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最新頭條.有趣資訊

第四家外資控股券商或花落法興 下步盯緊這些領域

  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金融從業者或許又多了不少就業機會!

  隨著中國政府宣布進一步擴大金融對外開放,外資布局中國市場就成加速發展的趨勢。5月15日,法興銀行CEO表示:“法興銀行也準備在中國成立一家合資券商,持股比例將達到51%。我們對中國資本市場開放很感興趣,希望能夠開拓我們的證券業務。”

  法興銀行有望成為第四家在境內設立合資控股券商的外資機構,除了券商領域外,包括保險、消費金融、第三方支付、資產管理、征信等各個金融領域的外資入境呈現“全面開花”,未來還會有更多外資金融機構進入中國市場。

  前央行行長周小川曾表示,金融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競爭性的屬性已經十分清晰。回顧國內外改革的歷程,要提高認識、堅定信心,堅定不移地走對外開放的路線。從製造業、服務業開放的經驗可以推導出,金融行業不是例外,同樣適用競爭和開放的規律,由此金融業才會發展得更好。

  目前已有這些外資機構在行動

  截至目前,新一輪外資大舉進入國內市場,主要體現在在境內設立控股金融機構——要麽是提高原有合資金融機構的持股比例至51%以上的控股水準,要麽是首次進入中國市場設立機構。

  上述措施主要得益於中國宣布放寬外資在境內金融機構的持股比例,以及在一些金融領域允許外資參與。

  例如:

  取消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內外資一視同仁;

  允許外國銀行在我國境內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

  將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貨公司、人身險公司的外資持股比例上限放寬至51%,三年後不再設限;

  不再要求合資證券公司境內股東至少有一家是證券公司;

  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

  鼓勵在信託、金融租賃、汽車金融、貨幣經紀、消費金融等銀行業金融領域引入外資等。

  在上述政策引導下,目前包括銀行、券商、保險、消費金融、第三方支付、資產管理、征信等各個金融領域都有外資進入設立控股機構,或擴大經營範圍。作為中國的金融中心,上海在加快金融對外開放也走在前列。

  據上海金融辦相關負責人透露,上海市統籌兼顧行業類別、開放內容和國別地區,梳理形成了一批金融業對外開放項目。行業類別來看,涵蓋了銀行、證券和保險。開放內容來看,既有新設機構的突破,如全球最大的保險集團參股設立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也有擴大經營範圍的突破,如首次允許外資保險經紀公司擴大經營範圍等。國別和地區來看,涵蓋了法國、德國、英國、日本、約旦等國,以及我國香港地區。

  外資來了,跨境資金流入管道也在拓寬

  除了更多的外資機構進入中國市場外,作為金融開放的重要配套舉措,中國的資本項目可兌換也在最近加速開放,跨境資金流入、流出的管道不斷拓寬。

  從資金流出的管道看,QDII、RQDII、“滬港通”、“深港通”、QDLP、QDIE等管道的投資額度都有提高。

  1、時隔三年後,今年4月,QDII額度重新放開,令公募基金對海外市場的投資熱度再度上升,不少基金公司旗下的QDII產品恢復大額申購業務。截至4月24日,QDII總獲批額度已經達到983.33億美元,較3月29日更新的QDII額度審批增加了83.4億美元,同時新增12家機構第一次獲得QDII額度。

  2、5月4日,央行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人民幣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境外證券投資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RQDII境外證券投資巨集觀審慎管理和資訊報送等事項,要求RQDII開展境外投資的,不得將人民幣資金匯出境外購匯。業內普遍認為,此舉從另一個側面也說明時隔兩年多後新RQDII業務申請有望重啟。2015年末,時值人民幣匯率大幅波動之際,為加強跨境資金流動管理、防範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監管部門視窗指導機構暫停申請新的RQDII相關業務。

  3、5月1日起,內地與香港兩地股票市場互聯互通每日額度擴大四倍,即滬股通及深股通每日額度從130億調整為520億元人民幣,港股通每日額度從105億調整為420億元人民幣。

  4、近日,國家外匯局還宣布,穩步推進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和合格境內投資企業(QDIE)試點工作,並於近期將上海和深圳兩地試點額度分別增加至50億美元。

  另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上海、深圳兩地從2017年底啟動新一輪上海QDLP和深圳QDIE相關工作。

  今年以來,不少國際知名資產管理公司在上海出資設立的境內外商獨資企業(WFOE),為申請QDLP牌照做準備。據財新報導,摩根大通率先於2018年1月5日注冊了摩根海外投資基金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安聯集團(Allianz SE)、安本標準(Aberdeen Standard)、巨集利金融集團(Manulife Financial)、安盛公司(AXA)和來自韓國的未來資產集團(Mirae Asset Group)先後在上海自貿區注冊了自己海外投資的WFOE。此外,法國巴黎銀行(BNP Paribas)也於3月將其全資控股的法巴投資谘詢公司變更為法巴海外投資基金管理公司。

  此外,在資金流入方面,除了“滬港通”、“深港通”每日額度擴大外,QFII和RQFII額度也在提高。其中,繼中國將韓國的RQFII配額提高了一半達到1200億元人民幣後,5月9日,中國方面宣布,同意給予日方人民幣合格境外投資者(RQFII)2000億元人民幣的配額。目前,除新增的日本外,獲得RQFII配額的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香港、新加坡、英國、法國、韓國、德國、澳大利亞、瑞士、加拿大、盧森堡、泰國和美國和馬來西亞。截至2018年4月24日,RQFII累計批準額度6148.52億元人民幣。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中國近日不斷推出金融業對外開放的舉措,今年以來,境外投資者對我國境內金融機構直接投資規模急劇攀升。國家外匯局9日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一季度,境外投資者對我國境內金融機構直接投資流入35.1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翻了四倍。

  下一步還有哪些金融領域有望繼續擴大?

  外資正“小步快跑”進入中國市場,除了目前看到的越來越多的外資機構擴大了在華金融領域的持股比例或發起設立新機構外,預計下一步還有這些領域有望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

  一是外資機構在華業務經營範圍擴大

  尤其對於外資銀行來說,普遍呼籲放寬業務限制。監管部門近日表示,允許外國銀行在我國境內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此前監管的政策導向是鼓勵外資行在華設立子行,上海一外資行人士對券商中國表示,大多數外資行都是在華設立子行,或者此前是分行的也改製成分行,但子行比分行對注冊資本金等準入門檻的要求更高,相應的,子行可從事的業務領域也比分行要多,例如,對外資行來說掣肘最大的一項人民幣零售業務,分行就不允許做。

  除了外資行在華設立銀行形式放寬外,市場普遍認為,外資行在華從事人民幣業務等業務限制有望在未來進一步放寬。上述外資行人士表示,即便目前是子行形式,要開展各項業務也要逐個報監管審批,“我們到現在就還沒獲得從事人民幣零售業務的許可”,希望未來這些要求會進一步放鬆。

  4月底,銀保監會就宣布了部分放鬆業務限制的舉措,包括全面取消外資銀行申請人民幣業務需滿足開業1年的等待期要求,允許外國銀行分行從事“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業務,降低外國銀行分行吸收單筆人民幣定期零售存款的門檻至50萬元,允許符合條件的境外投資者來華經營保險代理業務和保險公估業務。

  此外,銀保監會還透露,近期將發布《關於進一步放寬外資銀行市場準入相關事項的通知》,明確允許外資銀行可以開展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業務,允許符合條件的外國銀行在中國境內的管理行授權中國境內其他分行經營人民幣業務和衍生產品交易業務等。

  二是外國卡組織進入中國銀行卡清算市場

  2015年我國銀行卡清算市場放開開始起步。2015年4月,國務院就發布《關於實施銀行卡清算機構準入管理的決定》後,境外卡組織包括Visa、萬事達以及美國運通都有意進入中國銀行卡清算市場。2016年,央行和原銀監會聯合發布《銀行卡清算機構管理辦法》,作為國務院《決定》的配套實施細則,《辦法》也對於境外卡組織申請銀行卡清算機構的條件進行了明確規定。

  2017年底,有媒體報導稱,VISA和美國運通已向中國央行提交銀行卡清算機構籌備申請材料,央行已經與其就材料的完整性、合規性進行充分溝通,但因VISA和美國運通尚未按要求進一步提供補充材料,尚無法正式受理。不過,市場人士分析稱,預計今年外國卡組織進入中國銀行卡清算市場有望實現突破,自此打破銀聯一家獨大的局面。

  三是國際評級機構在華開展評級業務

  此前三大國際評級機構(穆迪、惠譽、標準普爾)在中國都是以合資評級公司的身份開展中國債券市場的評級業務,目前市場在信用評級對外開放方面最期待的,是來自三大國際評級機構在華以外資全資或控股的身份進入中國債券市場開展信用評級業務,據券商中國記者了解,目前三大國際評級機構也在做相應的準備工作。

  四是外資進入更多類型的金融機構

  目前外資入股中國的金融機構類型主要聚集在銀行、券商、保險等傳統金融領域,隨著中國對其他金融領域也逐步放寬外資持股要求,預計未來在基金管理、信託、汽車金融、貨幣經紀等領域會有更多外資進入。券商中國從摩根大通方面就了解到,除了近期尋求設立全新的控股券商外,摩根大通也在準備將其合資公司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的持股比例增加至控股比例。

責任編輯:陳靖

獲得更多的PTT最新消息
按讚加入粉絲團