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地產業也玩腦洞大開的科技,這樣的房子才保值!

2018年8月9日南都版面。

智慧建築、數字化建造、共享經濟、未來辦公、物聯網、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當眾多當下熱門詞匯匯集在一起時,很難想象成這是一個與房地產相關的會議。日前,在皇家特許測量師學會(RICS)主辦的首屆“PropTech(即房地產×科技)建築與地產科技峰會”上,來自互聯網科技、建築業以及房地產服務業等不同領域的專業人士參與了分享,當下用於房地產業的高科技,讓不少人聽得目瞪口呆。

IBM辦公室裡的未來場景

當訪客到來時,提前為訪客預約好車位;當訪客通過人臉識別進入辦公大樓的電梯間時,系統在知道他即將前往的樓層的情況下,電梯會在指定樓層停下。在這個過程中,在辦公室等待訪客的你將收到一則來自系統的消息:客人到了。在你步行前往洽談室時,訪客在樓宇內的自動導航系統帶領下來到了洽談室。與此同時,系統在通知第三位參與者,告知後勤人員有多少位訪客到來,需要備茶水到洽談室內接待等。

這樣的場景看起來有些科幻,像是電影裡的某個“未來場景”片段。來自IBM中國有限公司大中華區Watson物聯網事業部總經理李國志卻介紹,這項技術正在IBM的歐洲辦公室實施中。

峰會上,李國志展示了近年來IBM如何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和認知計算等先進資訊技術推動行業和企業創新與轉型。據介紹,Watson IoT,物聯網技術,是通過各種傳感器,通信鏈接相應的資訊獲取所需的數據。李國志認為,通過數據的獲取、分析以及重塑,可以協助辦公大樓管理者,提升樓宇內的用戶體驗、能源使用效率以及有效地減少運營成本。

當下人工智能也應用到建築中。 網絡圖片

四成房地產從業者會被自動化代替?

在技術層面上,房地產商試圖在各個環節中加入增值亮點,從建築之處打造智慧樓宇、通過技術或者數字化技術平台提供新的服務模式;在項目的交付中,通過運用物聯網、自動化技術,讓工作效率有極大的提升;此外,在行銷環節,國內已有鏈家、房天下等平台出現;在後期服務中,有企業則選擇了自行研發平台為客戶提供全鏈條的服務,戴德梁行是最早試水的外資房地產服務商之一。

峰會上,來自戴德梁行大中華區資產解決方案主管江耀權分享了自身實例。早在2015年時,這位原本在設施管理領域超過了20年的人轉型決定試水互聯網科技。江耀權透露,“當初我們想這件事情很單純的,首先是如何解決自己的問題,其次是讓工作更有效率,成本下降。反而不是怎麽想互聯網+,怎麽把系統賣出去。”目前,戴德梁行通過“1服務”提供了代理、租賃、客服以及設施四個方面的服務。以1設施為例,通過app端可以實現即時監控設施設備的日常維護情況等。整個系統覆蓋了全國3000棟辦公大樓管理,突破了1000萬平方米的範圍。

峰會上,來自麥肯錫公司全球副董事合夥人鄧飛作了題為《科技如何引領整個房地產的工業革命?》的分享。據了解,麥肯錫曾面向全球200多家建築商和房地產商進行調研,結果發現,有近1/5的企業水準差距因為技術改革的運用造成。在現場,鄧飛展示的調研結果顯示,自動化等技術的來臨,使得40%到47%的建築業和房地產的從業者被自動化所替代。

問題人是科技革命的動力,也是最大的障礙

在互聯網科技革命中,人是推動這一切的源動力。

不過,來自戴德梁行大中華區資產解決方案主管江耀權也坦言,人也是走科技化之路最大的障礙。“首先是員工,剛開始的時候他們會覺得工作越來越透明,覺得被套上了金剛圈,產生了抵觸的情緒,一開始用軟性推廣的形式,行不通;執行的第二年,選擇了比較強硬的方式,走上了限定這條路,例如在做項目過程中一定要用移動端系統。”江耀權介紹,第二個難以突破的人群障礙來自客戶。

通過“1服務”的代理模塊,南都記者在平台端口上發現不少辦公大樓的租賃資訊,江耀權透露,“剛開始的時候,客戶接受不了,會覺得資訊過分透明,其次是更偏向於與客服直接面對面交流等。”為了打破這一難處,戴德梁行在內部試水執行,選擇由做業務的人來提出需求,再整合,而不是單純提出需求交給IT。“我們也缺乏互聯網思維和基因,所以我們選擇先將服務做好”,通過科技化提升的服務,基於服務信任的基礎之上,讓客戶逐步接受企業在技術上帶來的變化。

觀點

人性的洞察無法被人工智能取代

IT人員的思路是解決確定性問題,擅長的工具是資訊規劃和大數據分析,給出的評判標準是工程化的,把智慧城市,智慧建築,綠色節能,鎖死在一個比較低的層面上。

——上海市綠色建築協會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綠色建築數據研究中心技術總監林海雄

把所有的資訊轉化成年輕人喜歡的資訊,吸引年輕人關注,再綜合社區的元素,連接更多的人。對WeWork來說,數據收集是目前最大的挑戰,但只有通過數據收集、分析,才能為用戶帶來更好的社區體驗,這才是技術支持社區發展的最佳呈現。

——共享辦公太空品牌WeWork中國建築設計主管Luis Portas

作為一個建築師來說,我一點都不擔心AI。如果不考慮建築美感的話,電腦還有機器人通過把點都連接起來就可以實現建築設計,但很有可能會設計出一個世界上最醜的建築。假如我們隻聚焦在數據上,我們可能就會忘記建築的美感,至少在我的人生中,我並不覺得機器人會替代我的工作。科技使我們可以作出更具有智慧的設計,但我們仍然不會忘記在我們人類工作中人性的部分。

——全球性建築設計公司NBBJ合夥人Eric Phillips

采寫:南都記者 鄭雨楠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