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阿爾茨海默症將有藥可醫?百健公司新藥明年申請上市

阿爾茨海默症,俗稱“老年癡呆症”,屬不治之症。而如今,這一現狀或將改變。

近日,美國生物技術公司百健公司(Biogen)宣布,將重新啟動有關治療阿茲海默症藥物Aducanumab(以下簡稱“A藥”)的審批上市申請工作。而就在7個月前,該公司宣布終止該藥3期臨床試驗。

如果順利上市,A藥或許將成為市面上首個能改善阿爾茨海默症臨床症狀的藥物。

上述重啟消息宣布後,百健公司股價一度上漲超30%,幾乎挽回了3月宣布終止研究後損失的180億美元市值。截至當地時間10月23日收盤,百健公司收於278.82美元/股,跌幅1.08%,最新總市值約503億美元。

1

製藥巨頭前仆後繼

阿爾茨海默症,又稱老年癡呆症,是一種進行性神經疾病,對患者影響較大,不僅影響思考能力,還會影響壽命。百健公司稱,它是超過65歲人群的第三大死因,僅次於癌症和心髒病。

根據中國阿爾茨海默症協會網站數據,目前,全球阿爾茨海默症患者達5200萬人,且呈爆發性增長,每3秒新增一個患者。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患者人數達1000多萬,佔世界總病例數的20%,每年給中國造成的社會經濟負擔高達1.2兆元。

預計到2050年,全球阿爾茨海默症患者將達到1.5億人。

放眼全球,在阿爾茨海默症藥物研發的道路上,寫滿了製藥巨頭們慘敗的故事。據不完全統計,1998年至2017年間,全球有146個阿爾茨海默症藥物在臨床研發時失敗,40%夭折於早期臨床階段,39%在中期臨床宣布失敗,18%在後期臨床失敗。

強生與輝瑞聯合研發的Bapineuzumab及羅氏Gantenerumab,分別於2012年和2014年止步於臨床試驗III期。

2016年,被稱之為“阿茨海默症特效藥”的LMTX同樣在III期臨床試驗時以失敗告終。最遺憾的是,在這之前,其臨床試驗II期已顯示,輕度和中度阿爾茲海默症患者在服用該藥後,發病速度可以下降87%。

同年,阿斯利康和禮來聯合宣布其III期臨床藥物Solanezumab因沒有達到主要臨床終點而宣告失敗。

2017年,默沙東宣布停止開發BACE抑製劑藥物Verubecestat。

2018年,輝瑞宣布停止對阿爾茨海默氏症的藥物研究,並解雇了300名相關研究人員。隨後,強生也宣布終止BACE抑製劑Atabecestat的臨床試驗II/III期。緊接著,阿斯利康和禮來宣布停止BACE抑製劑Lanabecestat的全球III期臨床試驗。

顯然,能夠有效抑製阿爾茨海默症的藥物,是擺在製藥巨頭們面前的難關。

2

首個有效藥或將上市

早在2017年10月,百健公司和日本製藥公司衛材(Eisai)就在全球範圍內開展了A藥的開發和商業化。曾有分析人士表示,A藥的價值將達103億美元,超過比其更有效且風險更低的化合物。

但今年3月,百健公司和衛材宣布,基於獨立數據監測委員會進行的無效分析的結果,將停止A藥的3期臨床試驗。停止臨床試驗當天,百健公司股價最大跌幅達29.94%,最終收跌29.23%,創2005年2月以來的14年最大單日跌幅,報收226.88美元,創2013年8月以來最低,市值抹去近180億美元。

但是,在試驗停止後,3285名患者中的2066名患者還有機會完成整個18個月的療程,於是百健公司仍然得到了新的臨床數據,並通過對新數據的分析,得到了與停止試驗前完全不同的結果。

新的數據分析結果顯示,3期EMERGE研究達到了它的主要終點,顯示了臨床衰退的顯著減少。接受A藥治療的患者在認知和功能測試(如記憶、定向和語言)方面有顯著的改善,在日常生活中能夠更好地處理個人財務,做家務、購物、洗衣服及獨自出門旅行。

因此,百健公司宣布將重啟A藥的臨床研究,預計於2020年初提交該藥的上市申請,並將繼續與歐洲、日本等地區的監管機構進行協商。

百健公司該臨床試驗的主要研究者、羅切斯特大學阿爾茨海默病治療教授Anton Porsteinsson表示,“臨床3期試驗中新的大數據集首次證明,清除聚集的澱粉樣蛋白可以減少阿爾茨海默病的臨床症狀,為醫學界、病人及其家屬帶來新的希望。”

百健公司首席執行官Michel Vounatsos也表示,“阿爾茨海默症使全球數以千萬計的人受到影響,今天我們終於獲得了突破性的研究結果,這是個令人振奮的消息……我們希望能為患者提供減緩阿爾茨海默症臨床症狀的療法,或者獲得其他針對減少腦內澱粉樣蛋白的方法,來治療阿爾茨海默症。”

若A藥獲得FDA批準上市,那麽它將成為全球首個能改善阿爾茨海默症臨床症狀的藥物。

3

國內研究取得突破

有業內人士表示,從數據來看,A藥的效果微乎其微。但目前市場上該種類型的藥物很少,在百健公司療法安全的情況下,FDA可能會被迫在一項陽性試驗的基礎上批準它上市。

某券商分析師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如果A藥能夠獲批上市,必將成為百健公司的重磅產品。”

公開資料顯示,百健公司在全球多發性硬化症藥物治療市場中約佔38%,其一半以上的收入都來自該領域。

雖然側重一個疾病領域更容易佔領龍頭位置,但近年來,隨著諾華、新基、賽諾菲等公司不斷加大在多發性硬化症領域的研發投入,百健的龍頭地位也受到了威脅。

根據百健最近發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該公司在多發性硬化症方面的拳頭產品如Tecfidera、Interferon、Tysabri及Fampyra的營業收入增長緩慢,其中Interferon的營業收入甚至出現了下降的情況。今年前三季度,上述四款產品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2.71億美元、15.85億美元、14.19億美元及0.71億美元,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3.4%、-10.23%、1.41%以及1.86%。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本土藥企在阿爾茨海默症領域的研究也在快速推進。

2018年7月17日,中國本土研製的抗阿爾茨海默症原創新藥GV-971臨床3期成功揭盲,在國內外引起了強烈反響。GV-971通過重塑腸道菌群平衡、降低外周相關代謝產物苯丙氨酸/異亮氨酸的積累,減輕腦內神經炎症,進而改善認知障礙,達到治療阿爾茨海默症的效果。

2018年10月25日,在巴塞隆納舉行的第11屆國際阿爾茨海默病臨床試驗大會上,GV-971第一發明人、中科院上海藥物研究所耿美玉研究員首次在全球披露GV-971臨床3期數據,獲得了與會頂尖國際專家的高度認可。

從GV-971被發現到臨床3期成功,再到如今,歷時22年。《國際金融報》記者了解到,該藥物目前還在CDE審批階段。

見習記者 金旻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