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如何布置茶席?布置茶席需要準備哪些器具?

說茶網編者按語:以下內容摘自王迎新《人文茶席》一書,其書第二章第一節,原題《基礎茶席的設置》。接作者上文《如何布置茶席?布置茶席需要準備哪些器具?(一)》。

勻茶器

勻茶器是承載茶湯並分送給嘉賓品飲的主要器皿,勻杯一要實用,不燙手,出水順利,斷水乾淨。二是形狀要「低調而優雅」,若一隻勻茶杯色澤、形狀比主泡器還要醒目,那就有喧賓奪主的感覺了。不同材質的勻杯配合不同氣質的主泡器。

茶盞

茶盞在唐以前已有,《博雅》裡稱為「盞杯子」。宋時「茶杯」稱之名開始出現。陸遊詩裡就有「藤杖有時緣石磴,風爐隨處置茶杯。」

茶盞是連接飲者和主泡者最為直接的媒介。一盞茶湯裡包含了席主的用心之處。多日的準備,擇茶、擇水、擇火,一切的準備只是為了一盞完美的茶湯。這茶湯,就要通過茶盞來傳遞,來搭建通往彼此心曲的橋樑。在茶席中,茶盞的地位僅次於主泡器,選一組合適的茶盞才能夠把你的茶湯作品完整、完美的傳遞給他人。

茶承

在採用乾泡法的茶席中,放在主泡器下面的承接水滴的器物,即茶承。可以是陶瓷質地的圓盤、方盤,也可以是木質或金屬質地。在具有實際功能的同時還要起到烘托主泡器的作用。

圖為王迎新《人文茶席》一書插圖

蓋置

在紫砂壺或者蓋碗注水時,換茶葉用來安放壺蓋,碗蓋的小器物。蓋置在席上只是小配角,不過卻從細微處印襯出席主的用心。

茶壺蓋子,蓋碗蓋子在注水或者投茶葉的時候是要取下來的,直接放在席面上或者反口朝上都不太衛生,還有壺蓋從桌面滾落的隱患。一個竹製、陶製的專用蓋置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茶罐

茶席上的茶罐一般採用小型罐,容量可裝20-30克茶即可。一般以陶製、竹製、錫銀等材質製成。席主需在茶會籌備中就將所要沖泡的茶葉撬散、稱好重量放入罐中,泡茶時只需要直接倒入茶則。

盞托

盞托是專門用來擱放茶盞的小托盤。托多呈圓形,中間有作為承托的凸起的托圈,即托口。瓷盞托始見於東晉,南北朝時開始流行,唐以後隨著飲茶之風而盛行。盞托可以再奉茶時泡茶者的手指不直接接觸茶杯,令茶事更潔凈。

茶席上一般設有五隻茶盞,稱為五人席。席主自用的可收納於旁,不計算入。茶盞的位置依據是席主分湯、客人取用方便來決定的。

茶則

古語稱:「則者,量也,準也,度也」。顧名思義,茶則是用來度量投茶量的工具。不同的茶類,身骨輕重不一,我們可以根據經驗用茶則中茶葉的多少初步度量出茶葉的分量。

圖為王迎新《人文茶席》書影(點擊購買

茶匙

以前通用的茶針近年來改為茶匙,避免了茶席上出現針型的尖銳感,可用來撥茶,又可用在換茶時用匙形部分來掏取葉底。如只有茶針,茶針的尖銳部分不能朝外,使用前後都要針尖向內擺放。

水盂

在使用乾泡法的茶席中,水盂是用來承接潤茶、溫杯的水和剩餘的茶水、茶葉葉底的器皿。乾泡法免去了過多的淋壺過程,令席面乾爽整潔,節約用水。水盂的大小要根據所要沖泡的茶品來決定大小,質地、色澤也要根據主泡器和茶席的整體風格來決定。

茶巾

茶席上的茶巾色彩越不顯眼越好。一方好茶巾要具備低調、吸水的素質。茶者可以自己動手,縫製專用的純手工茶巾。一個茶席上我們一般會備兩塊茶巾。一塊用來擦拭茶壺、勻杯上的水跡,茶匙上的茶葉末子;一個用於更廣範圍的清潔,比如茶桌上的水滴。兩者的清潔對象不一樣,各司其職。

席布

席布在茶席中如同大地,承載著茶席色彩基調確定、烘托器皿,以及劃分事茶區域的功能,從較遠的角度看過看來,我們一定是先看到席布的色彩,所以主布或輔布的色調。席布的質地可以有不同的選擇,若桌面是一塊紋理適茶的木面或石板,可以取消主席布。

席布的大小與質材一定是可以千變萬化的。絲、棉、麻、紙張、樹脂以及各種複合材料假如與你的茶席可以有一個有趣的呼應,不妨都做一點嘗試。

2013年秋天,在雲南建水文廟的茶會中,為了暗喻廟堂之氣,用了明黃的絲織宋錦手縫了一方35*50公分長方型的席布,襯托柴燒壺上金飾的山子;

2014年,峨眉山茶會,一塊小油畫板又方便又輕巧,和乳色的壺、雪白的棉花做了席,油畫板且不宜吸水,偶落的水珠也絲毫不礙事。

杜邦紙、雲南手工紙也是經常用來茶席上做調劑的角色,宣紙和絹反而因為水痕明顯不適合做席布。

以前有的茶人喜歡在棉布上彩繪花卉、人物或綉裝飾紋樣,單獨看是一件作品,其實茶具擺放上去一看,反而複雜了,不知道是茶具多餘還是圖案添足。所以,簡素的底席「布」可以不拘一個,但也同樣不能「用力過猛」。

圖為王迎新《人文茶席》書影

王迎新《人文茶席》一書已在說茶優品上架,數量有限,單本購買(點擊購買)或添加『說茶網思思』個人號:5810670購買,價格會更美麗。

關於普洱茶沖泡,保存等知識,請加南茗佳人高級評茶員個人微號:6480348 交流學習。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