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胖了一圈,原來是因為

身為愛美人士

早上起床最大的驚恐

莫過於

發現自己胖了

明明體重沒有明顯增加

局部位置卻腫了一圈

這是噩夢嗎?

當然不是,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胖,一覺之間出現的並不是真正的「胖」,這種虛胖只是浮腫。

浮腫不僅會讓你的外形「虛胖」,與身體很多器官的病變都有關,常是心臟病、肝病、腎病、內分泌等疾病的信號。通過「腫」的部位,你能發現一些疾病的蛛絲馬跡。

1起床發現「腫眼泡」:查查腎

早晨起床照鏡子發現「腫眼泡」,如果前一天晚上沒有喝太多水,就要警惕腎臟是否出了問題。腎臟病如慢性腎炎、糖尿病腎病、腎衰竭等是可能引起浮腫的原因。腎性浮腫多為凹陷性持續按壓浮腫5~6秒,然後鬆開,如果在鬆開後10秒內沒有恢復原有狀態,就是凹陷性浮腫了,常見於顏面部和下肢,伴隨小便量少、尿蛋白高。

2、眼瞼、面頰、四肢腫查查內分泌

如果眼瞼、面頰或四肢等處出現浮腫需警惕是甲狀腺功能減退、腎上腺激素分泌過多等內分泌系統疾病。

甲減性腫較多見。由於甲狀腺功能低下,甲狀腺素分泌不足,全身代謝速率減低,導致體內黏多糖在組織和皮膚堆積,表現為黏液性浮腫,即非凹陷性浮腫。這類浮腫比較堅實,不易按出明顯的凹陷。

3、腳踝部浮腫查查心臟

當各種心臟病發生右心衰竭時,由於靜脈血液不能順利迴流入左心室,引起靜脈內壓力升高並可使體液漏出進入組織間隙,引起浮腫,最早出現於踝部,最後遍及全身。

4、下肢浮腫,向上蔓延查查肝臟

肝臟失去正常功能,同時也喪失製造白蛋白的能力,血管內的水份便往血管外去,組織內的水也停留在組織間隙,於是浮腫便形成了。浮腫從踝部開始而向上蔓延,但以顯著腹水最為明顯,很少波及上肢和頭面部。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都可能出現肝源性浮腫

5先消瘦、再浮腫可能是營養不良

如果浮腫前有消瘦、體重減輕等表現,最早出現在下肢,逐漸向上蔓延並遍及全身很可能是營養不良引起的浮腫。長期腹瀉、進食少、消化功能減退或患有慢性病的人,常會缺乏營養。

臨床上常有患者一浮腫就以為是腎臟出現了問題,去醫院也是掛號腎病科,有的甚至自行亂用利尿葯,未及時到醫院對症處理,治療原發病,不但會延誤病情,而且還會引起水、電解質紊亂,甚至損害腎臟功能。看到以上內容應該會很清晰的知道自己的浮腫去醫院應該掛號什麼科室了。

另外,有些浮腫並非是疾病的表現,而是一種生理反應。

1、特發性浮腫

有些20至40歲的女性,早晨起床後,眼瞼及顏面常出現輕度浮腫,下肢有凹陷性水腫或緊繃感。隨著活動,逐漸減輕消退。多數學者認為與神經精神因素及自主神經功能紊亂有關。

2、反應性浮腫

有些人特別是高溫作業或身體較胖又不愛活動者,受環境高溫的影響,皮膚血管擴散,體液滲透並積聚於皮下組織,常在手、足等處發生浮腫。夏天過後,則自行消退。但每夏必發,反覆多年。

3、體位性浮腫

長時間站立、行走、下蹲或坐位,可因下肢血液迴流受阻、淤積造成浮腫,改變體位後一段時間,浮腫可自行減輕、消失。

4、經前期浮腫

有些健康的女性在月經來潮前一周或半個月內,出現眼瞼、手背、腳踝甚至雙下肢輕度浮腫,以及煩躁、失眠、疲乏、頭痛等癥狀。月經來潮時,浮腫及其他癥狀可逐漸消退。

5、藥物性浮腫

如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睾丸酮、雄性激素、胰島素、硫脲、甘草等藥物,可導致臉、手、足出現浮腫,停葯後浮腫會逐漸消退。

疾病、藥物引起的浮腫,應及時顧問醫生,進行診治或調整用藥方案。生理性浮腫,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來進行防治。

1保持樂觀情緒,長期堅持適當鍛煉,如散步、慢跑、健身器械鍛煉等,以增強體質,提高適應能力。

2、低鹽飲食、吃點利尿浮腫的食物,芹菜、蘿蔔、菠菜、蕃茄、蘑菇、冬瓜、黃瓜、葡萄柚、西瓜、石榴、海帶、蝦等。

3避免久坐久站,經常活動下肢,並注意經常上抬下肢。

4保證良好的睡眠,起居有規律。


TAG: |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