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腎病醫生:兩個細節決定腎衰來得早還是晚,你注意到了嗎?

腎病患者都不希望看到自己血肌酐升高,因為這意味著腎病進入了腎衰階段,治療難度成倍提高,甚至即將面臨尿毒症和透析。但腎衰來得早還是晚,除了醫生的臨床水準之外,還有兩個細節也很重要。

細節一:胱抑素C狀況如何


細節一:胱抑素C狀況如何

做腎功能檢查時,我們的目光很容易被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明星指標」所吸引,胱抑素C很難受到關注。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好的腎臟損傷標誌物,因為胱抑素C完全在腎臟代謝,並不返回血液,其血液濃度完全由腎小球濾過率決定,所以是一種比血肌酐更加靈敏的腎功能標誌物。

在炎症反應階段,即使只有尿蛋白,也要定期查查腎功能,只需要空腹即可,費用不高,也能快速出結果,非常方便。

細節二:白天精神狀況如何


細節二:白天精神狀況如何

另一個重要的細節,就是看患者白天的精神狀況是怎樣的。如果白天精神飽滿,做什麼都比較有勁兒,而且容易獲得「滿足、愉悅」的體驗,情況就會比較樂觀;如果白天萎靡不振,覺得什麼事情都沒意思,即使輕鬆完成一件事,也無法獲得任何成就感,說明情況開始不樂觀了。

這是因為腎臟由於強大的代償機制,雖然早期不會在化驗單上得到明顯體現,但濾過能力下降,已經使血液無法為各個系統和器官提供充足的血氧。

腎病治療的短板


腎病治療的短板

腎病治療的優勢在於,在各個臨床癥狀的抑製方面大多有專門的藥物可供選擇,甚至還有透析和腎移植等「終極手段」;但劣勢也非常明顯,大多數治療手段都會給身體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傷,尤其是免疫力、新陳代謝、血液循環方面,幾乎成了腎病久治不愈的重要「幫凶」。

所以醫生們不斷強調日常生活調理的重要性,尤其是飲食、運動、起居和情緒管理等方面,這是改善免疫力、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的重要手段,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比藥物治療還要重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