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石河子大學:把科研扎根在邊疆大地上(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來自一線的蹲點調研)

牆上一組老照片已經泛黃,70年崢嶸歲月如在眼前。

“70年前,王震將軍在行軍途中向一野一兵團衛生部部長潘世征提出,要盡快建一所衛生學校。他把這個重任交給了潘部長。”石河子大學校史館館長張素虹指著照片告訴記者,1949年9月25日,就在新疆和平解放的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一野一兵團衛生學校在蘭州舉行第一次開學典禮,繼之隨軍西進新疆,發展成為石河子醫學院。

1996年,經教育部批準,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管理的四所高校——石河子醫學院、石河子農學院、兵團師范專科學校、兵團經濟專科學校合並,組建成立石河子大學。70年來,石河子大學在戈壁上堅守,“以兵團精神育人,為維穩戍邊服務”,為建設新疆培養了一批批人才。

兵團精神 傳承育人

4月3日下午,記者在校園裡碰到石河子大學農學院退休教授曹連莆和他的維吾爾族弟子艾尼瓦爾江·哈德爾時,他們剛在一家餐館吃完飯。“今天是曹老師八十大壽,我們一家三口請曹老師和師母吃了饊子、抓飯。”年過半百的艾尼瓦爾江,是石河子大學首位評上教授職稱的維吾爾族教師。他與曹連莆情如父子的師徒情誼要追溯到30多年前。

艾尼瓦爾江上大學不久,父母不幸相繼離世。在學校老師們的關心幫助下,他逐漸走出悲痛的陰影,1988年大學畢業留校,被分到曹連莆負責的作物育種教研室。

“曹老師和師母對我格外疼愛,師母曾親手給我縫製了兩條褲子,讓我感受到母愛般的溫暖。”艾尼瓦爾江深情地說,在教學上,曹老師更是耐心地培養他。他打開手機,讓記者看他珍藏了29年的一份教案:那是1990年他第一次上講台時,曹老師用紅筆逐字逐句幫他修改的教案。紙頁已泛黃,保存仍完好。

曹連莆是湖北武漢人,1962年從當時的北京農業大學畢業,主動申請“到邊疆去,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來到當時重新組建不久的新疆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農學院。回望一生,曹連莆教授伸出四根手指說道:育種、育人。

“兵團農學院建校之初,除了注重以革命精神育人,在學生才能培養上更是特色鮮明,強調理論聯繫實際,突出吃苦耐勞品格及解決農業生產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曹連莆說,他們這些指導老師在帶領學生實習時,堅持與學生“五同”,即同吃、同住、同勞動、同調查、同為農戶做貢獻。“正是因為教職工的努力拚搏、無私奉獻,學生們發奮讀書、刻苦實踐,使學校在上世紀60年代就培養出了後來擔任農業部部長的劉江等一批優秀學生,為邊疆建設一線培養了大批棟梁之材。”

退休後,曹連莆還常常通過專題報告、講黨課等形式,講述一代代師生的奮鬥故事,教育青年教師和學生,傳承兵團精神。建校70年來,石河子大學累計培養各級各類畢業生16.8萬餘人,在不同的崗位上默默耕耘;“吃苦耐勞、有韌勁兒”是用人部門對他們的一致評價。

一流學者 扎根邊疆

在“樓齡”超過一甲子的農學院辦公樓裡,石河子大學農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劉懷鋒,說起在北京攻讀研究生時的導師滿是歉疚:多年來,導師一直鼓動自己去內地科研部門發展,但每次都被他婉言謝絕。

1993年,劉懷鋒從原石河子農學院果樹專業本科畢業,到中國農業大學讀研,畢業時導師一心想讓他留校做科研。“我是學院定向委培送出來讀書的,做人得講誠信,我得回去。”劉懷鋒說。

2000年後,劉懷鋒又先後在內地攻讀博士學位,到國外做博士後研究。科研項目完成後,導師又勸說他到內地科研部門工作。但劉懷鋒堅決扎根邊疆,想的是“用自己的知識改變農民的生活”。

“做人,還是要有點情懷!”劉懷鋒說,老一代兵團人在那麽艱苦的環境下都能堅守,今天條件好多了,我們為什麽不能?

進入新世紀,在中央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和內地高校對口支援下,石河子大學被列入“211”工程,邁上發展快車道。來自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的張金利教授,從2003年起通過校際合作、人才援疆等方式在石河子大學開展工作至今,把自己人生最好的年華留在了石河子大學。

“不能隻講奉獻,在奉獻的過程中收獲豐碩成果,這是留住人才最好的辦法。”石河子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代斌介紹說,在張金利的帶領下,石河子大學申請到首個“973”(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張教授本人也成為“黃大年式教師團隊”帶頭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石河子大學黨委書記夏文斌告訴記者,建校70年來,石河子大學留疆畢業生10.8萬餘人,佔畢業生總人數的64.29%。近5年來,學校招收的內地生源畢業生中,有42.53%選擇留在邊疆建功立業。

農場教授 造福農民

“趙老師,葡萄藤上白色的是什麽?有些枝條沒有掛果怎麽處理?”3月30日一大早,石河子大學農學院教師趙寶龍收到遠在南疆和田的兵團第十四師四十七團職工熱孜亞木的求助微信,緊接著是幾張葡萄藤的照片。

趙寶龍很快回復。趙寶龍曾在四十七團現場指導過,一個月裡,熱孜亞木多次通過微信與趙寶龍溝通,接受“遠程指導”。

趙寶龍身兼二職:除了承擔農學院日常教學管理工作,他還是學校“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的一員。每次到科技服務現場,他都要住上一周,每年有兩個多月時間在農田裡度過,回到學校,他就通過微信等方式對農民“遠程指導”。

接受趙寶龍科技服務的農戶增收很快。2016年,他在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幫助當地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種植設施果樹,一畝地產出約1萬元,投入小、見效快,受到種植戶歡迎。

常年泡田間地頭,並不能給趙寶龍帶來更多績效,他為何心甘情願樂此不疲?在85歲高齡的老教授王榮棟家裡,記者找到了答案:這是石河子大學多年來堅持弘揚的傳統。

王榮棟教授開門迎我們時,一手扶腰,動作緩慢:“歲月不饒人啊!大前年我去奇台農場為種植戶解決小麥倒伏問題,田間的路有點顛簸,腰受了傷。”有人問他值不值?他說,為了農民朋友,吃點兒苦值!

王榮棟被農戶親切地稱為“農場教授”。退休後,他還常常到農場利用晚上時間給職工講栽培管理技術,有時停電了也沒人退場,大家點著蠟燭聽課……

“天山下,瑪河畔,有我可愛的校園。育桃李,播書香,悠悠歲月散發芬芳。這裡知識在傳播,這裡科學在照耀……”窗外,石河子大學校歌悠揚。不久的將來,這些高唱校歌的莘莘學子,將成為扎根邊陲、建設新疆的生力軍。

《人民日報》( 2019年04月19日 01 版)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