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糖尿病患者下肢水腫不一定是糖尿病腎病,導致水腫的原因還有這些

下肢浮腫是糖尿病患者極為常見的一種癥狀,多與糖尿病的各種併發症有關。

許多糖友把「下肢浮腫」等同於「腎病」,經常是虛驚一場。其實,7類情況會導致糖尿病患者下肢水腫,只有判斷清楚水腫的原因,才能進行針對性的治療?

什麼是水腫

過多的液體,積聚在組織間隙中,稱為水腫。

下肢水腫,就是過多的水分堆積在下肢的組織間隙中。

組織間隙中的液體,我們稱為組織間液,每個人都有。

正常情況下,組織間液與血管內的液體處於動態平衡。

組織間液不斷被吸收回毛細血管,而毛細血管內的液體也會不斷進入組織間隙,形成新的組織間液。

在這個過程中,組織間液的總量是相對穩定的。那麼,在什麼情況下,會引起組織間液量的增加呢?

水腫的發病機制


1.血管內外液體交換不平衡

簡單地說,就是組織間液回不到血管裡去了,越積越多,引起水腫。

舉個例子,如果病人的心臟功能不好,血液迴流不足,會引起血管內的壓力增高,那麼組織間液不但回不到血管,而且血管內的液體會紛紛跑到組織間隙中。

離心臟越遠的部位,血管內的壓力就越高,水腫越嚴重。

所以心功能不全的糖友,很容易出現下肢水腫。

2.體內外液體交換不平衡

最常見的就是腎功能不好,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導致尿量減少。

體內的水出不去了,那會往哪裡去呢?

哪裡的組織比較疏鬆,就往哪裡去。

所以腎病的患者最先出現的是眼瞼或面部浮腫,當然嚴重者也會出現下肢水腫。

常見下肢水腫的原因

1.腎功能不全

糖尿病腎病有兩大特徵。

一是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尿量減少,引起水鈉瀦留。

二是蛋白尿,長期大量蛋白丟失,會引起低蛋白血症,導致血管「吸收組織間液」的能力下降,引起水腫。

輕者表現為顏面浮腫,重者雙下肢浮腫甚至全身浮腫。

通過檢查尿常規、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生化可以明確診斷。

2.心功能不全

尤其是右心功能不全,引起體循環淤血,導致下肢水腫。

這類糖友往往有胸悶、氣短,活動後加重,可進一步通過心電圖、心臟彩超與BNP等指標確診。

3.周圍神經病變

非常常見。

很多糖友檢查心功能與腎功能都還可以,但下肢仍然反覆水腫。

這是由於下肢的自主神經受損,引起末梢的微循環障礙,下肢靜脈淤血而水腫。

此外,神經病變會引起局部毛細血管的滲透性增加,也會導致下肢水腫。

這類水腫的特點是多數伴有肢端的麻木、疼痛或其他感覺減退癥狀。

4.下肢靜脈病變

下肢深靜脈血栓,或者靜脈瓣膜關閉不全,導致靜脈迴流受阻,也容易出現下肢水腫。

但這種水腫往往呈單側水腫。

5.營養不良性水腫

大多數人都會覺得營養不良的人一定會是骨瘦如柴,其實營養不良也會導致全身浮腫,而出現「假胖」現象。

過度嚴格限制熱量,容易造成體內蛋白質缺乏,引起低蛋白血症,出現水腫。

過度限制某種飲食,容易出現維生素缺乏,導致血管功能與神經功能受損,也會引起水腫。

因此糖友不可過度節食,要注意保持恰當的能量攝入與合理的食物搭配。

6.甲狀腺功能減退

一些糖尿病患者,同時伴有甲狀腺功能減退,後者可引起下肢的粘液性水腫。

與普通水腫不同,用指頭按壓水腫部位,不會出現凹陷。

7.藥物性水腫

部分降糖葯或降壓藥會引起水腫。

可能引起水腫的降糖葯:胰島素、吡格列酮。

可能引起水腫的降壓藥:硝苯地平、氨氯地平。

這些藥物會引起水鈉瀦留,導致下肢水腫。

其共同特點是在用藥後出現水腫,停葯後水腫即可消退。

還有一些其他引起下肢水腫的少見情況,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結:

有很多情況都會引起糖尿病患者的下肢水腫。出現下肢水腫,糖友不要自行服用「消腫」藥物,應該認真查清病因,針對性治療。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