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古代學生開學的那些事兒

金秋九月,是收獲的季節,是碩果累累的季節,是揮灑汗水,迎來豐收的季節。

九月象徵著豐收,象徵著希望,象徵著與眾不同。

九月,孩子們背上了書包,迎來了開學季。從開學第一課——開學典禮開始,開啟新的征程,體驗不一樣的精彩。

如今,各式各樣的開學儀式是必不可少的,其實古人對開學儀式也極為重視,他們是如何舉行開學儀式的呢?

有何開學儀式?

在古代,凡是新入學的生員,都需進行稱為“入冸”的入學儀式。《禮記·王製》記載,學童首先換上學服,拜筆、入泮池、跨壁橋,然後上大成殿,拜孔子,行入學禮。

“正衣冠”

《禮記》有雲:“禮義之始,在於正容體,齊顏色,順辭令。”古人非常重視儀表,認為“先正衣冠,後明事理,再做學問”,讓學生注重自己的儀容整潔,是入學的第一課。學童們穿上正式的長袍,戴上圓形的黑緞帽,先生依次為他們整理好衣冠,然後排著隊到學堂前集合,恭立片刻後,在先生的帶領下步入學堂。整理好衣冠,學生們排著整齊的隊伍集合於學堂前。恭立片刻後,在先生的帶領下,跨過一個半圓形的水池(泮池)。

“拜先師”

步入學堂後,先要舉行拜師禮。學生先到大成殿前對至聖先師孔子行儒家最高拜禮,叩拜至聖先師孔子神位,雙膝跪地,九叩首;然後拜先生,三叩首。接著向先生贈送六禮束脩,以表示求學的誠心與恭敬心。六禮束脩,就是行拜師禮學生贈與先生的六種禮物,分別是:芹菜,寓意勤奮好學;蓮子,寓意苦心教育;紅豆,寓意紅運高照;紅棗,寓意早日高中;桂圓,寓意功德圓滿;乾瘦肉條,用以表達弟子敬意。之後,便是學生間互相鞠躬,表示互愛互幫。

先生在收下束脩後,回贈《論語》、蔥(聰慧)等禮物,同時帶領弟子齊頌《大學》首章,象徵擔下“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責大任。

“洗淨手”

行過拜師禮後,學生要按先生的要求,將手放到水盆中“淨手”,正反各洗一次,然後擦乾。“淨手”的寓意為淨手淨心,去雜存精,希望能在日後的學習高職心致志、心無旁騖。

“開筆禮”

開筆,是中國古代對少兒開始識字習禮形式的稱謂,俗稱“破蒙”,古代讀書人只有開筆破蒙後方可入學讀書。這是開學禮中最後一道程序,包括朱砂開智、擊鼓明智、描紅開筆等。

“朱砂開智”就是先生手持蘸有朱砂的毛筆,在學生眉心處點上一個紅痣,為學童們朱砂開智。因為“痣”與“智”諧音,寓意著孩子從此開啟智慧,目明心亮,日後的學習能一點就通。

“擊鼓明智”來源於《學記》“入學鼓篋,孫其業也”,意在通過擊鼓聲警示,引起學生對讀書的重視。

“描紅開筆”就是學生在先生的指導下,學寫人生的第一個字——“人”,寓意做學問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

“入泮”經歷了這樣的儀式之後,標誌著學生們正式拜在先生門下,成為了孔門弟子,從此便踏上了“路漫漫其修遠”的求學之路。

幾歲入學?

古代的兒童入學年齡一般在8歲至15歲之間,流行“大齡入學”。

《大戴禮記·保傅》稱:“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從中可以看出,先秦時代是8歲入學。但《尚書大傳·略說》則稱“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學、小學……十有三年始入小學”,是13歲入學;同篇中還有“十五始入小學,見小節,踐小義”的記載,是15歲入學。《嘉靖太平縣志》記載,明代太平縣“令民間子冀盼八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皆入社學”;《嘉靖香山縣志》則稱,有讀書潛質的“八歲至十有四者,皆入學”。

相對來說,唐代孩子入學年齡與現代差不多,6歲、7歲可以入學,如唐代醫學家、藥王孫思邈便是“七歲就學”。

在古代,甚至20歲入學都是正常的。明魏校《莊渠遺書·渝民文》稱:“凡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歲至二十歲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學。”社學,即地方官府奉朝廷詔令所設的“鄉村小學”。

何時入學?

據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具體入學時間是這樣安排的:正月農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硯冰凍時,入學時間多是根據農閑時間安排的。

到了南北朝時期,開學時間相對統一,“冬季入學”成為主流,《北齊書·李鉉傳》中便有“春夏務農、冬入學”的說法。

後來,冬季入學成為古代鄉村小學較為普遍的選擇,但具體時間與漢代有所不同,農歷十月份開學。宋陸遊《冬日郊居》詩中雲:“兒童冬學鬧比鄰,據案愚儒卻自珍。”自注稱:“農家十月,乃遣子弟入學,謂之冬學。”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