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中醫有方治腳氣反覆發作

中醫有方治腳氣反覆發作

腳氣即足癬,是一種極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據資料統計成人中70%~80%的人都患有腳氣,只是輕重不同而已,常在夏季加重,冬季減輕,也有人反覆發作、終年不愈。

腳氣根據癥狀不同分為水皰型、糜爛型和鱗屑角化型。水皰型癥狀以小水皰為主,好發於腳底和趾側,伴有圈狀脫屑,瘙癢明顯;糜爛型以趾間為主要發病部位,局部發白、糜爛、抓之流滋,可因搔抓繼發細菌感染,出現丹毒等併發症;鱗屑角化型癥狀是足蹠、足緣、足跟部皮膚腳趾增厚、粗糙、脫屑,鱗屑成片狀或小點狀,反覆脫落,經常發作的人多為此型,常在冬季表現為局部乾燥、皸裂、出血。

腳氣之所以會反覆發作、終年不愈,主要有以下原因:

1.真菌很難被殺滅在-6℃左右的環境裡能長期存活;在120℃的高溫中,10 分鐘內不會死亡;在脫離活體的毛髮、指(趾)甲、皮屑等上面,毒性還可以保持1 年以上。

2.用藥時間短有些腳氣患者使用抑製真菌的藥物治療,當癥狀稍有好轉後便停止用藥,其實真菌並沒有被徹底殺滅,過一段時間又會「捲土重來」,造成「復

發」。

3.交叉感染有些患者在治癒後不注意,仍與其他腳氣患者共用拖鞋、盆、毛巾等物品,或是在游泳池等特定場合又接觸了真菌,就可能又得腳氣,這叫作「再感染」。

4.治療不正規有些患者得病後不去正規醫院皮膚科就診,自己隨便塗點消炎藥了事。這樣做雖能暫時止癢,但沒有抗真菌效果,病菌不能被殺死,反而會更加猖獗,還會干擾甚至阻止局部免疫反應。

對於反覆發作,遷延不愈的患者,如不及時治療,有時可傳染至其他部位,如引起手癬和甲癬等,有時因為癢被抓破,繼發細菌感染,會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腳氣在中醫上屬於濕熱下注證,《黃帝內經》記載:「諸濕腫滿,皆屬於脾。」「傷於濕者,下先受之。」這是因為脾主四肢,足居於下,多受濕氣侵襲,濕鬱成熱,濕熱相搏,則會產生疼痛等不適。

用花椒水泡腳可以治療腳氣。每次取大約20~30 克花椒,用水煎10~15 分鐘,等水溫合適時泡腳20~30 分鐘,浸泡後腳上的殘留藥水不必擦拭乾凈。另一方面,導致腳氣感染的真菌等微生物,在中醫裡統稱為「蟲」,而花椒殺蟲止癢之力強,且氣味芳香,能緩解足部異味,可謂一舉多得。

對於腳氣反覆發作者,建議在醫生的指導下,將苦參、百部、白鮮皮、皂角刺等藥物與白醋一起浸泡一晚後煮沸,撇去藥渣放涼,每天浸泡40 分鐘至1 小時,一天浸泡1~2 次,連續使用,期間要避免雙足接觸鹼性皂液。通過2~3 個療程的治療,可以明顯控制局部的皸裂、出血癥狀,冬季腳氣的發作也會明顯減輕。

另外,遠離腳氣除正規治療外就是保持雙腳的乾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勤洗腳、換鞋襪,鞋襪要經常日曬;雙腳多汗的人,應選擇透氣性好的鞋子和吸濕性好的鞋墊;家庭中如有足癬患者,其用具應單獨使用並高溫、日曬消毒;平日飲食方面應避免食用易生濕生熱的辛辣刺激、肥膩的食物,如辣椒、羊肉、火鍋、燒烤等,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