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為什麽說“破財免災”,易經告訴你原因

張其成國學基金

國學改善生活

破財免災是我們常說的一句話,往往用於自己破財或別人受到什麽財物損失時進行撫慰。

很多人以為這句話是一種心理安慰,類似於阿Q式的自欺,目的只是取得心理平衡。

沒錯,這麽理解也可以。但它不僅僅是心理安慰這麽簡單,要不,民眾們也不會口耳相傳,流傳至今。要知道,很多民間俗語的背後,都有無數人生經驗的總結和神奇的預見啟示性。

天下萬物,莫毒於人口。眾口鑠金,連黃金都能銷毀的人口,自然是擁有無堅不摧的力量。所以,當社會流行某種說法(一個詞匯或一句話)的時候,這種說法就往往具有了讖語的性質。

破財免災,無疑也具有讖語的性質。破了財,自然就會減少一些災難,或大或小,這是一定的。這背後其實藏有宇宙天道的法則。

讀過老子《道德經》的人都知道,其中有一段話很著名:“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意思很明顯,天道就是把多餘的拿出來給缺少的,而大多數人的行事準則則是把貧窮不足的人削弱來增強富足的人,只有有道之人才能效法天道,將多餘的拿出來奉獻天下。

破財的不一定是富足之人,但也可以說是以“有余以奉天下”,這是暗合天道的。所謂人失之,人得之。

《易經》六十四卦當中,只有一卦是完全吉利的,它就是《謙》卦。古人將《謙》卦稱之為“一謙而四益”:“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

天道要減少那些多的而增加少的,地道要改變那些多的而流向少的地方(地面上的水就是這樣,從多的地方流向低窪而少的地方),鬼神降禍於富足而驕的人卻賜福謙卑不足的人,人道則厭惡富足而驕者,喜歡謙卑之人。

這個謙不僅僅是言辭心態的謙虛,其實還指物質的不足、有歉的意思,歉就是不足、少。這些話不是著眼於短時間的變化,而是一種大時段的趨勢。破財作為一種結果,其原因則需要深思。

根據天道的法則,一定是這種東西多了,所以才要破損掉。當然,有人會說,我丟了錢,可我不是富翁。這是世俗層面的理解,不是道的層面。

須知所損失的東西,是怎麽來的,要用它幹什麽,為什麽會損失掉等等。

其中一定有“多”或“驕”或“貪”的因素在裡面,所以天道才會削平它、減損它。而減損之後,將不再有或減少了別的方面的災禍。

以上是破財免災的經典論述。破財就是損有余,就是將盈變為謙,一旦變為謙或不足,則一定會受到補益與賜福。這是天道平衡的法則。

有的人物質方面不足,那一定是某個方面太強盛了、太多了,如氣盛脾氣大等。如果富貴而驕,氣很盛,則人道仇富,天道必然滅之。

來源:網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