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體內濕氣重的7大表現,別再忽略你的身體!

現在的人,吃肉多,蔬菜少,運動量少,再加上恰好暑濕季節,各種不注意,便有了一身「濕氣」。

那麼濕氣具體有那些表現?在人身上又如何體現?復陽堂醫師來告訴你

身體濕氣重的7大表現

① 身體很困頓

即使前一天晚上按時作息,第二天起床仍然感覺沒精神。

早上起不來床,總是感覺很疲乏;

身體很沉重,感覺沒睡好,人也懶得動;

早起感覺腿肚子發酸、發脹,上下樓梯腿重;

「頭重如裹」,頭部沉重,像裹了一條濕毛巾,總感覺朦朦朧朧的;

四肢困頓、乏力,似乎身體裡附著什麼重物。

這都是體內濕氣重的原因。

② 大便不成形

上廁所時,大便不成型,感覺便不盡、便完又感覺不爽,大便黏馬桶,要衝好幾次。

正常情況下手紙用一兩張就夠了,如果三五張紙反覆擦也擦不乾凈,就說明體內有濕氣。

濕氣在體內會讓大便呈現黏膩的樣子。

③ 刷牙會噁心

刷牙會感覺到噁心,口裡發粘。舌頭又胖又大,有齒痕,舌苔厚膩。

一個人體內的濕氣多了,舌頭的體型就會腫大起來。但口腔的空間不變,然後舌頭邊緣就會頂到牙齒。時間一久,就會出現齒痕。

同樣,濕氣一重,舌苔也會由薄苔變得厚膩。

④ 皮膚很油膩

濕氣重的人,面部愛出油,頭髮也容易出油。剛洗的頭髮,半天就又油膩膩的。並且臉上還特別容易爆痘痘。

⑤ 身體疲累

總是感覺到很累,連說話都很累,沒有勁頭。整個人像被什麼裹住一樣,動彈都很疲憊。

⑥ 身體虛胖

濕氣重的人,即使吃的少,仍會出現虛胖的情況。尤其是小肚子,並且易浮腫,手腳酸麻脹。

⑦ 男女不同表現

婦科易患炎症、痛經,男性陰囊潮濕。

或許你早就煩透了這樣的自己,但卻不知道,這都是「濕氣」在作祟。

體內濕氣從哪來?

那麼體內的濕氣,都是怎麼來的呢?

環境|潮濕的環境

夏天氣象濕熱,空氣潮濕,下雨後淋雨、衣服濕了繼續穿、身體濕透後不及時擦乾淨,這樣很容易讓外部濕氣通過毛孔皮膚進入體內,成為「濕氣」。

飲食|生冷油膩

夏天了,人們自然喜歡暢快的生活,涼食、冷飲再加上燒烤、甜膩,如此極端的兩種食物會讓脾胃難以承受,長此以往,脾胃虛弱,吃的東西難以消化,就會在體內產生「濕氣」。

生活|不良習慣

夏天,出著一身大汗就喜歡往空調房裡鑽,夜裡又喜歡徹夜開著空調,出汗本來是排出濕氣的一種方式,現在又因為用空調導致汗液揮發不出來淤積在體內,不利於濕氣的散發。

另外,運動的減少也會減少濕氣的排出途徑。

其他

長期使用抗生素等苦寒葯,一定會損傷陽氣,助長濕邪在體內聚集。

教你這樣祛濕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

「濕氣」在體記憶體在久了,就會和體內各種寒、熱、風結合,進而導致各種各樣的疾病,以及體質的改變。九種體質中的「濕熱體質」和「痰濕體質」就與此有莫大的關係。

那麼如何有效的祛濕?

? 避免潮濕的環境

日常生活少暴露在潮濕環境中,尤其對濕氣敏感的人,更應留心,如不要直接睡地板、潮濕下雨天減少外出、不要穿潮濕未乾的衣服、水分攝取要適量等。

? 運動法

少動、飲食不節製及壓力大,造成濕留體內。運動可以緩解壓力、活絡身體器官運作,加速濕氣排出體外。常運動的人,體內積累濕氣的情況更少,也更加健康。

? 食療法

濕氣重的人一定要避免吃生冷、寒性的食物。

生冷食物、冰品或涼性蔬果,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不宜過食,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薑,降低其寒涼性質。

去除體內濕氣可以常吃黑豆,赤小豆煲粥或者熬湯。另外也可以嘗試多吃雜糧,減少大米的食用。因為大米長在水裡,含有濕氣,濕性黏稠,所以大米一熬就稠了。

你還在為「濕重」帶來的麻煩苦惱嗎?快按著上面的方法,行動起來吧!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