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你的體重是健康的標準體重嗎

肥胖症使人體態失美、動作不靈活、氣促無力。除此之外,嚴重的話還有糖尿病等病症。對身體的健康帶來很大的危害。

醫學家們發現大多數肥胖症的發生,在於不正確的飲食習慣。長期人吃得多,而消耗得少。吃的食物的熱量比消耗的熱量要多。有兩種脂肪細胞存在人的身體裡,白色和棕色脂肪細胞。白色會讓人肥胖,棕色會利用體內熱量。胖的人就是白色的多,熱量都被白色細胞吸收,讓熱量都變成了油脂,存在身體中,形成了肥胖症。

肥胖症的發生也與遺傳和個體的體質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常聽到某些肥胖者說「我就是喝水也長肉」。實際這是他們先天存在著某種肥胖的因素,在這部分人中,他們家族胖的人也多。胖的人基礎代謝率較低,只要少量熱量就能維持身體的活動,這些人的脂肪合成功能無疑是超過正常人。像這樣無疾病所導致的肥胖症,被稱作為單純性肥胖症,而因為生病所導致的肥胖症,被叫做病態性肥胖症。病態肥胖症是因為體內代謝的問題。但是,只有2.6%的人是病態肥胖。

肥胖症由於大量的脂肪堆積,血液的供給要更多,增加了耗氧,比一般人多三四倍,對心血管系統來說加重了負擔。因為在血液裡有太多的脂類,血液就很粘稠。這些原因會影響人的呼吸等功能,會常感氣促等,易於疲勞。長期下去會使心肺功能下降。肥胖還使人易患糖尿病。據統計,胖的人比平常人患有糖尿病多1.5倍;高血壓病為3.5倍;冠心病要比瘦人高5倍;膽結石為3倍,痛風為2.5倍。肥胖者抵抗力也低,容易感冒,還常常發生關節炎、腰腿痛。這些都說明肥胖和各種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

正常人的體重有這樣兩個公式:

成年男子的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厘米)

成年女子的標準體重(公斤)=身高(厘米)-105(厘米)-2.5(公斤)

正常人可以波動在這個數值的10%左右,超過20%就稱為肥胖。超過正常體重的45%以上就算過度肥胖。如何控制肥胖呢?如果患有疾病,肯定要先治病。單純性的肥胖,利用運動療法和飲食療搭配控制,就是想消耗多餘的熱量。

運動療法開始時,做一些輕微的運動,快步走、慢跑,然後逐漸加大運動量,可以打籃球、踢足球、游泳和爬山等活動,每天均要堅持半小時以上。在飲食上要適量控制,不參加體力勞動者的飲食熱量每日應控制在6279-8372焦耳。女性在5023-6279焦耳。要避免一次進食量過多,三餐勻開吃。晚餐不要過量,夜間不要進食,少吃高糖、高脂肪食物,如甜點心、土豆、白薯、粉絲、肥肉、豬油等。可吃些瘦豬肉、牛肉、魚蝦、新鮮蔬菜等。還要少喝啤酒、少進食鹽。主食少些、副食多些,菜宜清淡。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