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從“農民工”到“新市民”,聽聽他們怎麽說

農民工,既是個稱呼,更是段歷史。改革開放40年間,他們用雙手和汗水,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創造了一個個奇跡。與此同時,他們也在不斷適應時代的變化,實現自我提升。他們所建設的城市,用各種方式接納他們,這些曾經的“農民工”,逐漸轉變成城市的“新市民”。

王順高

本想留3個月,沒想到成了三十年

建築項目安全員王順高

55歲的王順高來自浙江東陽市馬宅鎮王潭村,子承父業進入中建三局當木工,1982年10月隨著部門來到深圳參與了國貿大廈、深圳大劇院等一系列地標建築的建設。在工作中他收獲了愛情,在深圳成家立業,自己也逐漸從木工轉到電工,1996年進入公司管理層,專門負責建築項目安全直到現在。王順高說:“本來計劃支援深圳三個月,沒想到呆了三十多年,我已經愛上了這座城市。”

>

喬學武

義工計程車司機

電動計程車司機喬學武

47歲的喬學武來自湖北襄陽程河鎮喬莊村,2001年來到了深圳,現在在深圳龍崗公共汽車公司開計程車。2014年深圳開始進行用新能源計程車代替傳統燃油車,喬學武也成為最早一批駕駛新能源計程車的司機。在深圳的十幾年裡,喬學武見證了計程車“油換電”,也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職稱,參加志願活動,積分轉變身份,成為了“新深圳人”。

>

楊飛飛

關注農民工職業上升通道

技術工人楊飛飛

33歲的楊飛飛來自江蘇南通市通州區石港鎮四港村,從小就對機械感興趣的他於2003年進入富士康成為了一名技術工人。來到深圳,楊飛飛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工作上,不斷琢磨優化工藝流程、提升產品品質,技術創新能力獲得極大提升。2018年楊飛飛當選為全國人大代表。

>

李麗

見證流水線迭代

生產線安全員李麗

30歲的李麗來自湖南省懷化市沅陵縣官莊鎮馬底驛鄉,2006年南下深圳到電子廠打工,輾轉了幾家公司以後,她於2007年加入海能達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一直工作到今天。她所在的流水線最初只是個手工作坊,現在已經成為行走著機器人、裝配著機械臂的智能化、資訊化的生產線,李麗不但收入漲了十幾倍,性格開朗的她也在打工的過程中認識了來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來了就是深圳人”,李麗最大的愛好是空閑約著朋友們一起爬山、遊玩,欣賞這座城市的風景。

>

王喜發

送外賣為妻兒創造好生活

外賣送餐員王喜發

40歲的王喜發來自黑龍江七台河市勃利縣恆太村,15歲學廚,學成後農忙時在家務農,閑時在哈爾濱的小飯館打工當廚師。為了讓妻兒過上更好的生活,2016年4月加入美團外賣在深圳香蜜湖地區送餐。王喜發工作勤勉,每天從早上7點的早餐到晚上12點前的宵夜都會送,現在已經在哈爾濱為家人購買了房子。他說非常喜歡深圳,如果能夠攢夠本錢,希望和朋友一起在這兒開一家餐館。

>

劉翌、曾繼廣

因熱愛收獲事業

街舞團演員劉翌(左)、曾繼廣

26歲的劉翌來自廣東河源東源縣藍口鎮秀水村,一直熱愛街舞,2013年來到深圳擔任替身動作演員,2016年加入深圳萬福民工街舞團擔任舞蹈演員;23歲的曾繼廣來自廣西玉林玉州區新橋鎮辛倉大浪村,曾在工廠當過學徒,也開過網約車,2016年加入萬福民工街舞團擔任舞蹈演員。萬福民工街舞團現有30名隊員,平均年齡25歲,大部分曾是一線從事建築、搬運、保安等工作的務工人員。

>

新華社記者 毛思倩 馬平 李瑩 攝影報導

編輯 孟鼎博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