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埃利亞松造景,半真半幻


《遺失的指南針》


《道隱無名》


《聚合彩虹》


《未思之思圖志》


《水鍾擺》


《明日共鳴器與昨日共鳴器》


《生物鍾球體(綠、藍、紫、紅、橙、黃)》


《聲音銀河》


《盲亭》

  奧拉維爾·埃利亞松像一個搖滾明星。有人追隨,有人合照,有人要簽名,還有人為他排長隊。

  因為人們都好奇,這位曾在英國泰特現代美術渦輪大廳造出一輪紅日、讓紐約布魯克林大橋“流淌”瀑布、在丹麥奧胡斯美術館屋頂搭起一道彩虹的藝術家,會給北京帶來什麽?

  3月24日下午,答案揭曉了。

  北京五環外的紅磚美術館,光、水、鏡在埃利亞松手中變幻出一幕幕令人眩暈、又似曾相識的場景。這是藝術家迄今為止在中國最大規模的個展“道隱無名”。

  “你們可以在展廳裡坐著、躺著,甚至是跳著舞。你們可以快步看這些作品,也可以慢慢地看,甚至是像太空漫步似的行走,就當自己是一陣微風、涓涓細流,在展廳穿梭吧,”開幕式上,埃利亞松希望北京的觀眾能“沉浸”在他所營造的魔幻世界裡。

  剛剛過去的周末兩天,被埃利亞松稱為“terrible schedule”(可怕的行程),他這兩天的行程已經精確到了分鐘。

  3月24日忙展覽開幕,第二天又在中央美術學院舉行了一場講座。下午3點開始的講座,早上11點就有人排隊了。

  深知埃利亞松在中國受歡迎的程度,連帶著腳傷主持講座的央美實驗藝術學院院長邱志傑在開場白也打趣道:“我如果不趕緊把話筒交給奧拉維爾·埃利亞松,我的另外一條腿會被打斷”。

  在兩天時間裡,埃利亞松反覆地強調,藝術作品與觀看者的關係。“當我們真正沉浸在觀看一件藝術品的過程中,好像就是在尋找和觀看自我,並意識到我們的存在是與自然共同創作、甚至是共同協商創作的一種‘存在’。”

  展覽將展至8月12日。展覽的名字引自埃利亞松的好友、哲學家蒂莫西·莫頓對藝術的描述“The unspeakable openness of things”,譯為“道隱無名”,語出《老子》。對於這種“難以言說”,埃利亞松表示藝術作品“就像是另一種語言,在幫助我訴說”。

  《遺失的指南針》

  2013年

  泛舟木、不鏽鋼、磁石

  110×110×409cm

  紅磚美術館的圓廳是埃利亞松很中意的地方,因此他把《遺失的指南針》這件作品懸掛在圓廳。這是埃利亞松2013年的作品,由一根泛舟木、不鏽鋼加上磁石組成。

  埃利亞松稱,這根浮木是20多年前在西伯利亞附近發現的。它會受到洋流、地球自轉、北極圈磁場的影響泛舟。埃利亞松把它做成了一根指南針,泛舟木上有很多小磁石,可以根據不同磁場的吸引轉變方向。

  埃利亞松覺得在展覽入口放置這件作品,可以為觀眾“導航”:“當你走進美術館,你可能找不到方向。我能看到我所居住的柏林的方向,我的故鄉冰島的方向。”

  他還希望觀眾能在這件作品中思考,“我生活在哪裡,我來自哪裡,我要去向何方”。

  《道隱無名》

  2018年

  鏡面箔、單頻光、鋁、油彩(白、黑)

  450×900×12cm

  與展覽同名的這件裝置作品是埃利亞松特意為這次展覽創作的新作。這件作品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他在泰特現代美術館渦輪大廳創作的那輪紅日,讓整個展廳都充滿了看似溫暖的燦爛陽光。

  這件作品初看是一個巨大的圓環,圓環內側安裝了一道單頻光,散發著黃光。不過,仔細一看,其實這個圓環只有一半是埃利亞松做的,另一半則是靠著鏡面反射的。同樣的,走進展廳觀看的觀眾也成了作品的一部分,抬頭就能看到鏡中的自己。“我完成了作品的一半,另一半則由你們來完成。”

  《聚合彩虹》

  2016年

  聚光燈、水、噴頭、木、軟管、泵

  尺寸可變

  在黑暗的太空中,一場“彩虹雨”正在下。這是埃利亞松“造自然”的又一件作品。細小的水珠從天花板上往下噴灑,形成了一圈環形的水幕,還有一圈燈光打向水幕。觀眾可以穿過水幕,去尋找屬於各自的彩虹。

  “幾個人在不同的地方看《聚合彩虹》,每個人看到的是他們獨有的彩虹,是不一樣的彩虹,”埃利亞松說,“如果你走到一個合適的位置或角度,你會發現空中出現了彩虹。當我們真正看這個作品的時候,會發現我們不斷地移動,站著、走著、蹲下,彩虹都會跟著我們移動。閉上眼睛,彩虹就消失了,某種程度上我們的眼睛也是這件作品的合作創作者。”

  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是,當你去走進一場藝術展的時候,你能夠感覺到被邀請去共同創作一件藝術品,你也成為了藝術家,你也成為了藝術的一部分。

  《未思之思圖志》

  2014年

  不鏽鋼、油彩(黑)、HMI燈、馬達、控制單元、鏡面箔、鋁、織物

  尺寸可變

  要不是有工作人員指示,你一不小心就被撞上左手邊的鏡子。這又是一件利用了鏡面反射的作品,真實的太空只有你看到的一半大。在這個半圓形的太空裡,觀眾卻能感受360度全景式的體驗。

  在展廳的中心點,一道緩緩旋轉的白光從牆壁的底部,穿過網狀築起的五道柵欄,射向一面牆壁,在房間的白色牆壁上形成五重對稱的圖案。這種對稱圖案的運用,靈感同樣來自於埃索爾斯塔恩的幾何研究。

  當觀眾通過這個展廳時,牆上柵欄的圖案和觀眾影子的大小都在不斷變換。埃利亞松對“冥思”很關注,他也希望在這件被稱作《未思之思圖志》的作品面前,面對身處展廳的自己、鏡中的自己、牆上自己的影子,尋找到真實的自我。

  藝術的創作是一段旅程,是你的一個想法穿越時間走過太空最終變成一件作品。有的藝術家可能說我腦子裡有一個了不起的靈感,但是請不要誤解:再偉大的想法,也不是一件藝術品。

  《水鍾擺》

  2010年

  水、軟管、泵、頻閃燈

  尺寸可變

  這件作品是紅磚美術館收藏的埃利亞松三件作品之一,是藝術家針對水的實驗孕育而生的作品。

  未見其作,先聞其聲。當你拾級而上,就聽到了一陣劈裡啪啦的聲響。隨後,在一個黑暗的展廳中,一條打開的水管從屋頂垂下,水管的強大壓力使水流在空中橫向翻騰扭曲,在頻閃閃光燈的照射下,噴射而出的水珠看上去宛如玻璃般堅硬的固體,斷裂的水流軌跡在空中只能依稀可循,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刻水流的去向。

  《明日共鳴器與昨日共鳴器》

  2018年

  棱柱玻璃環、彩色濾光玻璃(黃、藍紫)、LED燈、LED驅動器、不鏽鋼、油彩(白)、線

  尺寸可變

  這兩件作品也是埃利亞松為這次展覽所創作的作品,在同一面牆面展出。埃利亞松在導覽中說,這兩件作品中的透鏡是燈塔使用的,他將燈光透過彩色透鏡和棱柱玻璃環,在牆面形成了不同顏色的同心圓。

  《生物鍾球體(綠、藍、紫、紅、橙、黃)》

  2018年

  有部分鍍銀的玻璃球體(綠、藍、紫、紅、黑、橙、黃)、木

  148.5×40×40cm

  在紅磚美術館走廊上,每隔幾米就放置了綠、藍、紫、紅、橙、黃六個球體,每個球體的顏色會隨著觀眾的移動而變化。有時是彩色的,有時是透明的,有時又是黑色的,還有又像是鍍了一層銀的鏡子。你還能從這些球體看到掛著旁邊牆上的畫作《冰川風景》,形成了多重觀看體驗。

  《聲音銀河》

  2012年

  不鏽鋼、鏡、鹵素燈

  506.5cm

  這件作品也是紅磚美術館館藏作品,靈感來自於埃利亞松忘年交老搭檔埃納爾·索爾斯塔恩的幾何研究。27個多面體形成了一個圓環,像吊燈一樣懸掛在天花板上。多面體每一面都是黑色的鏡面,邊緣閃爍著金光,天花板和四面的牆體都映上了幾何圖案。作品的英文名聽上去很浪漫、很溫柔:“你的聲音銀河”。埃利亞松在導覽時說,“我覺得每個不同的物體都有自己的旋律,大家會選擇想要聽到什麽不想聽到什麽。”

  《盲亭》

  2003年

  木、鋼、油彩、玻璃(黑色和透明)

  250×750×750cm

  這件作品首次展出是2003年第50屆威尼斯雙年展,現在是紅磚美術館的館藏作品。《盲亭》在紅磚美術館的戶外園林中展示。這件作品由兩個鋼鐵同心框架構造,鑲嵌有棱角的透明玻璃和黑色玻璃。站在作品的正中央,黑色玻璃板的排列導致從亭內觀看外部世界的視線被阻擋,仿佛這座亭子“失明”了。

  采寫/新京報記者 何建為 所有圖片由紅磚美術館提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