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我們為啥到現在才有科幻電影?寫在《流浪地球》上映之前

今年大年初一,會有一部叫《流浪地球》的國產電影上映。對於春節無聊進電影院的人來說,可能大多數人都不會知道這部電影在內地的科幻迷心裡會有多重的分量。實際上,這部電影在電影類型中的定位,以及它對於國產電影的里程碑意義,不是一兩句話能說得清的。

說這是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上世紀八十年代的《珊瑚島上的死光》(1980)、《霹靂貝貝》(1988)難道不是科幻電影嗎?更不用說當年我們還拍過《十三陵水庫暢想曲》(1958)、《小太陽》(1963)。倘若把香港電影也算進來,單單叫《衛斯理》的電影就有好幾部,何況邵氏公司當年還拍過《中國超人》(1975)、《猩猩王》(1977),台灣當年甚至還拍過一部叫《戰神》(1976)的電影講關公大戰外星人……無論如何,你不能說這些電影不是科幻電影。

《中國超人》海報

《戰神》海報

再繼續拓開了說就更沒邊了。毫無疑問你可以把《鋼鐵俠》、《蜘蛛人》、《復仇者聯盟》都看作是科幻電影,這樣橫著比過來,國產電影在這塊確實一片空白。但你若是把中國電影裡的《黃飛鴻》、《東方不敗》、《狄仁傑》作為一個類型,橫著往好萊塢那邊比,也是一片空白。《星際大戰》裡的“原力”能算是科幻嗎?如果這也算科幻的話,那降龍十八掌為啥不能算是科幻?——實際上,當年確有西方媒體把《臥虎藏龍》選入了年度十佳科幻片——這樣一來是不是越扯越扯不清了?就想象力來說,東方西方各有千秋,誰也不比誰傻多少。

想要把《流浪地球》這部科幻電影講清楚,其實只要先選擇一個參照物,後面的事情就好辦多了。這裡我選電影《2001太空漫遊》(1968)和小說《2001太空漫遊》。由電影《2001太空漫遊》延續至《火星任務》(2000)、《地心引力》(2013)、《星際穿越》(2014)、《火星救援》(2015)等。粗略的說,這幾部電影可以說是好萊塢電影裡面為數不多的“硬科幻”。實際上用“硬科幻”這個詞也極不準確,應該說,這幾部電影是真正基於物理學理論創作的科幻電影,這裡姑且稱其為“物理學科幻片”。當然,這些電影裡面大都能挑出各種BUG各種硬傷,但這類硬傷好比是計算推導過程中出現的錯誤。這裡的重點在於,這些電影的創作思路是從科學理論和真實的宇宙空間出發,進行計算和推導,而不是天馬行動的任意想象。電影《流浪地球》,或許有可能是中國第一部物理學科幻片。

這裡先從《2001太空漫遊》這部電影說起。當年(1968年),大導演庫布裡克邀請著名科幻小說作家阿瑟·克拉克編劇,共同成就了這部科幻電影史上開天辟地式的影片,直接影響了斯皮爾伯格、詹姆士·卡梅隆等新一代的科幻電影巨擘。這樣空前絕後的一部影片豈能不看?於是,這部電影我看了兩遍,睡過去三次。據說,當年電影上映之後,阿瑟·克拉克本人覺得有些想法電影沒能表達出來,於是才寫了科幻小說《2001太空漫遊》。所以對於《2001太空漫遊》來說,實際上是電影在前,小說在後。這是一部非常阿瑟·克拉克的小說,和他的另一個長篇《與拉瑪相會》堪稱是姊妹篇。在我看來,小說的主線故事情節其實沒那麽重要。阿瑟·克拉克的作品最迷人的地方在於其中那些只有憑想象才能體會到的細節描寫:比如這個像車輪一樣的太空城市,靠自轉產生的離心力來模擬重力,主人公從零重力的車輪中心登陸,沿著車輪的橫條一點一點向車輪轉盤走,一點一點的感覺重力從指尖傳來……再比如《與拉瑪相會》裡描寫的那個外星人建造的圓柱體的太空城市,站在“裡面”遠眺,看到的地平線不是慢慢消失,而是向上升起卷過頭頂再從另一邊向下延伸到腳底下……

《2001太空漫遊》劇照

這些都是阿瑟·克拉克小說的獨特魅力,也是物理學和想象力相疊加的獨特魅力。在這裡,科幻小說不是想象一種還沒有實現的技術,或者暢想一個虛無縹緲的未來,而是建構一個在理論上絕對靠譜的世界。科幻小說有很多,但阿瑟·克拉克只有一個;科幻電影有很多,但《2001太空漫遊》也只有這麽一部。在電影《2001太空漫遊》之前,科幻電影是庸俗的章魚外星人入侵地球之類的B級片;而在電影《2001太空漫遊》之後,真正把好萊塢科幻電影引向大製作和大眾化的,其實是喬治·盧卡斯的《星際大戰》、詹姆士·卡梅隆的《終結者》、斯皮爾伯格的《侏羅紀公園》等等。不是說這些電影不好,而是,它們和《2001太空漫遊》不一樣。

在我看來,真正繼承《2001太空漫遊》之衣缽的科幻電影,是許多年以後票房平平評價也平平的《火星任務》。德·帕爾馬這位大導演儘管略微有些不著調,卻用比一般導演都更加著調的創作態度,請NASA的專家做顧問,花兩年時間才拍完了這部電影。片中的各種細節都力求真實,比如真實的火星環境,真實的太空行走等。

《火星任務》海報

事實上,想要把一部電影拍得好看,和想要把一部電影拍得符合物理學真實往往是兩碼事。比如說,《星際大戰》若想拍得好看,就必須在飛船戰艦開火時配上像遊戲機一樣的音效,但從物理學角度講外太空沒有空氣所以這個時候不應該有任何聲音,但沒有聲音電影又怎麽會讓大家覺得好看?《火星任務》大概是想要努力平衡這兩邊,結果反而兩頭不討巧。堅持理論正確的觀眾可能會覺得它BUG太多,而看電影隻圖個好看的人又可能覺得它沒那麽好看。不管怎麽說,我個人覺得它比電影《2001太空漫遊》好看多了。

可見,即便是財大氣粗的好萊塢,想要拍一部在物理學層面靠譜的科幻片也不是件容易事。如某位科幻小說作家說的,在好萊塢科幻電影裡面找科學,就像在公雞屁股底下找蛋一樣。物理真實不光是跟電影的觀賞體驗會有矛盾,跟電影的故事性同樣會有矛盾。像《星際爭霸戰》一類的科幻劇,好像整個銀河系到處都遍布著長得跟人差不多的外星人,人類輕而易舉就能跟他們進行接觸,這便是犧牲物理真實成就故事戲劇性的一例。然而,隨著全世界人民電影欣賞能力的不斷提高,在過去幾年,《地心引力》、《星際穿越》、《火星救援》,接連幾部以物理學為基礎的科幻片陸續上映。事實證明,廣大人民群眾的科學素養正在普遍提高。一部打著物理真實噱頭的科幻片,即便是如《地心引力》等故事性稍微弱一點,也會吸引到很多對真實的宇宙空間感到好奇的觀眾。或許,或者希望,這種“物理學科幻片”在今後的好萊塢電影裡會成為常態。

《火星救援》海報

終於要回來說中國科幻了。有一篇晚清的科幻小說裡描寫了這樣一個情節:在許多年以後的未來,中國終於建立了自己強大的海軍,有朝一日中國海軍和西方列強的海軍開戰,戰場上,中國的海軍放出如《西遊記》裡一般的法寶,大敗西方列強。這個細節描寫充分暴露出晚清中國知識分子半清楚半迷糊的狀態。這一代人隱約感覺到了科學是一個可以產生堅船利炮的好東西,但具體落實到細節層面,從科學這個抽象概念怎麽轉化成堅船利炮,這是當時的知識分子們沒有能力做具體想象的。

及至新文化運動,科學被尊稱為“德先生”;及至新中國,科學二字的內涵逐漸等同於正確;及至改革開放,科學和技術被合稱為是第一生產力。一百年來,科學二字在中國幾乎沒有承擔過負面形象。所以在中國的科幻作品裡,極少出現《弗蘭肯斯坦》這樣的反科學小說,也極少出現《銀翼殺手》這樣的賽博朋克和反烏托邦。中國同樣出現過很多優秀精彩的科幻小說,只是它們在大眾當中產生的影響遠不及武俠言情之類。過去二十多年,令中國的科幻迷感到無比興奮的是,在中國這樣的科學土壤裡,誕生了一位和阿瑟·克拉克神似的本土科幻作家劉慈欣。另一方面來說,過去二十多年,在中國也逐漸產生了能夠接受劉慈欣小說的讀者群體,而且這個群體一直還在不斷擴大。

我本人遇見劉慈欣的小說大概是在2007年春節的時候。假期一口氣讀完了當時他寫完的全部小說,看完之後徹底魔怔了。很長一段時間,《球狀閃電》中的巨集電子,《三體》中糾纏在一起瘋狂運動的三顆恆星,這些畫面不斷出現在我的夢裡。數年之後大劉憑借《三體》三部曲拿雨果獎、上新聞聯播、被奧巴馬“催稿”等等大紅大紫的時候,其實在那之前好幾年我已經很熟悉他的作品了。所以我曾經在課堂上開玩笑說,我是看著劉慈欣長大的。如今的大劉至少在年輕人裡已經可以說是天下誰人不識君,研究劉慈欣小說的論文更是已經汗牛充棟。自大劉因《三體》三部曲成名之後,把他的小說改編成電影的呼聲日益高漲。等了好幾年遙遙無期的電影《三體》到現在仍然是遙遙無期。今年,倒是《流浪地球》成了第一部由他小說改編並上映的電影。

《球狀閃電》書封

《三體》書封

實際上,若要讓我不假思索地說出三部劉慈欣的小說,我大概依次會說《三體1》、《球狀閃電》和《流浪地球》。這裡面前兩部規模更巨集大,相比之下,《流浪地球》像是一個微縮版的中篇,但同樣很劉慈欣。小說中,大劉魔鬼般地演繹了他那理性到瘋狂的想象力——全人類一起齊心協力,建造行星發動機,推動整個地球離開太陽系尋找一個新的太陽。

《流浪地球》最早發表在2000年的《科幻世界》雜誌上,同名電影一直到2019年的春節才上映。這一前一後相隔了竟然有將近二十年!作為一個可以稍稍讓人覺得安慰的類比,當年美國的科普大師卡爾·薩根打算動筆寫部科幻小說《接觸》,還沒開始動筆,便已經有出版社出兩百萬美金買了小說版權。小說出版於1982年,而根據它改編、由朱迪·福斯特主演的好萊塢電影《接觸未來》要到1997年才上映,此時卡爾·薩根已經離開人世。相比之下,大劉能在自己的小說發表近二十年後看到電影上映,也算是人生幸事了。

《接觸未來》,又名《超時空接觸》

電影《流浪地球》到底拍得怎麽樣,我還沒有看到。無論如何,這樣的電影能夠上映,標誌著我們國產電影在技術方面的一大進步;比這一點更加重要的是,這是國產電影在電影觀念上的一大進步;比這一點更加重要的是,這樣的電影能夠被大眾看到,其背後暗藏的前提乃是,在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科學觀念正在日趨普及。從長遠來看,後者才是最應該慶幸的事。

《流浪地球》海報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