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堅持“房住不炒”定位 樓市調控保持連續性穩定性

8月2日,市住建委發布《北京住房和城鄉建設發展白皮書(2019)》。對於今年的房地產市場,白皮書披露,本市將堅持“房住不炒”定位,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連續性和穩定性。

今年本市還將進一步完善住房保障政策體系,多渠道建設籌集租賃住房5萬套(間)、政策性產權住房6萬套、竣工各類政策房7萬套,完成棚改1.15萬戶。在推動租房、中介管理立法的同時,今年還會起草《北京市物業管理條例》(草案),推動物業管理立法取得實質性進展。

關鍵詞1樓市調控

增加住房供應推動“中介管理”立法

“穩”是去年樓市的主基調。這背後則是各項政策嚴格落實、穩固調控成效,同時不斷增加住房供應、緩解供需矛盾。

白皮書披露,去年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由降轉增,同比增長3.4%,增速比上年提高10.8%,其中住宅投資增幅明顯達17.4%;全市住宅施工、新開工、竣工面積全面增長,新建商品住房上市面積984.1萬平方米,同比增加87.9%、上市套數達8.46萬套,這比2017年翻了一番。

備受關注的住房交易方面,也是量升價穩、市場運行總體平穩。記者注意到,與2017年交易明顯收縮相比,2018年本市房地產市場有所回升,全年全市商品住房成交19.8萬套,同比增加11.9%。其中二手住房、新建商品住房分別成交15.2萬套、4.6萬套,二者之比為3.3:1。

對於下一步樓市調控的思路,白皮書特別披露,將保持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以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為目標,堅決抑製投資投機性購房需求,逐步形成符合本市特點、適應市場規律的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此外還將在供給側和需求端同時發力,加大商品住房供應力度,推進已拿地商品住房項目盡早開工,加快入市供應。

今年相關部門還將推動《北京市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規章立法進程,建立多部門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強化聯動監管,完善信息共享、綜合執法等工作機制,保持執法高壓態勢,全流程規範開發、銷售、中介等行為。

關鍵詞2保障房

市場租房補貼標準將提高

作為民生工程,保障房去年開工量超額完成目標:全年新開工5.45萬套,完成5萬套目標任務的110%。其中公租房1.1萬套、安置房4.35萬套。棚戶區全年改造3.43萬戶,完成任務的146%。今年的新任務是:多渠道建設籌集租賃住房5萬套(間)、政策性產權住房6萬套、竣工各類政策性住房7萬套,完成棚改1.15萬戶。

保障房相關政策也會進一步完善。比如:調整市場租房補貼政策,擴大補貼範圍,提高補貼標準,鼓勵符合條件的家庭通過市場解決租房問題;完善市場租房補貼機制,加強補貼申請、審核及發放管理。

數據顯示,去年公租房補貼發放2.3萬戶、2.95億元,累計發放2.8萬戶、8.38億元;市場租房補貼發放1.91萬戶、2.14億元,累計發放5.53萬戶、16.65億元。

落實人才住房支持政策方面,白皮書也披露,各區也要加快制定本區人才住房實施細則,“三城一區”要抓緊頒布操作細則。以配租公租房為主,配售共有產權房、發放人才租房補貼為輔,按照盡力而為、量力而行的原則,對符合條件的人才給予住房支持。

關鍵詞3共有產權房

2.1萬套“在路上”將優化供地結構

白皮書中,“共有產權房”被反覆提及。在新房市場,更便宜的共有產權房大量供應,在為剛需提供“買得起”的房源時,也促進了北京樓市的理性、穩定。

按照白皮書披露的發展思路,今年將加快共有產權住房項目工程建設和銷售進度,穩定市場預期;健全共有產權住房相關配套政策,科學制定價格評估、代持機構管理等規定。

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昨天也向記者披露了目前北京共有產權房的“存量”:截至2019年6月,全市累計有共有產權住房項目64個,提供房源約6.55萬套。還有11個項目處於土地掛牌階段,佔地86.72公頃,預計可提供房源約2.1萬套。

哪些配套政策將進一步完善?這位負責人說,今年將會同土地管理部門,不斷優化供地結構和供地時序,在新城區域交通方便、配套較為完善的地區優先供應土地,力爭通過共有產權住房政策有序引導中心城區適宜功能和產業向新城疏解,帶動中心城區人口向新城轉移,實現職住平衡。同時,也將指導相關區調整項目配售人群範圍、降低申購門檻,尤其是針對大興、房山、順義區等供地規模較大的區域,在堅持共有產權住房基本條件基礎上,要求各區調整取消本區戶籍年限、工作年限等不合理的準入條件。

關鍵詞4租房

保障租戶權益建公益律師隊伍

據主要經紀機構成交數據推算,2018年全市住房租賃市場累計交易254.2萬套次,同比增長3%。市統計局發布的租賃房房租指數也顯示,2018年1到12月,全市房租指數環比變化總體平穩,其中3到8月環比上漲、9月以來逐月環比下降、12月環比持平。

白皮書披露,本市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去年共有15個項目、18萬平方米實現開工,預計可提供宿舍4100套(間);2017年供地的39個集體土地租賃房項目,截至2018年底已開工12個,預計可提供房源1.2萬套。

“在緊盯國家《住房租賃管理條例》立法進展的同時,住建部門也將抓緊完善《北京市住房租賃條例(草案)》。”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說。按計劃,今年還將進一步完善集體土地租賃住房建設、融資、運營管理政策;研究建立集體土地租賃住房與保障家庭準入分配的銜接機制,引導各區保障性住房專業機構參與集體土地租賃住房建設,躉租部分租賃房源面向符合公租房申請條件的家庭配租。

對於租房市場常發生的租戶合法權益受損等問題,相關部門今年還將加大對房地產中介機構、住房租賃企業和信息發布平台等市場主體的監管力度,規範租賃服務行為,完善服務標準,提升服務水準;推動建立住房租賃公益律師隊伍,完善多渠道租賃糾紛調處機制,讓群眾租得放心、住得安心。

關鍵詞5老城保護

“申請式退租”自願公房租金動態調整

在老城整體保護方面,直管公房將在今年加強管理。記者獲悉,除了依法依規清理違規轉租轉借行為,今年還將加快頒布租金標準動態調整方案,提高公房經營管理部門服務水準,改善直管公房小區居住環境。值得一提的是,本市將堅持“保障對保障”,通過申請式退租、恢復性修建、“共生院”改造等方式,推進核心區平房院落有機更新。

“申請式退租突出居民自願,申請式退租不是拆遷,居民去留完全自願。”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說,自願退租的直管公房承租人領取貨幣補償後,可申請區政府提供的共有產權房和公租房,改善居住條件。

而“共生院”工作內容則包括拆除違建、完善院內市政及公共服務設施、增加廚衛功能、修繕房屋、開展房屋經營利用等內容。這位負責人說,改造將主要通過就地改善、平移置換和私房承租三種方式實施。就地改善即通過房屋翻建、提升原住居民生活環境,與恢復性修建房屋形成“共生”模式,實現整體改善;平移置換即直管公房通過區域內位置調換、房屋置換實現改善;私房承租即原住居民通過出租自有私產至經營主體實現改善。

記者獲悉,目前東城區雨兒胡同,西城區菜市口西片區已確定為試點項目。其中,西城區對於未參加本次申請式退租的直管公房承租居民,以及私房居民和部門自管公房居民,均可在申請式退租結束後,根據自家實際情況參加實施主體組織的申請式改善工作。

來源:北京日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