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電影局新政收縮院線牌照,未來新增2萬塊銀幕引憂慮?

圖/視覺中國

文 | 數娛夢工廠 作者 | 郭雅瓊、劉萱,編輯 | 友子

前不久國家電影局的一份檔案,年末在影院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

這份名為《關於加快電影院建設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對未來一段時間全國影院建設提出了多條意見。

其中引起了廣泛關注的是《意見》中深化電影院線製改革的部分。對新成立電影院線公司,檔案除了要求無違規違法行為、正常繳納電影專項資金外,還對申請方劃了一道門檻:控股影院數量不少於50家或銀幕數量不少於300塊;控股影院上一年度合計票房收入不低於5億元。

放開牌照的消息從去年傳到今年。但綜合數娛夢工廠對多位業內人士的採訪,此次政策雖然看似放開了牌照申請,但事實上意在收縮牌照規模。

“政策的本意一定是加快兼並重組。”一位在影城投資管理領域資深人士向數娛夢工廠表示,“現在國內有很多院線是名存實亡的狀態,這個從國家層面肯定是不願意看到的。”

按照前述“年票房5億並且控股影院至少50家/300銀幕”兩條規定,排除已有院線的,數娛夢工廠發現只有CGV影城、百老匯、耀萊影城、博納影業、恆大院線、UME和盧米埃等不到10家影投公司符合要求,而這當中CGV等又被外資不得建立院線的要求擋在門外。

不滿足條件的影院恐怕不得不走上並購重組的路線。“接下來大家可能會看到更多某些電影院被某些連鎖的影投公司收購的新聞。”一位影院經理評價。

事實上,此次《意見》就明確提及了鼓勵電影院線公司跨地區、跨所有製整合,並提出對嚴重違法違規或長期經營不善的院線實行市場退出,已經表明了主管部門的態度。

對於已經在影院行業有所布局的企業來說,新政卻是利好。博納影業方面就向數娛夢工廠明確表示,博納符合新規的要求,將會按要求提出申請。

相比院線牌照的新門檻,檔案提出的另一目標多少引起了擔憂——到2020年,全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電影院銀幕總數達到8萬塊以上。

拓普智庫數據顯示,截至12月20日,全國銀幕數量已經突破了6萬塊。這意味著未來兩年內還要新增兩萬塊銀幕,相當於現有銀幕數量的1/3。

但數娛夢工廠注意到,在銀幕數早已躍居全球第一的同時,全國影院的單銀幕產出已經比高峰期下滑了近三成。現有影院收益已經明顯下滑,未來兩年如何消化還需要新增的2萬塊銀幕?

“50家影院、300塊銀幕不算難,5億票房是道坎”

“控股影院數量不少於50家或銀幕數量不少於300塊”、“控股影院上一年度合計票房收入不低於5億元”。

過去幾天,《意見》中這兩條新要求得到了業內的廣泛關注。

一位資深電影院線投資人告訴數娛夢工廠:“這是老政策的更新版,控股的影院不少於50家或者銀幕不少於300塊這個難度不大。票房不低於5億元的難度挺高的。”

其所說的老政策是廣電總局和文化部在2001年發布的《關於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其中提出組建院線必須符合以下條件和要求:

10家以上以資本或供片為紐帶的專業影劇院,其中實行電腦售票的影院不少於8家或者年度票房不低於800萬且電影專項資金如實上繳,可以發起組建一條省內院線,由省級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審批。

15家以上以資本或供片為紐帶且影劇院分布在不同省級區域的專業影劇院,其中電腦售票不少於10家或者年度票房不低於1000萬且電影專項資金如實上繳,可以發起組建一條跨省院線,協商跨區域省級電影行政主管部門後,報送國家廣電總局審批。

一個省的院線組建最多不超過三條。以簽約形式組合的院線,簽約期不少於3年(含3年)。一個影院只能加入一家院線。簽約期滿後,可以重新進行選擇。

對比可以看出,17年之後,無論是看票房還是影院數量,成立一條新院線面臨的要求都顯著提高。

數娛夢工廠注意到,2017年全年票房突破5億的影投公司僅有15家。而到了今年,截止12月19日,全年票房突破5億的影投公司共18家。

“5億(票房)這算是劃了條線吧。”這位投資人對數娛夢工廠表示。

這其實是一條相當高的標準。在目前已有的院線中,2017年票房能過5億的只有22家。而今年截止12月19日,48條院線中也僅有21條及格。

這意味著如果是按照新規定來執行,光是“5億年票房”這一條就能將現有半數以上的院線淘汰,主管部門想要提升院線行業集中度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

“5億的標準,大約是對標萬達30-50家影院的規模,對標大地60-90家影院的規模。所以這個政策不是在鼓勵放開院線,而是在收縮院線規模。”某二線城市的一位影城經理告訴數娛夢工廠。

這意味著,主管部門正在對上一輪政策頒布後湧現的院線進行調節。

前述2001年檔案頒布後,國內的電影院線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上海某影院投資管理公司負責人告訴數娛夢工廠:“實際上在總影院數達到40家的時候,主管部門就已經意識到,這麽多院線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院線發揮的其實是拿片、排片、統一發行的作用。目前的40多條院線,發的片子都是一樣的,對於影院來說加盟任何院線都沒區別。”

“這個檔案後來雖然一直存在,但哪怕符合規定國家層面也不給批了,因為他(主管部門)認為院線已經是飽和了。”這位負責人向數娛夢工廠表示。

在他看來,《意見》中關於新院線公司成立政策的頒布,一方面是加大了新設院線的門檻,一定意義上可以說國家已經不鼓勵再成立新的院線;第二就是如果要成立新的院線,要走兼並重組,把電影院控股數量做上去,或者通過收購一家院線來實現。

能申請新院線牌照的只有7家?5000萬換有牌照公司50%股份

影城經理劉志(化名)所在影城的院線位列全國前十。他在《意見》頒布後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先定個小目標,開它50家,做它5個億。”

政策對於不同的人來說往往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牌照的放開以及對並購重組的鼓勵,讓在門外逡巡已久的各路玩家們有了入場機會。

劉志認為這個行業大有可為。“以前收購過院線牌照的,沒吃虧。現在想要成立自己院線的,不會虧。”他告訴數娛夢工廠,“事實上,此文一出,很多影管公司都在著手準備自己的院線了。接下來大家可能會看到更多某些電影院被某些連鎖的影投公司收購的新聞。”

一位在影院管理行業工作多年的人士向數娛夢工廠表示,現在院線太多了,一些衰退的有牌照國企不退出市場,新的又要申請新的牌照,這樣就造成國內會有60條、70條院線,但這樣沒有意義。“院線有很多其實都是名存實亡的狀態,這個從國家層面肯定是不願意看到的。”

除去本身就已經擁有院線資質的影投(如萬達、大地、橫店、金逸等),數娛夢工廠注意到,沒有牌照但完全符合兩條申請條件的影投公司共5家,包括CGV影城、百老匯、耀萊影城、博納影業以及恆大院線。

另外,UME和盧米埃的票房在2018年均超過了5億,儘管兩家旗下影城數量不足(UME只有47家影城,盧米埃只有38家),但兩家的銀幕數量都超過了300,因此也具備申請院線牌照的條件。算下來,一共只有7家。

不過這當中CGV影城是韓國CJ集團旗下影城,屬於外資企業。按照2003年開放外資投資影院的同一份檔案,外資是不能成立院線的。

並且這一規定也適用於港澳台企業。這意味著港資背景的UME和百老匯能否申請院線牌照也存疑。不過需要指出的是,UME去年已經易主華人文化。

事實上,這次的院線制度改革,對於早已進場的國企和有實力的國內民營企業算是一定利好。

以博納、恆大、華誼等為代表的民營企業早就想擁有自己的院線牌照,而文投控股早在2014年便以23.2億全資收購了耀萊影城,今年更是投資了萬達電影,UME則在去年易主華人文化。

“此次牌照的申請條件應該是有門檻的,但是有條件都可以申請,算是放開申請了。博納目前是都滿足條件的,我們也會去申請。”博納集團副總裁兼博納影院投資公司總經理黃巍向數娛夢工廠表示。

至於恆大院線,今年7月恆大旗下的嘉凱城已經宣布進軍院線領域,以近6億收購北京明星時代影院投資有限公司和艾美(北京)影院投資有限公司100%股權,從而獲得了院線牌照。

其控股股東廣州市凱隆置業有限公司作為恆大院線的控股方,為了解決同業競爭問題,計劃在一年內停止恆大院線的所有業務並注銷。這意味著“恆大院線”這一品牌將永久退出舞台。

如今的牌照到底有多稀缺?數娛夢工廠了解到,西藏作為唯一一個尚未成立院線的省份,當地院線牌照要價已經是5000萬換50%的持股。在新政策設立了門檻之後,未來牌照價格恐怕還會繼續上漲。

“存量的院線公司在市場競爭下可能會被淘汰,它可能會被收購掉,然後兩三個院線一起整合。所以從政策本意上一定是加快兼並重組,因為現在院線太多了。實際上是關閉了一扇門,讓大家往另一條路線上走。”前述影院投資公司負責人說。

未來兩年還要多2萬塊銀幕?影院營收已經明顯下滑了

《意見》中一邊明確表示了對院線並購的鼓勵態度,但另一邊又設立了遠大目標:到2020年全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電影院銀幕總數達到8萬塊以上。

檔案頒布後,一家國內中型院線的影城經理轉發了政策消息並配文,“還在鼓勵開電影院,給點活路吧……”評論中各類影城人士紛紛哀歎。

拓普電影智庫數據顯示,截至12月20日國內銀幕數已達60098塊。按照2020年銀幕要超過8萬塊的政策,意味著未來兩年全國還要新增2萬塊銀幕。自2016年以來剛剛放緩增速的影院行業,似乎來不及喘氣就又被打了雞血。

影城經理們的擔憂來自於可以預見的更激烈的競爭。隨著過去幾年影院的急速擴張,票房增速趕不上銀幕增速,已經是困擾業內許久的話題。

“今年基本上所有的影院票房都在下降,下降了大概10%-15%不等。在總票房更新的同時,單影院的營收下降,這個對影院是很致命的。”上海的影管公司負責人向數娛夢工廠感歎。

2006年至今的十餘年間,全國影院銀幕數從3000多塊爆發式增長到了如今的6萬塊,年均複合增長率近30%。

過去五年,全國影院數量和銀幕數量的增長遠遠快於總票房和觀影人次的增速。下圖可以看到,全國銀幕數從2014年的26000塊增長至今年的超過6萬塊,翻了一倍多,多數年份都是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只有今年才明顯降速。

但相比供應端,觀影需求增長卻並沒有那麽快。尤其是今年,截至12月20日全國觀影人次為16.62億,與去年相比僅有2.3%的增長。

導致的結果是,全國電影院的利用率正在快速下降,單個影城的營收越來越難看。

2014-2018年的5年間,全國影院的平均上座率從16.16%下滑到12.11%,單銀幕產出從2015年最高的127.29萬元下滑到91.04萬,降幅達到了28.5%。

即使是頭部影城也難逃營收下滑的命運。

多年來穩居全國影院票房營收冠軍的耀萊成龍國際影城五棵松店,2014年票房收入為1億元,今年截至20日的票房為7300多萬,這樣的營收放到5年前,只能排到全國第5,五年時間該影院的票房下跌近三成。

而全國Top10影院的票房總和從2014年的7.7億下降到今年至今為止的5.5億,降幅超過兩成。

而這樣的下滑發生在全國總票房近乎翻番的情況下。

數娛夢工廠根據拓普電影智庫數據統計,2018年截至目前產生場次的10314家影院中,全年票房不足1000萬的影院數量達到了84.4%,不足500萬票房的影城數量佔比63.2%。而就數娛夢工廠的了解,年票房不足500萬的影城,大概率虧損。

“目前來看,國內觀影人次正處於一個需要突破瓶頸的階段,沒有看到太多的爆發點和更大的增長空間,所以銀幕數增多會讓大小影城都不太好過,而一半以上虧損的狀態也會加劇行業內的進一步整合。”生態圈資本創始人曹海濤向數娛夢工廠表示。

院線上市公司已經嘗到了快速擴張帶來的苦果,典型案例便是曾經星光熠熠如今卻在謀求出售的老牌院線星美。

從2013年的83家到2018年11月底的320家,星美在5年時間裡影城數量擴張了4倍,但目前至少140家星美影院暫停營業。根據《證券日報》的報導,星美旗下有50家影城或易主中植系。

而院線相關上市公司的最新三季度財報也並不好看。尤其是文投控股、上海電影和金逸院線,2018年前三季度扣非淨利皆是負增長,同比跌幅分別達到了92.46%、36.66%和17.13%。

以文投控股為例,其在半年報中解釋,其上半年淨利大幅下降,除了影視劇周期原因導致未結算的因素外,另一大主要原因就是因為2017年上半年到2018年上半年新開了48家影城,近其所有影院一半,這些還處在培育期的影院短期內未能實現盈利。

市場已經認識到銀幕數供大於求帶來的危機,這兩年也逐漸放慢了狂奔的腳步,這一點從銀幕年增長率從高峰期超過30%下降到今年的13.9%就能看出。

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出2020年全國要有8萬塊銀幕,會不會使影城建設再次進入跑步期?

前述影院投資公司負責人認為,在這個時間節點不應該去做具體的數量規劃,而需要布局上的科學規劃,“有些地方的影院肯定是不足,但有些地方一定是過剩的,如果只是簡單的從5萬多塊增長到8萬塊,我覺得是一個比較大的問題。”

在他看來,影城是個微利行業,一個影城如果有兩三千萬的票房,利潤可能往往只有一兩百萬,政策的變化對於下遊影院的盈利能力影響非常大。

但另一方面,從意見內容可以看出,決策層面也很清楚,需要加快影城建設的是中西部地區。至於後續如何進行規劃和落地,還得看具體的實施情況。

對此,博納集團副總裁黃巍向數娛夢工廠表示:“政策沒問題,西部確實銀幕數少些,但對於各個投資主體而言,一定是理性投資為宜。”(本文首發鈦媒體)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