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腫瘤專家建議:過了40歲,就得重視防癌體檢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

防癌體檢中心專家團隊表示:

防癌體檢是在常見癌症的高風險人群中應用有效的檢查手段發現早期的惡性腫瘤或癌前病變,並對高風險人群及發現異常的人群進行有效乾預管理的體檢方式。其目的是提高惡性腫瘤的早診率,降低因癌症引起的死亡。

到底該不該做防癌體檢

從世界範圍來看,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惡性腫瘤發病第1位的是肺癌,然後依次為胃癌、肝癌、結直腸癌和食管癌。男性發病第1位為肺癌,第2位?第5位分別是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結直腸癌。女性發病第1位的為乳腺癌,第2位?第5位分別是肺癌、結直腸癌、胃癌和子宮頸癌。

防癌體檢和普通體檢有何區別

防癌體檢也稱機會篩查,是在個體癌症風險評估的基礎上,針對個人及多個癌種進行的身體檢查,其目的是發現早期癌症,可切除的惡性腫瘤,或發現沒有癥狀的身體內既有的良惡性腫瘤。

防癌體檢的目的就是在健康人群中發現早期或沒有癥狀的癌症病人,或在出現臨床癥狀前,或者在腫瘤發生浸潤前,就能藉助各種檢查手段將其檢出,通過早期診斷和適宜的治療,以期得到較好的預後。

防癌體檢工作是健康體檢的一部分。由於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不斷上升,因此通過防癌體檢發現早期癌症,變得越來越重要。此外,由於大多數惡性腫瘤早期沒有癥狀,在早期階段不同的生物學和影像學表現,對各癌種篩檢的設備與檢測指標的敏感度、精密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因假陰性和假陽性、誤診和漏診等情況的存在,導致早期腫瘤診斷的複雜程度越來越高。加上腫瘤學研究內容的不斷擴展和精進,對從業人員的專業診斷能力、危險因素評估,及對各項檢查指標綜合分析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綜合上述因素,作為專業化體檢,防癌體檢越來越顯出其獨立性和重要性。

一般的健康體檢往往注重常規檢查項目的全面性,篩檢手段相對簡單,並不一定包含針對某一特定癌症的專項檢查手段,即使癌症檢查項目,其檢查的深度和專業的判斷還是有待加強。

為什麼需要做防癌體檢

明確自身的患癌危險因素,制定全生命周期相應的防癌計劃,制定防癌體檢等防癌措施,即使罹患腫瘤,只要在自然發病前被診斷,得到及時的治療而徹底治癒,改變絕大多數腫瘤患者的預後,就能達到降低發病率、死亡率的目的。

防癌體檢對預防癌症,避免由於癌症引起的死亡,意義重大。比如,晚期肺癌5年生存率只有13%,但通過體檢發現的早期肺癌10年生存率可以達到近90%。其他惡性常見腫瘤,如胃癌、結腸癌5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早早期乳腺癌甚至可以達到100%。以上癌種,均可以通過防癌體檢早期發現。

防癌體檢瞄準6大癌症

防癌體檢不是保證大家終生不得癌症,而是可以最大限度地讓大家不得中晚期癌症,早期癌症大多是可以治癒的。比如肝癌一旦發現就是中晚期了,手術機會都沒了,但早期肝癌治療效果非常好。小於3公分的小肝癌,通過各種手段,甚至可以不用手術,治癒率可達90%以上。所以,早診早篩很重要。

防癌體檢與一般體檢有所不同,其涵蓋主要癌種,同時是針對高危人群開展。

中國的癌症病種比較集中,主要癌症有6種:肺癌、乳腺癌、結直腸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這6種癌症發病佔中國所有癌症發病的近8成,死亡佔比也接近80%左右。對於不同的癌症高危人群來說,有不同的體檢方式可以選擇。比如肺癌,可以選擇胸部低劑量螺旋CT。乳腺癌選乳腺觸診+X光+超聲。肝癌選超聲+血的甲胎球蛋白檢測。結直腸癌和胃癌、食管癌等消化道腫瘤多選腸鏡和胃鏡早篩。這些手段被認為是確切的篩查手段,是通過大人群、大規模的流行病學實驗驗證過,並證實能夠確切降低人群死亡率的方法。防癌體檢要包含針對這幾種主要癌症的篩查辦法。

防癌體檢對於高危人群很有必要,需要有意識地去防控癌症,掌握主動權。年齡是所有癌症高危人群的一個重要的衡量標準。對於大部分癌症來講,一般50歲以上就可以進行常規防癌體檢。但乳腺癌不同,乳腺癌比較年輕化,尤其在中國大陸,高峰發病年齡在絕經前,因此40歲就可以開始做乳腺癌的防癌體檢了。

不同的癌症體檢間隔期是不同的。比如結直腸癌的檢查,通過結直腸鏡檢查沒有發現問題,則需要5年?10年再進行第2次檢查。但是作為肝癌高危人群的B肝攜帶者,做肝癌防癌體檢的檢查間隔時間就不能太長,一般需要控制在6?8個月。常見癌種、高危人群、有效手段、合理間隔、安全微創,把這些結合起來,結合自身的條件,就可以知道如何去進行防癌體檢了。

四類人是防癌重點人群

癌症高危人群是指社會上的一些人發生某種癌症的危險性高。不是所有的高危人群都會患癌,也不是說不屬於高危人群的人就不會患癌。由於某種原因,在這個人群中,某種癌的發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好多倍,甚至幾十倍。因此,這個人群便成為預防某種癌症的重點對象。建議屬於癌症高危人群中的人要多了解防癌知識,從飲食、生活習慣、生活和工作環境等方面,儘可能遠離致癌因素。注意身體有無新發生的癥狀或體征,如有發生,應儘早到醫院檢查治療。若有條件,最好每年參加1次防癌體檢,做到無病防病、有病早治。

以下四類人是癌症的高危人群:

1.長期從事下列工作或經常與其接觸者,如石棉、苯、鎘、鉻、鎳、砷、木屑、放射線、氡及氡子體、紫外線、烷化劑、芳香胺、多環芳烴、已烯雌酚、氯乙烯、4-氨基聯苯、雙氯甲基醚、煤煙和焦油、殺蟲劑、橡膠、冶煉業、傢具製造等。

2.有癌症家族史的人和現有癌前期疾病的人。

3.長期吸煙或重度吸煙者、被動吸煙者、嗜酒者,以及有其他特殊嗜好者。

4.其他情況:如患有乙型、丙型慢性肝炎,肝硬化。愛滋病患者、肥胖、不育、未曾哺乳、性交年齡過早、多個性伴侶、同性戀者及慢性血吸蟲病患者等。

40歲以上要特別注意

在垂體瘤中有一種可引起催乳素髮生改變的叫催乳素垂體瘤。催乳素是垂體前葉催乳素分泌細胞分泌的多肽類蛋白質,是調節生殖系統功能的重要垂體激素,其發生在男性和女性身上表現出來的癥狀截然不同。

肺癌

年齡>40歲,並有下列情況之一。

  • 1.吸煙史≥20包/年。

  • 2.被動吸煙≥10年。

  • 3.有慢性肺疾病史。

  • 4.職業接觸無機砷、石棉、鉻、鎳等的人群。

乳腺癌

年齡>40歲,有以下因素之一。

  • 1.未婚、未育、未哺乳。

  • 2.足月產年齡超過35歲。

  • 3.月經初潮時間早、絕經年齡晚。

  • 4.長期進食高脂肪飲食者。

  • 5.絕經後肥胖。

  • 6.長期精神壓抑、心情鬱悶。

  • 7.乳腺手術史。

  • 8.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 9.雌激素替代治療的人群。

肝癌

年齡>35歲,有以下因素之一。

  • 1.有慢性肝炎病史。

  • 2.B肝、C肝等肝炎病毒攜帶者。

  • 3.經常飲用烈性酒。

  • 4.長期勞累。

  • 5.有重度脂肪肝、肝硬化和糖尿病。

結腸癌

年齡>40歲,有以下因素之一。

  • 1.結腸息肉,有結腸息肉家族史的20歲以上家族成員。

  • 2.膳食因素:喜歡飲酒、吃肉,長期吃高脂肪、低纖維飲食的人群。

  • 3.慢性結腸炎病史。4有一級親屬曾患大腸癌。

食管癌

年齡>40歲,來自農村食管癌高發區(山西、河南、河北)和城市的高危人群(具有以下因素之一)。

  • 1.長期吸煙。

  • 2.長期大量飲烈性酒。

  • 3.胃酸反流刺激導致Barrett』s食管。

  • 4.喜食燙食。

  • 5.營養失衡。

  • 6.經常食用霉變的食物。

胃癌

年齡>40歲,有以下因素之一。

  • 1.幽門螺桿菌(Hp)持續感染。

  • 2.長期食用高鹽、煙熏食品。

  • 3.有胃息肉、萎縮性胃炎和胃潰瘍等病史。

  • 4.有胃癌家族遺傳史。

  • 5.貧血。

宮頸癌

年齡>40歲,有以下因素之一。

  • 1.性生活開始時間早(18歲以前)。

  • 2.多個性伴侶。

  • 3.HPV(人乳頭狀瘤病毒)16、18亞型陽性及其他亞型持續陽性。

防癌體檢也有「有效期」

防癌體檢多久做一次

這個問題其實並沒有一個固定的答案。就像一個人需要多久喝一次水,一輛汽車需要多久保養一次一樣。一個人多久喝一次水和這個人本身的體質、活動量、是否合併有其他疾病,以及所處環境的溫度、濕度都有直接的關係。而一輛汽車需要多久保養一次也和汽車本身的機械構造以及汽車所使用的油品,所行駛的路況,空氣的品質等等有著直接的關係。所以說,防癌體檢多久進行一次,需要結合個人身體的具體情況來定,每個人都有自身的特殊性,所需要的體檢內容和間隔時間也會不同,也就是說,防癌體檢要講究個體化。

大部分人的防癌體檢一年檢查一次就可以了,但也要結合身體的具體情況、檢查的部位,以及醫學檢查方法來確定多久查一次。

首先,每個人的身體情況不盡相同,需要檢查的時間間隔肯定也不一樣,比如正常情況下可以3年?5年檢查一次胃鏡,但是如果有萎縮性胃炎就需要1年?2年檢查胃鏡,如果有中度的不典型增生,就需要半年檢查一次了。再比如正常人一年檢查一次肝臟沒有問題,但是如果合併有B肝、肝硬化,可能就需要半年甚至3個月檢查一次超聲和甲胎蛋白了。一般情況下,我們建議40歲以上的人群進行結腸癌的腸鏡篩查,但是如果確定家族性的結直腸癌病史或者確定攜帶相關的突變基因,可能就要從20歲開始,甚至更早,就應該每年做1次結腸鏡檢查。因此,要根據每個人具體的個人史、家族史、疾病史等來確定多長時間做1次防癌體檢。

其次,不同器官的正常細胞發展成癌細胞所經歷的時間不盡相同,癌細胞形成以後,其分裂生長的速度也不相同。同時,來源於同一器官不同病理類型的癌細胞,其生長速度也不相同。癌細胞在增殖形式上也像正常細胞一樣,是倍增形式,即一個變成兩個,兩個變成四個,四個變成八個。由於癌細胞並不像正常細胞那樣會有所限制,因此這個癌細胞群就會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大,而且還會出現轉移。不同的癌細胞其倍增時間不同,也就造成不同的癌症進展速度差別較大。有的癌生長得很快,有的則相對緩慢,不同種類的癌細胞其分裂速度可以相差數十倍。因此考慮到癌細胞的生長速度不同,我們要根據不同器官來確定防癌體檢的間隔時間。

不同檢查方法「有效期」各異

不同的檢查方法其精細程度不同,觀察的細緻程度不同,篩查間隔期自然就不一樣。比如結直腸癌的篩查一般建議每年檢查1次大便常規潛血,或者每5年檢查1次乙狀結腸鏡,或者每10年檢查1次全結腸鏡。再比如肺癌,肺癌是最常見的惡性腫瘤,早期篩查顯得尤為重要。低劑量 CT 篩查可以有效降低死亡率,而X光篩查卻不能降低死亡率。有學者就對那些初篩時忽略,而在下次篩查時發現的「間隔期肺癌」進行了研究。該研究一共分析了70633名參與篩查的受試者,對初篩後人群每年進行隨訪篩查,設定「間隔期肺癌」為X光篩查陰性,但12個月內被診斷為肺癌,然後對這些人的X光進行重新閱片,來判定是否為真正的間隔期肺癌。結果發現,82例為真正的間隔肺癌,還發現「間隔期肺癌」在小細胞肺癌中更常見,而在腺癌中少見。這就說明了防癌體檢間隔時間和檢查方法同癌症病理類型有著直接的關係。

防癌體檢到底多長時間檢查一次,一定要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個體化的選擇,不能盲目追隨別人,造成嚴重後果,從而影響健康。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點擊下方愛心,您的贊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