因為脂代謝異常並不單純是因為攝入脂肪過多導致的。長期每天大量地吃糖,也有可能造成脂代謝異常。有些人瘦,可能是因為患了糖尿病,糖尿病能造成脂代謝異常。另外,有一些疾病,也可以導致血脂升高,如甲狀腺功能低下與腎病綜合征等,或者家族性高脂血症。高脂血症患者,即使體型弱不禁風,脂代謝也相當紊亂。所以,理想體重的苗條人,也不可對高脂血症掉以輕心,應同樣重視預防。

高脂血症患者飲食無油最好

有些人認為高血脂只是吃油多造成的,帶點兒油的東西都不能吃。這種認識過於片面。因為適量的油不僅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脂肪酸,促進人體吸收維生素等有益物質,還能預防膽結石。即便在節食減肥的時候,每天也需要至少20g膳食脂肪才能維持膽汁的正常分泌。如果膳食脂肪攝入不足,還會造成脂肪酸缺乏,而損害皮膚的健康。

高脂血症患者攝入膽固醇越低越好

膽固醇過高會引起很多心血管疾病,但膽固醇也是人體維持健康不可缺少的物質。它是構成細胞膜的主要成分,且人體的免疫系統只有在膽固醇的協作下,才能完成其防禦感染、自我穩定和免疫監視三大功能。而且好的膽固醇又是脂質的清道夫,它可以將血液中多餘的膽固醇轉運到肝臟,處理分解成膽酸鹽,通過膽道排泄出去,從而形成一條血脂代謝的專門途徑。所以,高脂血症患者也應適當的攝入膽固醇,並不是攝入膽固醇越低越好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脂肪

不少人認為只有「看得見的脂肪」(如動物油、花生油、豆油、橄欖油等以及動物外皮,如雞皮、鴨皮等食物),尤其是烹調用油才是膳食脂肪的唯一來源,自然認為炒菜少用油就算是限制脂肪了。

其實日常食用的很多食物中都含有脂肪。「看不見的脂肪」——顧名思義,就是不容易為人所注意的脂肪,如肉類、蛋類、奶製品、動物內臟、豆製品,還有堅果類食物,如花生、瓜子、核桃、杏仁、開心果、松子等都含有較多量的脂肪,即使穀類、蔬菜、水果中也含有微量的脂肪,如果過多食入這些「看不見的脂肪」也會導致脂肪超量。且這些看不見的脂肪恰恰又是人們容易過量食入的,肥胖也往往會由此而來。

攝入脂肪過多會引起高脂血症、肥胖等疾患,此外,如果單純由碳水化合物提供過高的能量,超過身體的需要,也會轉化為內源性脂肪在體內蓄積。

雞蛋與高脂血症

雞蛋營養豐富,每個雞蛋含蛋白質5~6g,且絕大部分是白蛋白,同時還含有5~6g脂肪、30mg鈣、1.5mg鐵、720國際部門的維生素A及B族維生素等。因此,雞蛋歷來是餐桌上的佳品。但雞蛋黃的膽固醇含量較高,每個雞蛋黃約含300mg膽固醇,相當於成年人一天膽固醇的需要量。因此,人們擔心高脂血症患者吃雞蛋會加重病情。

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因為蛋黃中除含膽固醇外,還含有十分豐富的卵磷脂,而卵磷脂可以使膽固醇酯化,使之變得穩定而不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美國的營養學家給動脈硬化患者服卵磷脂治療,3個月內患者的膽固醇從1000mg下降到186mg。美國學者曾對116名32~63歲血脂正常的男子進行試驗,半年中他們每天吃兩個雞蛋,6個月後血脂仍在正常範圍內。英國科研人員的研究也證明,每天1個雞蛋,對血中膽固醇水準無明顯影響。此外,雞蛋裡含有較多的蛋氨酸和鈣,也具有防治動脈粥樣硬化與高血壓的作用

牛奶與高脂血症

牛奶是營養佳品,對大白鼠的實驗證實,牛奶中所含的蛋白質,有清除血中過量鈉的作用,因此,能防止動脈硬化與高血壓的發生;其中的蛋白還有助於保持血管的彈性,延緩動脈硬化。牛奶中所含的乳清酸能影響脂肪的代謝。牛奶中還含一種耐熱的低分子化合物,可以抑製膽固醇的合成,牛奶中所含的鈣質和膽鹼,具有促進膽固醇從腸道排泄、減少其吸收之功。因此,牛奶是一種可以降低膽固醇的食物。且牛奶中含鈣、鉀等元素較多,對防治冠心病、高血壓也有好處

海魚與高脂血症

高脂血症的流行病學調查發現,海邊漁民的患病率普遍較低。這可能與其食用海產品食物較多有關。

據報導,愛斯基摩人與北極地帶的其他居民很少進食陸生動物的肉和奶,也很少進食植物性食品,主要的食物是魚肉、魚腸、鯨油和魚的其他成分。他們的血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普遍較低,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則較高。從這些資料來看,二十碳五烯酸(EPA)的攝入和體內的含量較高,可能是北極地帶居民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發病率很低的主要原因

因此,在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的預防中,魚肉、魚油和二十碳五烯酸(EPA)可能有極重要的意義,所以,勸君適量吃海魚。

高脂血症患者應該掌握的3個飲食常識

合理吃肉

「白肉」作為肉類的首選食物:高脂血症患者,只要選擇了正確的食材與正確的飲食方式,適量吃點肉是沒問題的。高脂血症患者最好將「白肉」作為肉類的首選食物。因為,「白肉」(即魚、禽類肉)與「紅肉」(豬、牛、羊肉)相比脂肪含量相對較低,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尤其是魚類,含有較多的多不飽和脂肪酸,對於預防血脂異常具有重要作用

如果某些高血脂患者不愛吃「白肉」愛吃「紅肉」,那麼,就羊肉、牛肉和豬肉比較來講,牛肉更適合高脂血症患者。因為對於高血脂患者來講,不但要控制膽固醇的攝入量,也要控制熱量的攝入。牛肉的膽固醇含量雖然與羊肉、豬肉差不多,但其所含熱量要遠遠低於豬肉及羊肉。尤其牛肉後腿部位脂肪含量少,膽固醇含量也低,更適合血脂高者。

高脂血症患者雖可葷素搭配著吃,但每天肉類食物75g即可,且紅肉最好吃清燉的,經過長時間燉煮,肉裡面的油脂消除了很多,飽和脂肪酸含量也大幅度下降了,這個時候單不飽和脂肪酸與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卻不斷增加,因此會起到降低人體膽固醇的作用。同時,從營養角度來說燉得軟爛的紅肉還保留了肉原本的營養成分,如豐富的維生素B、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等,而且膠質部分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合理選油

適量食用植物油:因為大部分動物油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較高,能加劇動脈粥樣硬化,對高脂血症患者有加劇病情的作用,而植物油中則是不飽和脂肪酸的含量居多,可以預防或減少心腦血管病的發生,所以,高脂血症與冠心病患者宜適量食用植物油。

植物油分為三類:①飽和油脂:如棕櫚油、椰子油等,因為這些油中飽和脂肪酸的含量高,所以,高脂血症患者飲食中應減少這類油脂;②單不飽和油脂:包括花生油、菜油等,這些油中單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它們不改變血膽固醇水準;③多不飽和油脂:如大豆油、玉米油、香油、棉子油、紅花油、葵花油等,因為這些油中多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較高,它們可以降低血膽固醇水準,所以高脂血症患者飲食中應適量食用此種油脂。另外多不飽和油脂還有一部分存在於一些海魚中,高脂血症患者應適量多吃海魚及魚油。

科學烹飪

減少脂肪攝取量的烹飪方法:在烹調中要適量減少用油量。依據高脂血症患者低脂低熱量的飲食要求,適合高脂血症患者的烹調方法如下:選用蒸、煮、拌、煨、燉、汆、涮、熬等烹調方法

在吃牛排、豬排、雞塊等大塊肉時,容易不自覺就吃下過量的肉,可採用將肉切成細絲、丁狀或片狀,再和蔬菜或豆類一起煮成半葷半素的菜,雖然看起來分量比較多,但吃進去的肉量會比吃大塊肉少得多。

油溫不宜太高。油溫過高不僅會導致油質變,也會損失菜肴原料當中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

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生活起居中的健康科學——遠離癌症、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龐保珍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