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夏商周三時代“內諸夏而外夷狄”?

夏商周三代時期的國家觀是民族主體國家觀,這是一種民族關係雙重性的國家觀。對於中原王朝來說,認為本民族(華夏族)是國家的主體居民,是自己的人;華夏以外的民族,即如東夷、西戎、南蠻、北狄,是異民族,是外人。這就是“內諸夏而外夷狄”的觀點。

所以形成這樣的觀點,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在當時,中原王朝的周圍已有眾多民族在生產和生活,而且彼此之間已存在聯繫,無視他們的存在是不可能的,因之,對異族的包容,是華夏族的一個重要優點;二是華夏族的經濟比較發達,文化水準也比較高,自認為是有文化的民族,自視甚高,在與異族為爭取生存空間而發生矛盾鬥爭乃至發生戰爭時,有作為的、理性比較強的政治家多不斷協調民族關係,爭取和平相處。但其理論觀點,都是以本民族為主體。如《尚書·虞書·堯典》曰:“協和萬邦。”《詩經·商頌·玄鳥》曰:“古帝命武湯,正域彼四方。”《殷武》曰:“維女荊楚,居國南鄉。昔有成湯,自彼氐羌,莫敢不來享,莫敢不來王。”這都是民族主體國家觀的表現。

此時邊遠地區較強大的民族也相繼建立國家,史稱方國,由於類似的原因,其國家觀亦非狹隘的民族國家觀,而是具有民族主體國家觀的特點。如《史記·楚世家》記,西周後期,楚國興起於江漢之間,兼並附近小國。其首領熊渠曰:“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諡。”至春秋前期,中原混亂,諸侯互相攻伐,楚武王又曰:“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所以這樣,據楚武王說:他的祖先曾任周文王之師,後來隻封給“子男”的爵位,他為此而不平,要求給予較高的尊號。楚在春秋的整個時期,一直北進,長期成為中原各國的威脅,尤其是“楚莊王問鼎洛邑”一事,華夏族人莫不心驚;可是楚是最早“向化”的族群,也是最早比較徹底地融於華夏的大民族。

民族主體國家觀在平常時期有其民族包容的一面,但在民族對抗時,常常表現出狹隘的民族主義特點。此事在春秋的前中期,一度表現突出。如在南方的楚國和北方的戎、狄極力向黃河流域進犯時,有些華夏人士驚呼:“夷狄也,而亟病中國。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為救援受到山戎、北狄嚴重侵犯的華夏系燕、邢、衛等國的危亡,齊國的名相管仲竟對齊桓公曰:“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宴安鴆毒,不可懷也。”史稱這些言論為“華夷之辨”。齊桓公、晉文公等相繼以“尊王攘夷”的口號相號召,領導了中原地區眾多的華夏系諸侯國的民族自救運動。大約至春秋中期,即在公元前546年“向戌弭兵”之後,“華夷之辨”才告一段落。

“華夷之辨”方熾之時,民族間和平的經濟、文化交流仍時斷時續,民族間的同化或融合亦未停止。《韓非子·有度》曰:“齊桓公(前685—前643)並國三十,啟地三千里。”又曰:“荊莊王(前613—前591)並國二十六,開地三千里。”《難二》曰:晉“獻公(前676—前651)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史記·秦本紀》曰:秦穆公(前659—前621)“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此四大國原來的主體民族有華夏,有荊蠻,可能還有戎狄,被兼並的民族成分更為複雜,這四大國至此時都已是地區性的多民族國家了。有些民族經過數十年,可能會融於華夏族;也有的民族經過一二百年,仍保持其民族的主要特點。以屬於晉國的一支戎族為例。魯襄公十四年(前559),戎子駒支對晉大夫范宣子講述了他的族人歸服於晉國的情況說:

昔秦人負恃其眾,貪於土地,逐我諸戎。(晉)惠公(前650—前637)蠲其大德,謂我諸戎是四嶽之裔胄也,毋是翦棄。賜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我諸戎除翦其荊棘,驅其狐狸豺狼,以為先君不侵不叛之臣,至於今不貳。……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何惡之能為?

此時的范宣子對於歸附晉國百年並在晉國境內生活,還參加過若乾軍政事務的戎人,猶以異族視之,這就是民族主體國家觀的體現。可見民族隔閡之消除並非一日之功。

正文/張傳璽

圖片/侵刪

新 書 推 薦

作者:張傳璽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