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莊子:隨貧隨富且歡樂 不開口笑是癡人

“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隨貧隨富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癡人。”詩魔白居易感歎人活在世界上,就好像局促在那小小的蝸牛角上,空間是那樣的狹窄,還有什麽好爭的呢?而人生短暫,就像石頭相撞擊擦出一點火光的那一瞬間,人生就這樣過去了。人生不論窮富,不必太過於斤斤計較,應該盡量放寬胸懷,隨時保持心情的愉快,這才是處世之道。

其中的“蝸牛角上爭何事”一句源於莊子講的一個故事。

魏惠王和齊威王訂立盟約,齊威王背約。魏惠王大怒,準備派人去刺殺他。

將軍公孫衍聽到覺得冤罪殺機,請求領兵20萬,攻打齊國。大臣季子聽後認為可恥,不主張討伐齊國。賢士華子認為公孫衍和季子都淺薄,他對魏惠王說:“花言巧語說討伐齊國的是昏亂的人;花言巧語說不要討伐齊國的,也是昏亂的人;花言巧語說討伐和不要討伐的都是昏亂的人。”

魏惠王說:“那麽,怎麽辦呢?”華子說:“君王只要追求‘道’就行了。”惠施聽說這件事,恐怕魏惠王不能領悟,就在魏惠王面前推薦了戴晉人。

戴晉人對魏惠王說:“有一種叫作蝸牛的東西,君王知道嗎?”魏惠王說:“知道。”

戴晉人說:“有在蝸牛的左觸角上建立國家的,名字叫觸氏;有在蝸牛的右觸角上建立國家的,名字叫蠻氏。兩國經常因為爭奪土地而掀起戰爭,死在戰場的屍首就有幾萬具,他們追趕敗兵,15天才能夠返回來。”魏惠王說:“哈!這大概是謊話吧?”

戴晉人說:“我願為君王證實這件事。依君王的意思說,在天地四方上下之中有沒有窮盡呢?”魏惠王說:“沒有窮盡。”

戴晉人說:“如果把心神遨遊無盡的境域之中,再返還到四通八達的各國之間,就感到似有似無一樣,君王知道這個道理嗎?”魏惠王說:“知道。”

戴晉人說:“四通八達的各國之間有個魏國,魏國之中又有個梁邑,梁邑之中有個君王。這個君王和蠻氏相比,有沒有分別呢?”魏惠王說:“沒有分別。”

戴晉人告辭,而魏王恍惚不定若有所失。

能夠想出蝸牛角上的戰爭這個故事,顯示了莊子可以無窮大也可以無窮小的不受局限的想象力。

視角隻盯著眼前一點,那麽很多東西會看得如此之大,如此之重要。但是放眼到更大的參照系中,就會顯得微不足道。例如從太陽系看地球,從整個宇宙看地球,地球就如同蝸牛角一般,而地球上如此繁多的自然萬物、芸芸眾生,就如同寄居在蝸牛角上一樣。人世間爭搶的很多東西,放在浩瀚無邊的宇宙中,實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何苦為了蝸牛上的一個小角就去打仗?搞得兩國兵士民眾傷亡累累,家破人亡。莊子也由此提醒戰國時期的諸侯們不要因為小事而輕開戰事,導致百姓飽受戰亂之苦,民不聊生。

視角只有一個,就會隻從一個角度死死盯住一件事,就會無形中放大其重要性,就會千篇一律地用一種方式解決問題。正如那句話所說,“如果你手裡只有一把錘子,你就會把所有的問題都看成釘子。”

莊子的觀點是讓人從“道”的角度去化解矛盾糾葛,才能調和處理得周全。因為能讓人看問題有多個視角,從更高、更遠的視角去看同樣一件事,也許會發現並不是那麽重要,也許能想出其他的處理方式。這樣就可能化解一些看似尖銳的矛盾,解決一些看似複雜的問題。

正如詩中所言,如果能從“蝸牛角上”的空間角度,能從“石火光中”的時間角度,來看待此生的話,相信人們會發自內心地理解和認同“隨貧隨富且歡樂,不開口笑是癡人”的。

版權聲明:本文為騰訊道學獨家原創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