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夏季的中醫養生之道

面對江南大地暑濕相伴的炎炎夏日,儘管有冷氣機、風扇,還有冷飲冰啤等消暑之物,卻仍是暑熱難當,如何消暑養生,安然度過這暑濕交接的夏日呢?


人的生命活動和自然界息息相通,必須保持人體與自然界四時的變化,才能更好的維護我們的健康。

我國古代著名的醫學典籍《黃帝內經》記載:「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翻譯白話文的意思是:「夏季的三個月,是萬物茂盛秀麗的季節。由於天地之氣不斷上下交換,使植物開花結實。這時人們應該晚睡早起,不厭惡炎夏之日,不發怒,讓精神象萬物開花成秀那樣充實,使皮膚腠理保持陽氣的宣通。使人的心情舒暢外向,好像所喜愛的東西在外界。這是與夏季氣候相適應的保護養「長氣」的道理,如果違背了這個道理,那就要傷及心氣,到秋季就容易發生髮冷發熱的疾病,以致供給秋季收斂的力量就少了,到冬季還會發生更嚴重的疾病」。



古人雖然沒有先進的現代科學,但是他們對於自然宇宙和人體等萬物的進行樸素客觀的觀察體驗,卻是讓我們現代人不得不嘆服。他們的有些思想對於現代養生仍然具有指導作用。

故根據傳統醫學結合我們現有的生活現狀,提出如下在暑濕夾雜的炎炎夏日該遵循養生之道:

1、適當的睡眠。夏日晝長夜短,我們的睡眠作息時間也要適應這自然的變化,不要睡太長時間,晚上大概在10點至11點上床休息,早上6點到7點左右起床活動,中午可以根據個人習慣午休5分鐘至半小時左右。

2、良好愉悅的情緒,保持積極陽光的心態,保持適當的社交活動,使肝氣調達舒暢,順應夏天陽氣外長的趨勢。

3、適當的參加體力運動,使汗水疏泄,排除人體的部分代謝廢物,以適應夏季陽氣剛盛的季節;

同時不要運動過量,大汗淋漓,疏泄太過,陽氣泄露過多,導致陽氣耗損,損傷陰液,出現「中暑」等疾病。甚至耗氣傷陰,體質虛弱,出現秋季和冬季的病變。

4、避免在太陽下長時間暴曬;

避免在悶熱潮濕的氣象長時間的運動和勞動,以免出現中暑。

5、清淡飲食,在夏季飲食應注重健脾益氣、清熱利濕以及消暑生津的作用。多吃蔬菜、水果等高纖維素食品,適量進食魚、肉、蛋等蛋白,對於少年兒童和體力勞動者可適當增加肉類的攝入,以保證營養的供應。

適當吃些苦瓜、黃瓜、香瓜、番茄、綠茶、綠豆湯、西瓜等,能起到解熱祛暑、消除疲勞的作用。



6、避免過度貪涼:

冷氣機不宜過低,一般舒適的溫度為20-23℃,在冷氣機間睡眠時要在胸腹部蓋冷氣機被或者薄被子;

不宜當面吹涼風,容易導致感冒和面癱;

不宜光著胳膊,不僅不雅觀,也起不到涼快的作用;可穿背心或小褂,不僅涼快,也不易受風受涼;

不宜直接睡在竹涼席或石板等硬而涼的材料上,以免出現腰痛等不適;可以在涼席上鋪一層草席或者床單後再睡下休息。

7、不提倡吃冷飲解暑,容易傷胃,也容易損傷陽氣。

特別是運動後別用冷飲降溫,更是容易傷害腸胃。運動後飲用溫稀鹽水為宜。

8、運動大汗時不宜立即洗冷水澡,以免皮膚腠理驟然閉合,陽氣得不到外泄,反而導致煩悶、發熱、乏力等不適;

9、對於一些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等一些慢性疾病,可以在三伏天到醫療機構的中醫科或針灸康復科等去做「三伏灸」,對改善病情有一定的效果。

(文中未標註的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涉及侵權,請及時告知作刪除處理)

版權聲明:本文為原創作品,版權歸杭川醫俠所有,其內容受《著作權法》保護;未經允許,拒絕商業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