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這兩個一線城市放寬汽車限購,下一個會是誰?

現在“北上廣深”的居民買個車有多難?不妨看下面的數據——

北京:中簽比例達2462比1,再創歷史新高;

上海:車牌拍賣最低成交價89700元,中標率5.6%;

廣州:30人爭一個購車指標;

深圳:車牌平均成交價為71301元;

……

現在,好消息來了。廣東省委辦公廳、廣東省政府辦公廳近日頒布文件,想讓老百姓更加便捷地買車。

這份名叫《廣東省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提出,要優化汽車消費環境,逐步放寬廣州、深圳市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擴大準購規模,其他地市不得再頒布汽車限購規定。

什麽?廣州、深圳這樣的一線城市,都要放寬限制,擴大購車規模了?那其他限購城市會不會跟進?一起往下看!

是的,你沒有看錯!

首先,要恭喜這兩個城市正在苦苦等待競拍或搖號的朋友們,根據這份文件,準購規模擴大,已是板上釘釘的事了。

方案提出,要“優化汽車消費環境”。有業內專家表示,廣州、深圳的汽車限購政策,壓製了很多人的汽車消費意願。如何優化環境、促進消費?首先就要鬆綁。

目前,廣州實行車輛號牌“半搖號、半拍賣”政策,深圳則實施“油車競價,電車搖號”政策。此次廣東提出逐步放寬廣州、深圳汽車搖號和競拍指標,被視為汽車限購政策有望走向“鬆綁”的標誌性事件。

有研究機構表示,廣東此次發布的29條消費新政與此前網絡流傳的國家發改委消費刺激政策精神是吻合的。

為什麽要放寬?為什麽是廣州深圳?

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最主要引擎,也是中國經濟增長的“穩定器”。

其中,汽車消費是居民家庭消費的大頭。以2018年為例,全國汽車類零售額達38948億元,超過整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

但是,去年車市卻出現了28年以來的首次下滑。新車產銷累計分別完成2780.92萬輛和2808.06萬輛,同比分別下降4.16%和2.76%。

專家分析,這一現象與汽車限購政策有一定關係。儘管汽車限購政策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交通壓力,但也有兩個不容忽視的負面效應。

一是壓製了汽車消費意願。北上廣深作為經濟發達地區,居民收入水準較高,有能力有意願購車,卻苦於政策限制。

二是抑製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汽車產業發展。

與發達國家相比,廣東的人均汽車保有量還有較大提升空間,此次放鬆汽車限購將拉動經濟增長。

光大證券汽車行業分析師邵將認為,2018年,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和天津6個實施限購的城市汽車增量指標共計66.4萬輛。若這幾個城市增量指標提高一倍,可能將帶來整個乘用車市場2.8%的同比增長。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葉盛基對經濟日報記者表示,廣東放寬限購,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汽車行業可以拉動居民消費,其他實施限購的城市下一步應考慮逐步調整相關政策,鼓勵大家購買汽車。

其他限購城市會跟進嗎?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天津、貴陽、石家莊及海南省實施了限購政策。在廣州、深圳有望放寬汽車限購政策之後,其他城市會不會跟進?

北京是全國第一個實施汽車限購政策的城市,而且實施的是較為嚴厲的搖號措施,顯示了北京控制機動車增長過快的決心,再結合北京機動車保有量較大與城市道路擁堵較為嚴重等情況來看,北京放寬汽車限購尚無一絲跡象可循。

上海汽車限購政策則采取了競拍的經濟手段,顯示了上海城市管理者的市場化思路。當前,上海汽車牌照拍賣價格在9萬元左右,被網友調侃為“天價鐵皮”。作為一線大城市,上海放寬限購政策的空間也較小。

其他城市,如杭州、天津、貴陽等地,相對來說人均機動車保有量仍有很大提升空間,放寬政策的余地較大。海南作為特區,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方面決心很大,如政策放寬,新能源汽車很可能是突破口。

(經濟日報 記者:劉瑾文案、策劃:杜銘溫寶臣 責編:於浩)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