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炎夏,祛濕正當時,6大「積濕」習慣,哪怕隻改一個也是好的!

炎熱的夏季,氣溫高,雨水多,濕邪很容易侵入體內,導致人體濕熱重,危害身體健康!


而夏季很多你「習以為常」的習慣,都會導致體內濕氣「累積」,出現口乾口苦,齒痕舌,嗜睡疲憊,肚子不舒服,身體不利索等,體內濕氣重的表現!



雖然,夏季容易導致體內「積濕」,但同時,夏季也是祛濕的好時節!


如果,下面這6大「積濕」習慣,你能改正的話,那麼,對於身體祛濕,可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哪怕只能改一個也是好的!



炎夏,6大「積濕」習慣,哪怕隻改一個也是好的!


習慣一:口味重、飲食油膩


口味重、吃肉,並不會直接導致濕氣重,但是長期吃油膩食物會導致脾虛,而脾是運化水濕的,脾受到傷害,水濕不能完全運化,就在身體內堆積,從而身體濕氣重。



習慣二:愛吃涼


夏季,很多人,喜歡吃涼來降溫解暑,然而,生冷食物、冰淇淋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給外邪創造入侵機會。


因此,夏季不宜過量食用冷涼食物,烹調時最好加入蔥、薑來減弱蔬菜的寒涼性質。



習慣三:喝大酒


炎熱的夏季,喝點冰爽的啤酒,是大多數人的選擇,然而,這是加重「濕毒」的關鍵因素


從中醫上來講,酒助濕邪,因此,酒精盡量要少碰,更不能借酒澆愁。



習慣四:運動少


炎熱的夏季,一動一身汗,於是,很多人,每天是幾乎「零運動」,而運動越少的人,身體就越容易出現濕氣重的表現!


運動少的人,經常感覺身體沉重、四肢無力,會出現越不愛運動,越不動,體內淤積的濕氣會越來越多,久而久之,濕氣會攻入脾臟,引發濕熱病症。


所以,即使夏季炎熱,還是要注意適當運動,如健走、游泳等,可促進身體器官協調運作,加速「排濕」。



習慣五:吹冷氣機


夏季,吹冷氣機,絕對是一件超爽的事情,甚至有些人,一整天都待在冷氣機房中!


但是,過於貪涼,容易損傷人體陽氣,讓濕邪侵入身體。


所以,建議在夏天,不用過度吹冷氣機,並且,冷氣機溫度不宜過低!



習慣六:不通風


炎熱的夏季,如果室內有冷氣機,那麼,就會很少開窗通風,但是,如果房間內潮氣重的話,也會導致人體濕氣加重!


尤其是,很多人,在炎熱的夏季,喜歡坐在地板上、長時間呆在密閉的房間裡等,這些都會導致身體濕氣加重!


所以,建議平時要適當開窗透氣,特別是房間內潮氣重時。



「濕氣重,給人帶來最明顯、最直接的影響主要有:


影響人的皮膚、容貌、體型、疾病


一旦被「濕氣」纏身,皮膚油膩、毛孔粗大、暗黃無光澤、痘痘色斑慢慢都會出現。



「濕氣」會讓人變胖。有些長期被「濕氣」困擾的人,嘗試過N種減肥方法,但體重卻在逐年增加,因為沒有對症,小肚子去不了,下半身瘦不了



「濕氣」會誘發種百餘種疾病,而這些疾病大多數難以被徹底根治。中醫濕病論治學中認為,「濕氣」會誘發脾胃、肝膽、甚至心腦方面的疾病。


「濕氣」的影響涉及五臟六腑,因此,祛濕不容忽視。



炎夏,祛濕正當時,簡單幾招,幫你健脾祛濕


第一招:運動祛濕


要想去濕氣,就要動起來。


運動出汗,是很好的去濕氣的方法。


跑步、游泳、徒步等運動,有助於活化氣血循環,增強體內水分代謝。


需要注意的是,並不是出汗越多對祛濕越有利,大汗反而會傷身,還有可能會導致電解質紊亂,或者人體潮濕容易發生感冒或者出現抽搐,對健康不利,所以需要適當的運動。


並且,運動最好是有養運動!



第二招:食療祛濕


食療祛濕,是中醫上比較傳統的方法之一,堅持每天喝一碗薏米紅豆粥,有健脾祛濕、消水腫的作用。


做法:將薏苡仁和赤小豆,先泡幾個小時,然後放入鍋裡加入足量的水,燒開後熄火,讓薏苡仁和赤小豆在鍋裡悶半個小時,再加火,燒開後再悶半個小時,就可以了。


注意:要選擇赤小豆,而不是紅豆,千萬不要錯了哦!



第三招:茶療祛濕


茶療,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用具有健脾祛濕效果的食材,做杯茶飲,每天喝,是既簡單又有效的祛濕方法之一。


可以自己動手做,蒲荷陳皮茶,每天喝一杯,健脾、祛濕、排毒。



主料:蒲公英0.5g、薏苡仁0.3g、梔子0.3g


輔料:砂仁0.2g、赤小豆0.2g、茯苓0.2g、山藥0.2g、甘草0.2g、綠豆0.2g、葛根0.2g、黑豆0.2g、百合0.2g


其他配料:乾薑0.1g、芡實0.1g、冬瓜皮0.1g、木瓜0.1g、淡竹葉0.1g、馬齒莧0.1g、陳皮0.1g、桔梗0.1g、荷葉0.1g、人蔘0.05g、金銀花0.05g、菊花0.05g、紫蘇葉0.05g


【做法】以上材料全部洗凈烘乾,然後取相應克重,做成茶包,每次取一包,熱水沖泡代茶飲即可!


以上24種食材,具有健脾、利濕、排毒的功效,其中:



蒲公英可瀉火除濕,改善濕熱所導致的噁心、舌苔發黃等問題,對濕熱引起的痘痘也有不錯的效果。


陳皮行氣健脾、降逆止嘔、調中開胃、燥濕化痰。


茯苓可健脾和胃、利水滲濕。薏苡仁可健脾益胃,補肺清熱、祛風勝濕。


山藥健脾胃、止瀉痢。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


乾薑用於脾胃虛寒、泄瀉清稀無臭味、腸鳴腹痛者。芡實健脾祛濕、固腎止瀉。

冬瓜皮健脾養顏、利尿消腫、清熱祛暑、解毒排膿。木瓜能化濕,使濕濁得化,中焦得以調和。


24種食材,搭配在一起,健脾、祛濕、排毒,效果顯著!


注意:其中,赤小豆、薏仁,最好都要炒熟,效果更佳!飲用時,以溫茶為宜,不宜喝過熱、燙嘴的茶,否則會對咽喉、食道和胃造成強刺激,可能引起這些器官的黏膜病變。



第四招:熱水泡腳祛濕


夏季,即使氣象炎熱,也要注意用熱水泡腳,並且,泡腳水中加點「料」,對於祛濕效果更佳!


泡腳水+花椒,祛濕又驅寒。


花椒本身性辛溫,香氣濃重,能夠祛除寒氣。



用一個棉布包,準備好一定量的花椒,然後將花椒放進包裡,繫緊之後就可以放入水中開大火煎煮,要將花椒的藥效完全融入水中,然後就可以泡腳了,泡腳的過程當中可以不停的放入花椒,時間大概10~30分鐘為宜,身體微微出一點汗就最好了。



泡腳水+生薑,散寒、除濕、活血。


薑水泡腳時,使用老薑效果更好,不僅能預防感冒,還能散寒、除濕、活血、減少手腳冰涼,甚至有暖腎養腎、延緩衰老的作用。



取15-30克的生薑(約為中等大小的薑半塊),將其拍扁,放入鍋中加入小半鍋水,蓋上鍋蓋用熱水煮上10分鐘左右。煮好後,將全部薑水倒出,加入適量冷水至40℃左右(一般以不感覺到燙為宜)。



第五招:穴位祛濕


委中穴:助膀胱經祛濕排毒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祛濕通道,雖然委中穴的位置與膀胱有點距離,但是保持按摩委中穴3分鐘(每日3次),可疏通膀胱經,讓濕氣漸出。

地機穴:行氣活血、排除濕濁


此穴解痙鎮痛功能最強,通過鼓動體內氣機達到活血作用,加速濕氣排出,可緩解腹痛、腹瀉、水腫等情況。


找到該穴位後用手指沖頂數分鐘,感覺到酸脹感後停止。一般配合拔火罐,效果會更好。

陰陵泉穴:清除濕熱、理氣通經


陰陵泉穴,可緩解腹瀉、膝痛、水腫等癥狀。


用大拇指來回按摩至出現酸脹感即可停止,堅持按摩有明確功效。


承山穴:緩解抽筋、振奮陽氣

承山穴在足太陽膀胱經上,刺激它可振奮膀胱經內部陽氣,行氣使人體濕邪排出。


不需要按摩太久,一般不超過5分鐘即可。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