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智能手機APP:你全部隱私的“問訊筆錄”

作者:格隆匯· sushihero

數據支持 | 勾股數據

完全透明是人性的自然狀態。隱私作為一個概念,只有大概 150 年的歷史。

——Gregory Ferenstein

11月29日,坐標深圳,氣象晴朗,溫度26°。

筆者在上班路上,打開手機正準備刷刷財經快訊時,忽然收到好友幾條消息,“你快測測哈哈哈哈”“真是emmmm...”,無奈一笑,打開對話開始識別小程式的二維碼,開始習以為常的自娛自樂之心理測試。

跳轉的頁面顯示:“為保證測試的準確性,請用戶輸入真實姓名、性別以及生日日期,必要時可以使用人臉識別,本程式將不會對用戶提供的資訊作為他用”,筆者對著這一句猶豫再三,心裡抱著對占卜玄學的小敬畏,還是老老實實的輸入了個人資訊,等待結果。

後來,與好友幾番調侃,關於測試的結果準與不準早已被我們拋到腦外,但冥冥之中唯獨忽視了區區的一個測試小程式就能輕鬆獲取大量用戶真實個人資訊這一暗含的關鍵事實。

這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見小插曲,卻也是自己親手埋下的大隱患。

隨著數字化社會的不斷行進,人們對著小程式、app所要求的輸入個人資訊這一現狀十分“心大”,抱著僥幸心理,在現代生活中通過大大咧咧的“分享”個人數據,享受了極致的便利後,卻猛然回頭發現關於個人隱私洩露的隱患一直都存在於日常中,它們暗藏蹤跡,其實從未消失。

曾幾何時,“國門未出”的你頻繁接到越洋電話,手機簡訊裡時不時跳出你從未關注過的板塊的資訊,又或者推銷電話裡女聲一開口便是偽善的熟稔,對你的基本消息全數掌握....

現在隱私洩露已經到了如此喪心病狂的地步了嗎?為什麽我們任由其自由發展卻不痛不癢?人們對隱私的底線究竟在哪裡?

原來,深淵真的也在一直凝望著你,伺機而動,最後撲向你,咬的你鮮血淋漓,把你吞噬的骨頭都不剩。

1

隱私的花瓶效應

11月2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app測評的結果可謂是令人大跌眼鏡,重點通報了有關100款APP個人資訊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情況,在被測試的100款APP裡金融理財類APP得分最低;有91款應用涉嫌“越界”,過度收集個人資訊,其中,不乏有很多人民自以為很安全的良心app。

這樣的結果雖然觸目驚心,卻也在意料之中。

隨著第四次產業革命的興起,各行各業為與新時代接軌,為滿足市場需要,興用先端技術竭盡所能收集用戶數據,但也帶來諸多問題,app對用戶手機權限的隨心所欲的調控,對用戶個人資訊的無所顧忌的使用,一直是該行業的久治不愈的痛點。

自此,隱私變得值錢又廉價,是我們妄想在萬千世界保有的綠洲,也因時代的變遷成為所有人的被動軟肋,不經意的點擊確認,一不小心就變為不良商家的牟利工具和娛樂大眾的飯後談資,最終還是使得自己備受“二次傷害”。

什麽姓名性別,什麽興趣愛好,什麽常去場所,什麽身份證護照號,從頭到腳的你的全部都會人盡皆知,公開透明,“揚名”天下!

App的使用反而徹底暴露了你的全部!成為你的破綻!成為你的痛腳!

難道真的應了百度CEO李彥巨集的“出口狂言”,中國人對隱私問題不再敏感,態度更加開放,我們心甘情願用隱私換取便利、安全或者效率?

他其實說的一點都沒錯!李彥巨集的話也只是說出了人們不敢自揭傷疤的大實話,因為這是在當今社會下的無奈妥協。

獲得金像獎最佳電影《七月與安生》裡曾有這麽一句經典歌詞,“我恨過你,但我只有你”大概可以詮釋人們對於這一問題的矛盾心理了。

來源於:《七月與安生》

實際上,每個人都是打心眼裡想要守護這一塊淨土的,奈何受製於新時代的大勢所趨,受控於內心的安逸求方便心理,比起口舌上的巨人,行動的矮子人格永遠佔了上風,以至於每每提到“隱私”二字,人們都對此誇誇其談,擺出一副竭盡全力保護它的樣子,但在無數的移動應用裡輕易交付信任。

改編一句很喜歡的話,隱私於人,就像終日擺在高台上的漂亮花瓶一般,對它們而言,最危險的往往不是在屋子裡亂跑的寵物,而是它自己始終沒有意識到自己易碎。

2

現代的隱私之死

回顧歷史的長河,僅有近150年歷史的隱私一直登不上人們心中金字塔的尖端,長期處於次要地位。

在早期的人類社會,生存的需要遠勝於對隱私的渴望。

當工業革命提升大眾的生活品質後,政府才意識到隱私應該被歸類為人類生活的默認屬性。?

時至今日,當智能手機攜帶的便利價值與對隱私保護的向往性發生衝突之時,人們往往會選擇前者。而執意保護隱私的人在現在的生活中可能難有生存之地。

人類有時是健忘又矛盾的物種,甚至不見棺材不掉淚,只有在衝撞得頭破血流之時才因痛徹心扉而反省自我,以求提升。前段時間華住酒店被曝5億條個人資訊洩露的新聞至今想起來都聳人聽聞,心裡雖然有些小疙瘩,但類似的關於隱私的話題在當代早已司空見慣,如同熱點新聞般,過了拿出來與人談資的時效,人們在唏噓之餘,只會找理由強壓內心暗自升起的不安感,暗自希望“只要別輪到我”,有心無力卻從無心下手,繼續過著所謂的平和生活,粉飾太平,不了了之。

在沒有真正觸及到“個人”利益之時,隱私問題可以被美化為雲端之上的稀罕物件,遙不可及,反之,人人自危,氣急敗壞,埋怨聲四起。

但如今個人資訊的洩露早已成為社會常態,資訊洩露的數量以千億計數。

今年3月,《紐約時報》和《衛報》報導了英國政治谘詢公司劍橋分析公司如何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利用Facebook收集的5000多萬用戶數據。而2016年,川普競選團隊在競選活動中雇傭該公司來鎖定目標選民。隨後,Facebook的股價暴跌近7%,公司市值下跌360億美元。

來源於:富途牛牛

9月28日,Facebook自曝公司內部發現了一個可能影響5000萬用戶的安全漏洞,隨後公告稱1400萬人的姓名、聯繫資訊、性別、關係狀況和其他敏感資訊都遭洩露, 當天Facebook市值下降近160億美元。

11月28日,荷蘭、挪威、瑞典和斯洛文尼亞4個歐洲國家的消費者保護組織投訴谷歌,指責該公司追蹤用戶地理位置的方式違反歐洲最新《通用數據保護條例》(GDPR)。

再看我國,在2016-2017年期間,目前根據警察部門掌握的數據,有1475億條個人資訊被洩露。

打開社會版新聞頁面,因為個人隱私無故洩露,被販賣加以濫用,進行非法犯罪行為從而使得大眾的財產和生命安全遭到嚴重威脅的事件屢有發生。據說,這條吃著“人血饅頭”的暗黑產業鏈已有超過160萬人“從業”,每年的產值超過千億元。

就這節骨眼上,中消協發布的app測評無疑再一次將隱私問題推上風口浪尖,強行進入人們的視野,如今看來,這些“點名”的企業並沒有痛改前非,好好做app,反而更加肆無忌憚,打著隱私法規和監管不夠健全的擦邊球,依舊“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明目張膽的成了“正當的窺視者”。

3

隱私保護的黃金三角

中消協的“點名通報”和建議app下架整頓都是緩兵之計,最重要的是,社會需要在大眾要求的生活便捷性和彰顯自由和尊嚴的個人隱私中間找一個巧妙的平衡點。

這個平衡點則源於三部分,法律法規的明確設立,相關平台的自覺自律以及人們自身意識的加強。

都說三角形是穩定性最好的圖形,該三部分便構成了保護隱私的黃金三角。

談到法律法規,歐美國家在隱私權法規方面一直保持領先地位。

美國方面,在1974 年制定《聯邦隱私權法》,1986 年通過《聯邦電子通訊隱私法案》,同時,以《公民網絡隱私權保護暫行條例》、《個人隱私權與國家資訊基礎設施》等法律作為行業自律的輔助手段。

歐盟方面也不甘落後,1995 年通過《數據保護指令》之後,先後制定了《 Internet 上個人隱私權保護的一般原則》和《資訊公路上個人數據收集、處理過程中個人權利保護指南》等相關法規。2018 年 5 月,GDPR 取代1995 年生效的《數據保護指令》,成為“史上最嚴”的個人數據保護條例。

我國在隱私立法上面一直發展的比較緩慢,但近年來也在不斷完善和進步中。

2017年6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開始施行,作為我國網絡領域的基礎性法律,明確加強了對個人資訊的保護,打擊網絡詐騙。

今年9月,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立法規劃公布提請的審議法律草案中,將個人資訊保護列入其中。目前,為消費者個人資訊安全提供法律和制度保護,《個人資訊保護法》已在加速推進階段。

而關於相關行業的自律問題,App開發管理者則必須明示個人資訊收集範圍,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同時明示隱私條款,引導消費者主動閱讀且理解相關隱私政策。

在這黃金穩定三角中的最後一環則是作為人的能動性的發揮,人們雖然無法抵擋時代的浪潮,但也不應置身事外,再次熟視無睹,將問題埋藏心間,不加以重視,應該勇登隱私烽火台點燃烽火,不斷撥亮提高警惕意識的心燈。

根據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下一個親身經歷隱私非法曝光的人,點兵點將也許真的點到你,到那時,你就是那個別人口中的“倒霉孩子“。

這不是誇大其詞又或是杞人憂天,這只是當下及時的未雨綢繆。因為如今,最可怕的不是明面上的挑釁和爭鬥,而是看不見摸不著的隱私黑洞。

你以為的安全不過是自欺欺人的另一種說法罷了。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