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夜遊美術館,“遇見”埃利亞松

  今年5月18日是第42個國際博物館日,坐落於北五環外的紅磚美術館帶來了一場別出心裁的“夜遊美術館”活動。當晚6點至10點,觀眾在夜色中走進紅磚美術館,隨著美術館的導覽員參觀了正在展出的奧拉維爾·埃利亞松在北京的首次大型個展“道隱無名”,以及當天開幕的“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研究與出版”文獻展。

  今年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是“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埃利亞松的“道隱無名”個展正契合這一主題。藝術家通過作品試圖探討藝術與觀眾的關係,正如他所言:“我們不是創作一件原地不動的藝術品,而是一個巨集大的網絡,我們所有人都是這個網絡的局內人。”

  

  夜遊 美術館

  成為埃利亞松作品的“局內人”

  5月18日晚7:30,紅磚美術館的導覽員帶領觀眾體驗了一番埃利亞松用光、水、鏡製造出的一幕幕令人眩暈的奇幻場景。導覽從與展覽同名的作品《道隱無名》開始,這是藝術家特意為他北京個展所創作的新作。

  記者看到,埃利亞松2016年的作品《聚合彩虹》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拍照、嬉玩。在一個黑暗的太空裡,細小的水珠從天花板上往下噴灑,形成了一圈環形的水幕,還有一圈燈光打向水幕。站在水幕內側,觀眾可以看到一道道的彩虹。許多觀眾都拍下了與彩虹的合影,還有不少小朋友穿梭在水幕中,打濕了頭髮。

  埃利亞松的另一件作品《未思之思圖志》由於營造的光影效果,讓觀眾擺出各種姿勢,看著自己的影子在牆上不斷變換。

  此刻,觀眾也成為了作品的一部分,正如埃利亞松所說:“當你走進一場藝術展的時候,你能夠感覺到被邀請去共同創作一件藝術品,你也成為了藝術家,你也成為了藝術的一部分。”

  閱讀 埃利亞松

  文獻中理解藝術與觀眾關係

  在紅磚美術館二樓,正在展出“奧拉維爾·埃利亞松:研究與出版”文獻展,這是在國際博物館日當天晚上6點開幕的展覽。

  文獻展中,牆上印有埃利亞松的藝術觀點,諸如“我想激發觀眾去把自己設想成小行星;去感受自己在太空中的泛舟;與藝術品相遇;與其他觀眾相遇;看著他們從身邊飛過”“看藝術是一種遠望未來的方式”等言論讓觀眾能夠深入了解藝術家對自然、藝術與社會的思考。

  文獻展還有相關專注閱讀區,陳列著各類出版物,還有影像區,觀眾也可以坐下來戴上耳機看一段關於藝術家的影片。牆上也有數幅藝術家的手稿,這是埃利亞松在紅磚文獻區進行現場創作留下來的。

  其中,觀眾還能看到埃利亞松的“獨生子”,這是埃利亞松和工程師弗雷德裡克·奧特森創作的太陽能燈。這是埃利亞松專門為非洲無供電能力家庭設計的作品——一個向日葵形狀、手掌大小的黃色LED燈,背面是可以用太陽能充電的電板。

  【延伸閱讀】

  國際博物館日

  國際博物館日由國際博物館協會在1977年發起並創立,旨在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發展,吸引社會公眾對博物館事業的關注、參與,讓大家意識到博物館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從1992年開始,每年的國際博物館日都會設定一個主題,今年的主題是“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該主題強調博物館創新發展理念,發揮與當地社群、文化景觀、自然環境之間的紐帶作用,通過技術、方法的進步,不斷拓展觀眾群體並增強與他們的聯繫,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準,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采寫/新京報記者 何建為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