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20年前人們怎麽坐飛機?一組珍貴老照片感受一下

1996年吳新與“無陪”兒童合影(吳新提供)

兩張拍攝於1996年2月8日的照片,一直被東航員工吳新悉心珍藏著,這是他與7歲“無陪”兒童在虹橋機場的留影。 

20多年過去,吳新對當時帶小朋友飛東京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小朋友的媽媽在日本工作,爸爸在上海送他回日本時,先是把吳新的資訊問了個遍,過安檢前,又緊張地再次向吳新確認已經問過好幾遍的問題:“沒什麽問題吧?到了那邊會不會有人把他交到他媽媽手裡?”

或許是出於孩子初次獨自出行的紀念,又或是出於家長的擔憂做的“備案留底”,才有了這樣兩張合影。

進入新世紀,人們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坐飛機不再是新鮮事,每逢假期到來之際,機場都會迎來“無陪”兒童出行的高峰。

2018年“無陪”兒童服務場景(林文乾 攝)

不少小旅客多次單獨出行,飛往異地參加夏令營、遊學更是家常便飯。在飛機上,小朋友們可以使用客艙無線網絡,通過微信語音或影片對話等管道和家長實時保持聯繫。

東航推出無陪兒童服務已有30年歷史,高峰時段從最初每天受理10來位小旅客,到現在每天受理將近100名小旅客;出行目的從單純的探親,到旅遊度假、夏令營;出行範圍從國內擴大到世界各地。這項服務在不斷更新的同時,機場的軟硬體設施以及航司提供的服務體驗,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嶄新的虹橋機場T2(王迪瓊 攝)

20年前,團隊旅客出行主要目的地是新馬泰,團隊旅客居多,黃金周前一天甚至會有8班飛往曼谷的加班機。

2001年國慶黃金周客運保障(黃國慶 攝)

2002年黃金周值機櫃台(黃國慶 攝)

而今,人們的視野不斷拓展,生活日益富裕,出行目的地更加多樣化,百姓支配假期更為自由,北美、歐洲、澳洲,甚至一些小眾地區例如南極也被越來越多的旅客所青睞,出行時間不再局限在黃金周。

2018年虹橋機場T2值機櫃台(王迪瓊 攝)

90年代,黃金周前夕往往會出現大客流,在值機櫃台前,航空公司工作人員把團隊旅客托運行李集中起來進行托運,費時費力。

1999年黃金周期間行李托運(黃國慶 攝)

2002年黃金周期間行李服務櫃台場景(黃國慶 攝)

而現今,自助托運行李服務推出,更有效提升了旅客出行體驗,快捷省心。

2018年,旅客使用自助行李托運設備(王迪瓊 攝)

在自助值機推出之前,航站樓大廳內人頭攢動,出行的旅客在辦票櫃台排長隊等候辦票,高峰時候客流幾乎排滿整個候機大廳。

90年代虹橋機場值機櫃台(黃國慶 攝)

2002年浦東國際機場(黃國慶 攝)

而今,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自助值機逐漸普及,旅客可以通過網絡、自助值機設備、手機終端辦理值機手續,在候機大廳內自助托運行李。

現在自助值機已經高度普及,幫旅客省去排隊煩惱(王迪瓊 攝)

機票本身也在悄然變化。早期機票分為四聯:出票人聯、會計聯、乘機聯、旅客聯,從最初手寫到電腦機打,發展到現在的電子客票,“上飛機”更為簡單便捷。

以前手寫的武漢航空機票(陶蘇夏 攝)

以前的手寫機票內頁旅客聯(周豔 攝)

原西北航空機票封面(張培信 攝)

如今的電子機票(林文乾 攝)

以前,每逢班機大面積延誤,值班主任櫃台是旅客最多的地方。而今,旅客退改簽只要在手機APP上就可以輕鬆搞定。

以前旅客要在值班主任櫃台退改簽(黃大康 攝)

如今通過APP可自助退改簽(林文乾 攝)

上世紀90年代,電腦、手機還沒有普及,旅客特服預約需要提前數月。在人民公園對面南京路接待點上,一位老人輾轉幾輛公車前來谘詢乘機事宜,當天工作人員接下了這位老人的乘機服務預約。3個月後,老人如願成行。

上世紀90年代,東航志願者在市區設攤為旅客提供特服預約(黃大康 攝)

而今,旅客特服預定管道更為廣闊,通過網站、手機APP購票就能一鍵搞定。

東航在機場設立專櫃,為需要特殊服務的旅客提供幫助(王迪瓊 攝)

90年代,為服務好旅客,航空公司在機場設立專櫃,為過往旅客提供問詢服務。

攝於1999年的航空公司問詢專櫃(黃國慶 攝)

而當今,隨著科技的發展,智能機器人投入到機場服務工作中。圖為旅客正使用智能機器人了解目的地機場班機以及氣象資訊。

現今,智能機器人為旅客提供問詢服務(王迪瓊 攝)

回到二三十年前,坐飛機顯得極為“奢侈”,而且還必須有部門介紹信或工作證明才能購買機票。如今,科技改變生活,手機購票、手機值機、自助托運,說走就走的旅行,短短幾分鐘就能搞定,這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這一切,無不反映著改革開放以來,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人們出行方式的翻天巨變。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